蘭州城市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蘭州城市學院(Lanzhou City University)位於甘肅省會蘭州,成立於2006年,是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甘肅高校教師教育聯盟、安寧五所高校戰略聯盟、全國石油高校協作會議、,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甘肅省首批應用技術大學試點高校,由華東師範大學對口支援。
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58年6月的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於1942年5月創辦的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設置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8月,經甘肅省政府批准,甘肅省幼兒師範學校整體併入學校。
截至2020年9月,學校有校本部、培黎、東校區三個校區佔地50.54萬平方米,下設18個二級院系、60個本科專業;擁有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教職工近1167人。
合併前
蘭州師範專科學校
1904年,甘肅文高等學堂(師範館)創建。
1906年,蘭山書院更名為甘肅省立優級師範學堂。
1911年,甘肅省立優級師範學堂更名為甘肅兩級師範學堂。
1911年,甘肅兩級師範學堂更名為甘肅初級師範學堂。
1913年,甘肅初級師範學堂更名為甘肅省立師範學校。
1914年,甘肅省立師範學校更名為甘肅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路易艾黎
1949年,甘肅省立蘭州師範學校更名為甘肅省蘭州師範學校。
1958年,甘肅省蘭州師範學校升格為蘭州師範專科學校(作為校方認定的學校創立時間)。
1961年,蘭州師範專科學校改建為甘肅省蘭州師範學校。
1962年,甘肅省蘭州師範學校停辦。
1971年,甘肅省蘭州師範學校復校並更名為蘭州師範學校。
1977年,蘭州師範學校(專科班)創建(合署)。
1978年,蘭州師範學校(專科班)升格為蘭州師範專科學校。
1981年,蘭州師範專科學校獨立辦學。
1992年,蘭州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培黎石油學校
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創建。
1943年,培黎工藝學校更名為山丹培黎工藝學校。
1950年,山丹培黎工藝學校更名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業學校。
1953年,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業學校更名為培黎石油技工學校。
1956年,培黎石油技工學校更名為蘭州石油技工學校。
1957年,廣州石油機械安裝技工學校併入蘭州石油技工學校。
1985年,蘭州石油技工學校(部分)改建為培黎石油學校
甘肅省幼兒師範學校
1984年,甘肅省幼兒師範學校創建。
合併后
2003年,培黎石油學校併入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6年,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
2007年,甘肅省幼兒師範學校併入蘭州城市學院。
2007年,蘭州城市學院培黎工程技術學院成立。
2006年12月,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成立,與蘭州城市學院地理與環境工程學院合署。
2009年11月,蘭州城市學院培黎石油工程學院成立。
2015年,蘭州城市學院在原培黎工程技術學院與培黎汽車工程學院兩個二級學院整合基礎上成立培黎機械工程學院。
2006年至2012年,學院發表省級以上論文4172篇,其中SCI172篇,EI64篇,CPCI-S17篇,CSCD185篇,CSSCI317篇,北大核心363篇。出版著作40部,主編教材109部,參編教材106部。共承擔國家級項目25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項,獲批經費174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獲批經費507萬元;承擔省部級項目65項,其中社會科學類46項,獲批經費103.6萬元,自然科學類19項,獲批經費75萬元;承擔地廳級項目274項,獲批經費305.4萬元。獲得省級科研成果獎共計32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6項;獲得地廳級科研成果獎共計5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32項,12項被鑒定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底,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00萬冊,其中中文圖書806209冊,外文圖書9825冊,外文期刊1960冊,中文期刊合訂本53382冊,中文報紙合訂本22057冊,人大複印資料21444冊。擁有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博碩論文庫等15個資料庫,收錄電子圖書53萬冊,電子期刊4300種,博碩論文81萬篇,視頻資料7451部,視聽光碟4988件,設有期刊論文和電子圖書2個學術搜索平台,試用電子資源10種。
學術期刊
《甘肅高師學報》創刊於1998年,原由甘肅省內五所師專(蘭州師專、天水師專、張掖師專、慶陽師專、合作師專)聯辦。現由蘭州城市學院、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定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隴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聯合主辦,為國內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第1、3、4、6期刊發哲學社會科學內容,2、5期刊發自然科學內容。主要特色專欄為:語言學、文學研究、文化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等。
擁有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
•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
城市環境污染控制實驗室
自動化、裝置實驗室
•省級研究機構
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
甘肅文化翻譯中心
甘肅方言研究所
甘肅書法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機構
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所
信息技術教育與應用研究所(城市信息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教師教育研究所(基礎教育研究所學前教育研究所)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所
機械檢測與故障診斷研究所
城市社會心理研究中心
當代敦煌文化藝術創意研究中心
城市環境與污染治理研究所
學校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和開放式辦學理念,積極推進校企校地校際校所合作和國際交流,先後與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共建實習實訓基地155個、實驗實訓室2個;與美國福特海斯州立大學、俄羅斯奔薩國立大學、法國歐亞高等管理學院、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綜合技術學院和奧克蘭大學等10餘所海外高校,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蘭州大學等數十家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聯合培養等深度合作關係;與蘭州市安寧4所高校建立了戰略聯盟,與省內7所高校建立了教師教育聯盟,與全國12所石油高校建立了行業戰略聯盟。2015年,學校正式加入全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為甘肅省首批應用技術大學試點高校。
專業設置
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和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甘肅文化翻譯中心、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等23個研究院(所)。有各類本科專業60個,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形成了服務城市類、教師教育類、工程技術類三大專業集群。擁有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本科專業課程教學試點項目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高校省級新型智庫1個。
二級學院 | 專業 |
文史學院 | 漢語言文學、歷史學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法語 |
旅遊學院 |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酒店管理、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航空服務類校企合作) |
地理與環境工程學院 | 地理科學、城鄉規劃、環境工程 |
教育學院 | 小學教育、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 |
幼兒師範學院 | 學前教育、學前教育(藝術教育方向)、學前教育原理、學前衛生與心理健康、兒童發展心理、幼兒認知與學習、學前課程與教學理論、幼兒園班級管理、幼兒園環境創設、舞蹈、聲樂、鋼琴、美術、手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兒童文學與寫作、幼兒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健康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社會教育與活動指導、幼兒藝術教育與活動指導等 |
傳媒學院 | 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網路與新媒體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數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數學建模、中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
商學院 |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 |
國際文化翻譯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翻譯 |
培黎機械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焊接技術與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 |
培黎石油工程學院 |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油氣集輸、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輸氣管道設計與管理、油氣儲存與裝卸、城市燃氣輸配、管道與儲罐強度等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物理學、通信工程、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教師教育方向)、音樂學(音樂表演方向)、舞蹈表演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工藝美術、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 |
體育學院專業 | 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學校體育學、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健康教育學、體育教學論、田徑、球類(籃球、排球、足球)、體操、武術、健美操 |
外國語學院專業 | 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語言學導論、英國文學簡史、美國文學簡史、西方文化概論、英語學術論文與寫作、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與教材教法 |
文史學院專業 |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文教學法、寫作、普通話語音、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文化概論 |
音樂學院專業 | 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鋼琴、聲樂、歌曲演唱與教學、伴奏與彈唱、合唱指揮與教學、中外音樂史與名作賞析、學校樂隊編排與指揮、中外音樂教學法、音樂教育學、音樂教育史、音樂教育心理學、和聲學、復調常識、曲式與作品分析、形體與舞蹈、藝術概論、中外樂器選、民族民間音樂等課程 |
有教職工 | 1137人 |
教授 | 300人 |
副教授 | 300人 |
博士 | 103人 |
碩士 | 616人 |
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2人 |
甘肅省領軍人才 | 4人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 | 2人 |
全國優秀教師 | 2人 |
全國師德標兵 | 1人 |
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 | 1人 |
甘肅省優秀專家 | 3人 |
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 | 11人 |
省級教學名師 | 3人 |
省級創新創業教學名師 | 2人 |
省級教學團隊 | ||||
---|---|---|---|---|
序號 | 團隊名稱 | 批准年度 | 帶頭人 | 所屬二級學科 |
1 | 數學與應用數學主幹課程 | 2010 | 梁延堂 | 應用數學 |
2 | 現代漢語與方言 | 2011 | 莫超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3 | 學前音樂教育 | 2012 | 孔慶浩 | 音樂學 |
4 | 體育教育與運動訓練 | 2014 | 姜繼權 | 體育學 |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底,學院有2個甘肅省重點學科。
甘肅省重點學科:現代漢語方言、社區體育管理。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院擁有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
省級特色專業 | ||
---|---|---|
序號 | 學院 | 專業名稱 |
1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教師教育方向) |
2 | 培黎工程技術學院 | 焊接技術與工程 |
3 | 傳媒學院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4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教育方向) |
5 | 城市經濟與旅遊文化學院 | 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 |
省級精品課程 | |||
---|---|---|---|
序號 | 課程名稱 | 批准年度 | 課程負責人 |
1 | 高等代數 | 2004 | 謝繼國 |
2 | 無機化學 | 2004 | 李生英 |
3 |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 2006 | 熊旭軍 |
4 | 有機化學 | 2006 | 王桂良 |
5 | 籃球 | 2006 | 范海榮 |
6 | 分析化學 | 2006 | 陳明凱 |
7 | 聲樂學 | 2006 | 魏素萍 |
8 | 中國現代文學 | 2007 | 雷岩嶺 |
9 | 現代漢語 | 2007 | 王小敏 |
10 | 解析幾何 | 2008 | 梁延堂 |
11 | 概率論數理統計 | 2008 | 田麗娜 |
12 | 聲樂學 | 2011 | 孔慶浩 |
13 | 常微分方程 | 2011 | 王素雲 |
14 | 儀器分析 | 2012 | 趙國虎 |
15 | 纖維藝術 | 2012 | 楊廣銀 |
16 | 中國古代文學 | 2013 | 楊玲 |
17 | 大學人文 | 2014 | 高原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電實驗教學中心
在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校徽
釋義:蘭州城市學院校徽由校名、建校時間和中心圖案構成。校微採用圖形圖案,蘊含無窮、博大、圓滿之意,既象徵著學校如旭日初升,發展前景光明宏遠,又表現了豐富多彩、成長成才的校園生活。校微圖案採用藍、白、黑三種顏色組成,色澤簡潔明快、典雅大方。微標圓環上方為毛體字“蘭州城市學院",下方為英文“蘭州城市學院”。校微中心圖案由蘭州城市學院英文名稱Lanzhou-City-University三個單詞的首個大寫字母"L、C、U"變體構成,整體形象似一本翻開的書籍,象徵著學校立德樹人、培育棟樑的崇高使命,也像高樓林立的城市建築,突出學校以“城市”命名的理念,體現學校服務城市的功能。標誌下方的“1958”字樣,表示蘭州城市學院創建於1958年。

校徽
校訓
手腦並用、創造分析
釋義:蘭州城市學院以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工合運動先驅、著名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先生倡導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為校訓,其內涵一是強化實踐,能夠運用知識,結合實際,切實提高動手能力;二是注重理論,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三是勇於創造,敢為人先,提出並分析解決問題;四是勤于思考,善於從表象入手,深入發掘事物的內涵與本質。
“手腦並用,創造分析”,承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既是路易:艾黎先生教育思想的結晶,也是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至理名言。作為艾黎事業和艾黎精神的繼承人,蘭州城市學院將“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確定為校訓,激勵全校師生善於動手,勤於動腦,樂於分析,敢於創造,勇於實踐,努力將其發揚光大,使其在新的時代里呈現出新的生命力,綻放新的光芒。
西校區
蘭州城市學院西校區(校本部)位於安寧區街坊路11號,毗鄰甘肅農業大學,原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所在地,現蘭州城市學院的前身之一。原蘭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佔地628.8畝,校舍建築面積30.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1億元。
2008年以後主要新建設逸夫圖書館、體育綜合訓練館、田徑場、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學生活動中心等教學及輔助用房9.9萬平方米。
下設學院:文學院、數學學院、傳媒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城市經濟與旅遊文化學院、社會管理學院、教育學院(除學前教育專業)、繼續教育學院
甘肅省實驗中等專業學校(蘭州城市學院實驗中專)毗鄰西校區。
培黎校區
蘭州城市學院培黎校區位於安寧區安寧東路180號,毗鄰培黎廣場,原培黎石油學校所在地,現蘭州城市學院的前身之一。原培黎石油學校佔地面積153332㎡,建築面積103000㎡,圖書館藏書18萬冊,固定資產總額6500萬元。2008年以後主要新建設工業實訓中心和4號學生公寓等教學及輔助設施3.5萬平方米;項目總擴建面積13.4萬平方米。
下設學院:美術學院、外國語學院、培黎石油工程學院、、培黎工程技術學院、北方汽車工程學院
東校區
蘭州城市學院東校區位於城關區嘉峪關西路692號,原甘肅省幼兒師範學校所在地,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多平方米。
下設學院:幼兒師範學院(教育學院一部分)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許爾忠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王學軍 |
黨委副書記 | 王基 |
黨委常委、副院長 | 莫超、李慕堂、牟錄貴、趙有翼、方忠義 |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王珺 |
副院長 | 姜秋霞 |
潘石屹 | SOHO中國董事長。 |
賈廷權 | 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黨組書記。 |
李鈺 | 甘南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
趙凌雲 | 中共甘南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 |
王春華 | 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 |
盧小亨 | 武威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
田雁青 | 慶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
梁維吉 | 武威市政府副秘書長。 |
宋丕林 | 政協天水市秦州區第七屆委員會主席。 |
何升蘭 | 白銀市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副局長。 |
高文陽 | 蘭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常務副主任。 |
芮文剛 | 蘭州市文化產業辦公室主任。 |
常太洲 | 中共會寧縣委常委、副縣長。 |
馬秀蘭 | 中共臨夏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
宋濤 | 中共白銀市平川區委常委、紀委書記。 |
張向陽 | 《蘭州文苑》主編。 |
王軍禮 | 微科普創始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天文快訊》主編。 |
李蘭宏 | 甘肅省白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何建華 | 文化部中國音樂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香港世界華人音樂家協會秘書長。 |
苗恆 | 作家。 |
李城 | 作家。 |
車一鳴 | 畫家。 |
孫茜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演員。 |
柴傑君 |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校外高級書法教師。 |
何延春 | 學大蘭州分公司文化宮校區專職老師。 |
毛健 | 市級學科帶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