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細胞性貧血

大細胞性貧血

大細胞性貧血是一種血液系統疾病。大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缺乏維生素B₁₂和葉酸所致。大細胞性貧血的主要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舌體疼痛、全舌呈“鮮牛肉狀”(牛肉舌),舌乳頭萎縮而光滑等;胃腸道功能紊亂,如腹脹、腹瀉、食慾缺乏等;神經系統癥狀,如手足麻木、無力或蟻行感、共濟失調、感覺遲鈍、大小便失禁、易激動等。大細胞性貧血主要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舌炎、神經炎、貧血性心臟病等併發症。大細胞性貧血的預后與發病性質、治療時機、有無併發症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血液病科或內科

病因


● 大細胞性貧血主要是因維生素B₁₂和葉酸缺乏所致。

缺乏維生素B₁₂所致的大細胞性貧血的病因

● 維生素B₁₂攝入量不足:單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未及時添加輔食者,因母乳中維生素B₁₂含量極少,導致嬰兒發病。
● 維生素B₁₂需要量增加:新生兒、未成熟兒和嬰兒因生長發育較快,維生素B₁₂的需要量相應增加,如攝入量不足,則易致病。
● 維生素B₁₂吸收和運轉障礙:因人體缺少內因子或身體內存在內因子抗體,使維生素B₁₂不能被人體吸收。

缺乏葉酸所致的大細胞性貧血的原因

● 葉酸攝入不足:牛羊乳及其製品(如奶粉、蒸髮乳等)經加工處理后所含葉酸遭到破壞,造成主要以牛羊乳餵養的嬰兒葉酸攝入不足。綠葉蔬菜經長時間煮燉,葉酸受熱分解,使得攝入量不足。
● 葉酸需要量增加:新生兒、未成熟兒和嬰兒生長發育較快,對葉酸的需要量增加。
● 葉酸吸收不良:慢性腹瀉、小腸病變等均可影響葉酸吸收而致缺乏。
● 藥物作用: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長期使用抗葉酸製劑(如甲氨蝶呤)及某些抗癲癇葯(如苯妥英鈉、撲癲酮、苯巴比妥),可導致人體葉酸缺乏。
● 代謝障礙:先天性葉酸代謝障礙。

癥狀


● 大細胞性貧血多見於嬰兒及孕婦,臨床主要表現為貧血和消化道功能紊亂等。
● 貧血: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舌體疼痛、口腔反覆潰瘍,全舌呈“鮮牛肉狀”(牛肉舌)、舌乳頭萎縮而光滑等。
● 胃腸道功能紊亂:如腹脹、腹瀉、食慾缺乏等。
● 神經系統癥狀:如手足麻木、無力或蟻行感、共濟失調、感覺遲鈍、大小便失禁、易激動等。

檢查


● 懷疑患有大細胞性貧血時,需要做血液檢查、骨髓象檢查等來診斷。

血液檢查

● 血常規檢查:檢查有無貧血及貧血的程度。
● 血清學檢查:檢查血清葉酸、維生素B₁₂含量有無異常。

骨髓檢查

● 骨髓細胞塗片檢查:骨髓細胞的增生程度、細胞成分、比例和形態變化。
● 骨髓活檢:反映骨髓造血組織的結構、增生程度、細胞成分和形態變化,有助於大細胞性貧血的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大細胞性貧血,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血常規檢查、血清學檢查的結果來判斷。
● 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舌體疼痛、腹脹、腹瀉、手足麻木、無力或蟻行感、共濟失調等。
● 血常規檢查:可見血紅蛋白含量降低。
● 血清學檢查:血清葉酸、維生素B₁₂的含量下降。

鑒別診斷


● 一些疾病也會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舌體疼痛、腹脹、腹瀉、食慾缺乏、手足麻木、無力或蟻行感、共濟失調等癥狀,容易與大細胞性貧血混淆,這些疾病有腦發育不全、慢性肝病性巨幼紅細胞貧血、紅白血病的紅血期等。
● 如果出現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血清學檢查、骨髓檢查來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大細胞性貧血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

●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 注意補充營養,多吃含維生素B₁₂、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豆製品、瘦肉、蛋黃等食物。
● 多吃含葉酸豐富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

藥物治療

●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性補充維生素B₁₂、葉酸,肌內注射維生素B₁₂和口服葉酸。

危害


● 大細胞性貧血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還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 大細胞性貧血會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舌體疼痛、腹脹、腹瀉、手足麻木、無力或蟻行感、共濟失調等癥狀,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 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舌炎、神經炎、貧血性心臟病、口角炎等併發症。維生素B₁₂ 補充不及時,可能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

預后


● 大細胞性貧血的治療效果與發病性質、治療時機、有無併發症、基礎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早期、規範的治療,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改善預后。

預防


● 注意補充營養,多吃含維生素B₁₂、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豆製品、瘦肉、蛋黃等食物。
● 應適當補充葉酸,多吃含葉酸豐富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