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期常見的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本病是因產前、產時或產後的各種原因引起氣體交換障礙,使新生兒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常見癥狀為全身皮膚青紫或蒼白、無呼吸或呼吸微弱、四肢無力,心跳弱、無哭聲或哭聲弱等,嚴重者可出現肺出血、無尿、抽搐等。治療原則是儘快建立呼吸、維持循環、藥物治療。嚴重的新生兒窒息可導致呼吸、循環障礙,甚至多臟器功能障礙,危及生命。輕度窒息經治療后預后好,重度窒息可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預后差。

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

病因


● 新生兒窒息可因產前、產時、產後三個時期的各種原因引起。

產前因素

● 孕母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感染、嚴重貧血、年齡過大或過小妊娠。
● 胎盤早剝。
● 前置胎盤。
● 臍帶因素:臍帶脫垂,過短牽拉,臍帶打結。
● 羊水過多、過少。
● 胎兒水腫。

產時因素

● 急診剖宮產。
● 分娩因素:胎頭吸引、頭盆不稱、臀位、產鉗助產、產程延長、急產。

產後因素

● 羊水、胎糞吸入。
● 先天性心臟病。
● 膈疝。

癥狀


● 新生兒窒息可分輕度和重度,表現不一。

輕度窒息

● 四肢皮膚青紫。
● 心跳緩慢。
● 呼吸慢。
● 哭聲稍弱。

重度窒息

● 全身皮膚青紫或蒼白。
● 心跳弱或無心跳。
● 呼吸暫停或無呼吸。
● 哭聲弱或無哭聲。
● 四肢無力。

檢查


● 主要通過體格檢查和實驗室、影像學檢查來診斷本病。
● 體格檢查
● ● 醫生通過體檢判斷患兒有無缺氧,聽診判斷有無心跳、呼吸。
● 血氣分析
● ● 為主要診斷手段,判斷有無呼吸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
● 電解質、心肌酶、肝腎功能檢查
● ● 了解有無電解質紊亂,有無缺氧性心肌、肝腎功能損害。
● 胸部X線
● ● 了解有無吸入性、感染性肺炎。
● 頭顱B超、磁共振檢查
● ● 可以協助判斷有無腦水腫、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
● 心電圖
● ● 協助診斷有無缺氧缺血性心肌損害。

診斷


● 根據患兒出生史、臨床表現,再結合輔助檢查,可做出診斷。
● 母妊娠期有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有胎心異常,每分鐘≥160次或每分鐘<100次,羊水呈黃綠色或墨綠色。
● 出生后出現皮膚青紫或蒼白,心跳過緩,呼吸減慢或呼吸暫停、哭聲弱或無哭聲,四肢無力等表現。
● 血氣分析提示PaO2<50mmHg,PaCO2>50mmHg,p H<7.2,BE<-7mmol/L;,電解質可提示低鉀、低鈉、低鈣及低血糖;生化可提示心肌酶增高、肝臟轉氨酶增高,尿素氮、肌酐增高。
● 胸部X線可提示有斑片狀陰影、肺不張。頭顱B超、磁共振可提示顱內出血和腦水腫。
● ● 新生兒窒息需要和哪些疾病區別?
● 新生兒窒息需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吸入綜合征、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出生后出現皮膚青紫或蒼白、心跳過緩、呼吸減慢或呼吸暫停、哭聲弱或無哭聲,四肢無力等表現應立即到醫院或轉新生兒科就診。
● 醫生可通過患兒出生史、臨床表現、體檢和多項輔助檢查來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治療原則為建立呼吸、維持正常循環、藥物治療以及復甦后的監護。

建立呼吸

● 保暖。
● 清除口、鼻分泌物。
● 復甦氣囊面罩正壓通氣:用於刺激后無規律呼吸,及心率每分鐘<100次的患兒。
● 氣管插管:用於15~30秒的復甦氣囊面罩正壓通氣后,心率仍每分鐘<100次且無自主呼吸者。

維持正常循環

● 胸外心臟按壓:用於氣管插管正壓通氣30秒后心率仍每分鐘<60次。

藥物治療

● 腎上腺素:在正壓通氣和胸外按壓后如心率仍每分鐘< 60次可使用。
● 生理鹽水:在使用腎上腺素后心率、皮膚蒼白仍無明顯改善者可使用。
● 碳酸氫鈉:在動脈血氣明確嚴重代謝性酸中毒時可使用。

復甦后的監護

● 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血壓、尿量、膚色、血氣、血糖和電解質等。

危害


● 輕度新生兒窒息積極復甦治療,預后良好;重度新生兒窒息多合併心肺功能衰竭、腎功能障礙、神經系統損害,可危及生命,存活者可遺留驚厥、腦積水、運動發育障礙、智力發育低下等神經系統後遺症。

預后


● 本病預後主要與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輕度窒息治療后預后好;病情嚴重者,死亡率高,預后差。

預防


● 加強圍產期保健,及時治療高危妊娠。
● 加強胎兒監護,避免宮內胎兒缺氧,檢測臨產孕婦,防止發生難產。
● 推廣復甦技術,培訓接生人員。
● 產房內需配備復甦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