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

政策

“專精特新”中的“專”指專業化與專項技術;“精”指產品的精緻性、工藝技術的精深性和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特”指產品或服務的獨特性與特色化;“新”指自主創新、模式創新與新穎化。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

內容簡介


國內首次提出專精特新概念是在2011年,工信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在全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作會議上指出,“僅有大企業是不夠的,還要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 2012年4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首次提出“鼓勵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和文化產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

市場導向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重點強調要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側重於企業規模和增長速度,雖在特定階段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但也帶來了粗放式發展下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產品國際競爭力不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創新為魂,聚焦細分市場,更強調專業化程度,通過產業分工、利潤分層獲得行業領域內的相對優勢,具有極高的成長性和競爭力。疫情期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復工復產,在產業鏈供應鏈受阻的大環境下實現逆勢增長,表現出強勁的創新實力和發展韌性。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在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長上已超過疫情前水平,分別實現兩年平均增長10.5%和20.4%。“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能力在細分市場上成長為全球頭部企業,有助於彌補中國在關鍵領域的短板,有效解決“卡脖子”難題。
專精特新
專精特新

背景目的


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批中高端產業配套能力強、細分領域技術和市場領先、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大、資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單項冠軍”,天津市2018年新修訂出台了《天津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認定獎勵辦法》。 

獎勵資金


據2018年10月3日新華社報道,天津認定首批192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並撥付獎勵資金4377.15萬元。 

特色產品


天津市運用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獎勵了天津海之星水下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模塊化智能水下探測機器人”等一批“專精特新”特點顯著的產品和天津海鷗手錶技術有限公司的“海鷗”陀飛輪系列腕錶等老字號特色產品。
不完全統計,這些產品共擁有專利2200餘項,產品的研發生產企業中有140餘家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130餘家開展了深度的產學研合作。 

其他地區


貴州省
2018年,貴州省公布第二批涉及全省516家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名單,以打造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高、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創新陣營”。入選的中小企業將作為貴州省“千企改造”工程的後備力量,促進貴州中小企業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和轉型發展。貴州要求,各地針對納入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行指導和服務,及時掌握企業運行情況,聚焦扶持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