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9條詞條名為下寨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紅河州金平縣金河鎮下轄村
- 海南定安縣定城鎮下轄村
-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聯饒鎮下轄村
- 青海樂都縣碾伯鎮下轄村
- 山西省聞喜縣下轄村
- 雲南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下轄村
-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沙西鎮下轄村
- 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安榮鄉下轄村
- 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馬和鄉下轄村
- 新平縣平掌鄉庫獨木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貴州興義市下寨村
- 山西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下轄村
- 雲南文山州廣南縣篆角鄉下轄村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海北頭鄉下轄村
- 雲南省文山富寧縣田蓬鎮下寨村
- 廣東汕頭市澄海區下轄村
- 新平縣水塘鎮南達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甘肅省徽縣江洛鎮下寨村
- 雲南文山州丘北縣錦屏鎮下轄村
- 請輸入義項名還林800畝,稱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長底布依族鄉下轄村
- 河南省淅川縣滔河鄉下寨村
- 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西牛鎮下轄村
- 雲南新平縣新化鄉代味村下轄村
- 江西省黎川縣下寨村
- 雲南紅河縣開遠市下轄村
-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大風洞鎮下寨村
- 河南商河縣鄭路鎮下轄村
- 廣東揭陽市東山區磐東鎮下轄村
- 江西贛州市會昌縣右水鄉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昭通巧家縣中寨鄉下寨村
- 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下轄村
- 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寨市苗族鄉下轄村
- 雲南普義鄉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樂業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九龍鎮下轄村
- 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洪水鎮下轄村
- 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西井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富樂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富村鎮下寨村
- 新平縣新化鄉代味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元江縣澧江鎮南昏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齊伯鄉下寨村
- 華寧縣盤溪鎮磨沙塘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縣下寨村
- 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范村鎮下寨村
- 貴州畢節市織金縣三塘鎮下寨村
- 雲南勐臘縣勐侖鎮勐醒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玉溪通海縣裡山彝族鄉下轄村
- 華寧縣寧州鎮馬鞍山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東坪鎮下轄村
- 玉溪華寧縣寧州鎮新城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阿弓鎮下轄村
- 雲南文山州馬關縣馬白鎮下轄村
- 廣東普寧市佔隴鎮下轄村
-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五和鄉下寨村
- 雲南宣威市格宜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師宗縣龍慶彝族壯族鄉下寨村委會
下寨村
雲南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下轄村
倚象鎮竜竜村下寨村民小組有農戶45戶、186人,是一個民居相對集中的綠色生態小組。
近年來,倚象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營盤山——菜陽河旅遊環線打造契機,藉助恢復重建工作的開展,制定了把該小組打造成一個集旅遊、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原生態綠色文化小組的發展策略。主要做法有以下四點:
一是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層高、統一面積,統一外裝修,突出彝族文化特色”的要求統一建房45間,平均面積達150平方,新居簡樸大方,寬敞明亮,牢固適用。
二是村組班子帶領群眾自力更生,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不斷加大道路、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和廚房、廁所等配套設備的建設力度,力爭做到道路寬敞平坦,村組衛生整潔有序。
三是在體現綠色生態的基礎上不斷美化村容村貌。目前,已建成中心花園一座。現階段,村組幹部正帶領村民沿進出小組道路、組內公共沿線種植具有當地特色的櫻桃樹、棕樹、石榴樹等原生態綠色植物,並將從實用、美化、綠化的角度出發,結合各戶實際美化庭院,努力達到“戶戶皆風景,家家有特色”的整體效果。
四是結合當地“小姑娘塘”、“小夥子塘”、“竜井”、“定情橋”等古老文化傳說加大旅遊產業打造力度。逐漸形成以品茶、賞茶、觀竹為特色,集農家樂、茶家樂、舂耙耙、垂釣於一體的餐飲、旅遊、娛樂村組。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69.00畝(其中:田1,103.00 畝,地1,066.00 畝),人均耕地1.5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31,491.0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8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14畝,主要種植 茶葉,柑桔 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 15,840.00畝。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377戶通自來水。有37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3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32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3戶(分別佔總數的72.6%和27.4%)。
該村到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2.00公里。全村擁有拖拉機123輛,摩托車10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33.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3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4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71戶;全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和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0萬元,佔總收入的75.28%;畜牧業收入 59.5萬元,佔總收入的11.4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502 頭,肉牛 12 頭,);林業收入17.5萬元,佔總收入的3.3%;第二、三產業收入47.2萬元,佔總收入的9.11%;其它收入3.5萬元,佔總收入的0.73%。農民人均純收入226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 3%),在省內務工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