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實驗
市場實驗
市場實驗可以說是商家對未來的市場發展的方向進行調查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其與市場調查間存在明顯區別。是市場調查只是收集市場資料,對現在的市場狀況進行分析,並沒有改變原有的市場環境或說是市場因素,屬於對市場的橫向研究行為。市場實驗是一種縱向的商業行為,其對市場進行探索性綜合性實踐性和動態性的研究行為。具體一點說就是商家通過小規模的實驗了解消費者的傾向,掌握市場在未來的發展前景的調查方法。
市場實驗需要在控制的條件下進行有目的的或具有一定傾向性的詢問,並且觀察記錄分析掌握被詢問者反應。所以市場實驗也可以說是市場實驗,概念可以描述為商家也就是實驗者據調查目的的要求有意識地改變或注入一種或幾種市場因素來觀察這些因素的變化時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市場實驗行為一般分為無控制情況的市場實驗設計和有控制情況的市場實驗設計,兩者間最為明顯的區別在於後者在選擇實驗對象的同時還選擇一批與對象相同或相似的對象作為對照組,在對實驗組分析時與此為對比基礎;而前者只是對實驗對象進行分析。
市場實驗應該具備兩個先決條件:
第一是每一個經濟行為者的“時間與地點環境”是分散的,只有該行為者自己知道;
第二是經濟行為者對於交易的利潤擁有牢固的產權。
首先,賣方(買方)價格的有序集合,定義了一個供給(需求)函數,並且這個供給(需求)函數提供賣方(買方)在相應的假設固定價格下願意出售(購買)的總數量表。任何一個這樣的函數均不能在現場被完全“科學地”觀測到。因為該種假設的出價肯定是內在的、秘密的,不可能被公開觀察到。
在價格及相應的數量使實際的市場交易能夠得以結清的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定義了競爭均衡。這也就是說,它假設賣方願意出售的數量等於買方願意購買的數量。但是,這種假定交易的主觀成本只能為零,否則,任何價格等於競爭均衡價格的單位商品,將都不能成交。
所以或者是競爭性均衡取勝,或者如果是在分散的價格下發生低效率交易,則某些買方和賣方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投機收益。如果這些收益被全部獲得時,最終結果將是如同在競爭的均衡價格和數量下所產生的同樣的分配。
在規定我們的實驗性市場環境之後,接下來是規定一種交易制度。1956年,弗農·史密斯在其市場實驗中,選擇的交易規則與有組織的證券與商品交易所的那些規則相似,這些市場採用“複式口頭拍賣”程序。
在這種制度(實驗形式)下,當市場“開盤”時,任何買方可以自由地宣布一個要買的出價,而任何賣方則可以自由地宣布一個出售的開價。其中每一個報價都是相對於一個單位商品而言的。出價和開價是自由宣布的,而且是可以更改的。當任何賣方接受了任何買方的出價,或者任何買方接受了任何賣方的開價,便產生了一個合同。在這個簡單的實驗性市場中,因為每一個參加者在每一交易期最多只能是一個單位商品的買方或賣方,已訂合同的買方或賣方在該交易時期的剩餘時間裡,只能從市場中退出,當新的交易日開始時,再回到市場。實驗者宣布每一交易時期的收盤及下一時期的開盤。每一交易時期可以在時間上稍作延長。可以想見,在這種實驗形式下,經濟學家頭腦中的傳統觀點——競爭均衡,就是一個無摩擦力的理想狀態。但是,這種情況僅可以被想象在一個抽象的制度下發生,卻不可能在實際的市場交易中發生,即使近似的現象也不會有。
為了改進市場機制,實驗經濟學家研究了各種交易規則下成交價格向均衡價格收斂的速度。
一個重要的結果,是實驗經濟學家發現“雙向叫價市場”的收斂速度最快,也最有效。在一個雙向叫價市場中,賣方從高到低開價,買方從低向高出價,任何一個買主或賣主可以在任何合意的價格上成交,成交的價格公布在市場上。這也是公認的效率最高的市場機制。實驗發現,“單向叫價市場”往往形成偏離一般均衡價格的市場價格。如果是賣方從高向低叫賣,則成交價格傾向於收斂到高於均衡價格的某個價格。如果是買方從低到高叫價,結果便收斂到較均衡價格較低的某個價格。這種現象在所謂“明碼標價”的市場制度中變得更為明顯。
一般情況下,在理論實驗中,我們總是將理論與觀察的結果進行比較。但是,在經驗實驗中,我們就往往要比較不同制度以及(或者)環境的實際影響。
1.實驗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
可以是與案例調查相結合的實證方法。在我國,抽樣調查在經濟學界一直是受到重視的,經濟學家們曾一度特彆強調抽樣調查和普查的數據的重要性。但是,在抽樣數據中,樣本間的微觀制度上的差別往往會被掩蓋,除非問卷的設計者事先考慮到這些制度的差異問題。但是,在現實中這是很難完全做到的。同時普查或調查的數據中,除了經濟信息外,總是包含著複雜的社會歷史文化信息,而這些信息卻很難完全以數字化的方法表現出來和進行應用性的處理。而實驗研究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實驗者必須對實驗對象的決策環境做極大的簡化,才能在實驗室里再現一個決策環境。這個特徵有時是一種局限,但是又是與其長處相聯繫的,因為高度的簡化能使實驗條件較易被控制,以及較易在這些條件環境中觀察實驗對象的反應,從而實驗結果可能會精確得多。
2.實驗過程具有可控性和可重複性
這也是一門學科能夠成為培根定義的“科學”的重要特徵。相對而言,從直接觀察中得到的數據,往往是不可重複的和不可控的。因此從技術層面上說,實驗分析比較適合於純理論研究,因為理論必須是簡單的、抽象的、單純的。而經濟學研究的重點,正是對那些有現實意義的特徵性事實給出抽象的理論解釋並導出邏輯化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在實踐中不斷對理論前提和結果進行的檢驗,而這一點正是實驗分析的長處。
3.實驗研究的成本大大低於普查和抽樣調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