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
1970年創立的網球錦標賽
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ATP World Tour Finals),舊稱網球大師杯賽,是一項網球錦標賽,在每年的年底舉行,參賽者是當年男子網球ATP冠軍排名(ATP Champion Race)前八的選手。但是根據大師杯賽的規則,在ATP冠軍排名第八位的選手並不一定能有資格參賽。如果一名選手是當年四大滿貫賽事冠軍之一且排名在前20名以內(但排名在第八名以外),那他就可取代排名第八的選手進入大師杯賽,但如果超過一名球員符合上述條件,以冠軍排名較高者為優先。
2020年11月23日,丹尼爾·梅德韋傑夫用4-6,7-6(2),6-4的比分逆轉戰勝美網冠軍多米尼克·蒂姆,奪得2020ATP年終總決賽男單冠軍。
同其它的男子巡迴賽不同,網球大師杯賽不是採用直接淘汰的賽制。而是所有的8名選手被分成兩組,每組4人,採用小組單循環的形式,即每個選手必須跟本組的其他選手各交手一次。每個小組成績最好的前兩名進入半決賽,再由半決賽的勝出者進入決賽來爭奪冠軍的歸屬。
2009年開始,本賽事更名為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ATP World Tour Finals),並於2009至2012年在倫敦舉行。
這項賽事是始於1970年的錦標賽演化的第三個階段。它最早是被大家所知的是由國際網球總會(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ITF)組織的大師巡迴賽。大師賽是一項在每年年底舉行的賽事,參賽者是男子巡迴賽中最好的選手,但是它對世界排名沒有任何價值。
1990年,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ATP)接管男子巡迴賽的運作並以ATP世界巡迴錦標賽(ATP Tour World Championship)取代了大師賽。此時的世界排名制度正處於危險之中,因為一個全勝的冠軍與一個僅贏得一項四大滿貫賽事冠軍的選手所得的分值是一樣的。繼續運作大滿貫巡迴賽的ITF創立了一項年終賽事,即大滿貫杯賽(the Grand Slam Cup),參賽選手為當年大滿貫回賽中紀錄最好的16位選手。1999年12月,ATP和ITF同意中止這兩項獨立的賽事並成立一項新的聯合賽事,即網球大師杯賽。與大師賽和ATP世界巡迴錦標賽不同的是,網球大師杯賽有8名選手參加。
許多年以來,雙打比賽總是作為一項獨立的賽事在單打比賽之後的一個星期舉行。但是最近幾年,這兩項賽事開始在同一個星期同一個地點舉行。同單打賽事一樣,雙打比賽的參賽者是每年巡迴賽中最成功的8支隊伍,以小組單循環的形式進行比賽。
大滿貫賽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
大師杯
網球大師杯賽
ATP世界巡迴賽大師系列賽
ATP世界巡迴賽500賽事
ATP世界巡迴賽250賽事
奧克蘭網球公開賽、曼谷網球公開賽、瑞典網球公開賽、塞爾維亞網球公開賽、布里斯班網球公開賽、羅馬尼亞網球公開賽、阿根廷網球公開賽、摩洛哥哈桑二世大獎賽、印度網球公開賽、巴西網球公開賽、多哈網球公開賽、伊斯特本網球公開賽、埃斯托利爾網球公開賽、瑞士網球公開賽、哈雷網球公開賽、休斯敦網球公開賽、印第安納波利斯網球公開賽、南非網球公開賽、奧地利網球公開賽、洛杉磯網球公開賽、里昂網球公開賽、馬賽網球公開賽、卡達網球公開賽、莫斯科網球公開賽、慕尼黑網球公開賽、聖彼得堡網球公開賽、斯德哥爾摩網球公開賽、斯圖加特網球公開賽、悉尼網球公開賽、克羅埃西亞網球公開賽、維也納網球公開賽、智利網球公開賽、薩格勒布網球公開賽、孟菲斯網球公開賽。
奪冠最多選手(6次):
費德勒(Roger Federer),瑞士: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
奪冠次多選手(5次):
倫德爾(Ivan Lendl),捷克斯洛伐克:1981年、1982年、1985年、1986年、1987年
桑普拉斯(Pete Sampras),美國:1991年、1994年、1996年、1997年、1999年
連續贏得冠軍的選手:
納斯塔塞(Ilie Nastase),羅馬尼亞:1971年-1973年(連續3次)
博格(Bjorn Borg),瑞典:1979年-1980年(連續2次)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1981年-1982年(連續2次)、1985年-1987年(連續3次)
約翰·麥肯羅(John McEnroe),美國:1983年-1984年(連續2次)
桑普拉斯,美國:1996年-1997年(連續2次)
休伊特(Lleyton Hewitt),澳大利亞:2001年-2002年(連續2次)
費德勒(Roger Federer),瑞士:2003年-2004年(連續2次)、2006年-2007年(連續2次)、2010年-2011年(連續2次)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Novak Djokovic),塞爾維亞:2012年-2015年(連續4次)
單打項目
2000年 里斯本 冠軍Gustavo Kuerten,亞軍Andre Agassi
2001年 悉尼 冠軍Lleyton Hewitt,亞軍Sebastien Grosjean
2002年 上海 冠軍Lleyton Hewitt,亞軍Juan Carlos Ferrero
2003年 休斯敦 冠軍Roger Federer,亞軍Andre Agassi
2004年 休斯敦 冠軍Roger Federer,亞軍Lleyton Hewitt
2005年 上海 冠軍David Nalbandian,亞軍Roger Federer
2006年 上海 冠軍Roger Federer,亞軍James Blake
2007年 上海 冠軍Roger Federer,亞軍David Ferrer
2008年 上海 冠軍Novak Djokovic,亞軍Nikolay Davydenko
雙打項目
2003年 休斯敦 冠軍Bob Bryan/Mike Bryan,亞軍Michael Llodra/Fabrice Santoro
2004年 休斯敦 冠軍Bob Bryan/Mike Bryan,亞軍Wayne Black/Kevin Ullyett
2005年 上海 冠軍Michael Llodra/Fabrice Santoro,亞軍Leander Paes/Nenad Zimonjic
2006年 上海 冠軍Jonas Bjorkman/Max Mirnyi,亞軍Mark Knowles/Daniel Nestor
2007年 上海 冠軍Mark Knowles/Daniel Nestor,亞軍Simon Aspelin/Julian Knowle
2008年 上海 冠軍Daniel Nestor/Nenad Zimonjic,亞軍Bob Bryan/Mike Bryan
單打 | 雙打 | |
---|---|---|
1970 | 斯坦·史密斯(美國) | |
1971 |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 |
1972 |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 |
1973 |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 羅伯特·魯茲/斯坦·史密斯(美國) |
1974 | 維拉斯(阿根廷) | 鮑伯·休伊特/邁克米蘭(南非) |
1975 | 納斯塔塞(羅馬尼亞) | 布萊恩·戈特弗里德(美國)/拉米瑞克(墨西哥) |
1976 | 奧蘭斯特(西班牙) | 費巴克(波蘭)/凱利·梅勒(德國) |
1977 | 康納斯(美國) | 阿米力特里亞(印度)/斯托克曼(美國) |
1978 | 麥肯羅(美國) | 費巴克(波蘭)/歐凱文(荷蘭) |
1979 | 比約博格·(捷克斯洛伐克) | 彼得·弗萊明/麥肯羅(美國) |
1980 | 比約博格(捷克斯洛伐克) | 布萊恩·戈特弗里德(美國)/拉米瑞克(墨西哥) |
1981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2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3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
1984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
1985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6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7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8 | 貝克爾(德國) | |
1989 | 埃德伯格(瑞典) | |
1990 | 阿加西(美國) | |
1978 | 麥肯羅(美國) | 費巴克(波蘭)/歐凱文(荷蘭) |
1979 | 比約博格·(捷克斯洛伐克) | 彼得·弗萊明/麥肯羅(美國) |
1980 | 比約博格(捷克斯洛伐克) | 布萊恩·戈特弗里德(美國)/拉米瑞克(墨西哥) |
1981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2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3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
1984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
1985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6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7 | 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
1988 | 貝克爾(德國) | |
1989 | 埃德伯格(瑞典) | |
1990 | 阿加西(美國) | |
1991 | 桑普拉斯(美國) | |
1992 | 貝克爾(德國) | |
1993 | 斯蒂希(德國) | |
1994 | 桑普拉斯(美國) | |
1995 | 貝克爾(德國) | |
1996 | 桑普拉斯(美國) | |
1997 | 桑普拉斯(美國) | |
1998 | 克雷特加(西班牙) | |
1999 | 桑普拉斯(美國) | |
2000 | 庫爾滕(巴西) | |
2001 | 休伊特(澳大利亞) | |
2002 | 休伊特(澳大利亞) | |
2003 | 費德勒(瑞士) | 鮑勃·布萊恩/邁克·布萊恩(美國) |
2004 | 費德勒(瑞士) | 鮑勃·布萊恩/邁克·布萊恩(美國) |
2005 | 納爾班迪安(阿根廷) | |
2006 | 費德勒(瑞士) | |
2007 | 費德勒(瑞士) | |
2008 |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
2009 | 達維登科(俄羅斯) | 鮑勃·布萊恩/邁克·布萊恩(美國) |
2010 | 費德勒(瑞士) | |
2011 | 費德勒(瑞士) | |
2012 |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格拉諾勒斯/M-洛佩茲 |
2013 |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沃達斯科/馬雷羅 |
2014 |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鮑勃·布萊恩/邁克·布萊恩(美國) |
2015 |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羅約爾/特卡烏 |
2016 | 穆雷(英國) | 孔蒂寧(芬蘭)/皮爾斯(澳大利亞) |
2017 | 迪米特洛夫(保加利亞) | 孔蒂寧(芬蘭)/皮爾斯(澳大利亞) |
2018 | 茲維列夫(德國) | 索克/布萊恩 |
2019 | 斯特凡諾斯·齊齊帕斯(希臘) | |
2020 | 丹尼爾·梅德韋傑夫(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