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公立大學、理工科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是長江大學辦學實力最強的院系之一,始建於1978年,原名江漢石油學院石油開發系。經過30多年的不斷建設和發展,學院已經成為我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

石油工程學院下設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田應用化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和海洋石油工程5個系,石油工程研究中心(江漢石油工程公司共建)、油氣儲運虛擬模擬培訓中心(挪威康斯博格公司共建)、深海油氣開發研究所。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專業設置
學院現有一個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四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油氣鑽采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石油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中石油採油採氣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一個省級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湖北省石油學科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一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油氣勘探開發實驗教學中心;一個國家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一個省級品牌專業:石油工程;三門省級精品課程:《油藏物理》、《鑽井工程》、《油藏工程基礎》;一個省級教學團隊: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三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三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一個工程碩士和同等學歷授予權: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三個本科專業:石油工程、海洋油氣工程、油氣儲運工程;一個教育部批准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石油工程。
石油工程學院下設油氣井工程系、油氣田開發工程系、油氣田化學工程系、海洋油氣工程系和油氣儲運工程系等5個系;學院現有在校生2045人,其中:博士生25人,碩士生259人,本科生1840人。 
省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四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油氣資源與勘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油氣鑽采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石油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中石油採油採氣重點實驗室長江大學研究室
一個省級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一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一個國家級特色專業一個省級品牌專業
湖北省石油學科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油氣勘探開發實驗教學中心石油工程石油工程
三門省級精品課程《油藏物理》《鑽井工程》《油藏工程基礎》
三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三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一個工程碩士和同等學歷授予權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個教育部批准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石油工程
三個本科專業石油工程海洋油氣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師76人,其中:“楚天學者”1人,博士生導師9人,教授22人,副教授1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39人,碩士學位的3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的專家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3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司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1人。 
“”楚天學者”1人博士生導師9人教授22人副教授17人
博士學位的39人碩士學位的31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1人
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貼的專家1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3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司跨世紀學術帶頭人1人
全國優秀教師1人湖北省優秀教師1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鑽井理論、技術與設備
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應用
油氣開採理論與工藝技術
油田化學理論與工程應用

科研成就

油氣開採系統分析與決策技術(1)(2)
油田開發規劃決策支持系統
油田開發經濟評價軟體
油田開發中後期綜合治理技術
非均質藏井網優化控制理論與應用
油藏數值模擬技術
油氣滲流理論與應用、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方法
油田專用高效節能有桿抽油泵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簡介
院長樓一珊全面負責行政工作。分管人事、財務、學科建設工作。
黨總支書記徐聯全面負責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分管宣傳、工會、綜合治理、後勤工作。
副院長劉德華分管科研、研究生(包括工程碩士)工作,包括科研實驗室建設,同時兼任油氣鑽采工程實驗室主任。
黨總支副書記張偉分管學生工作。
副院長夏宏南分管本科生招生、教學、教學實驗室建設、培訓(包括成教、二級學院、油田、國際合作)工作,同時兼任鑽井重點實驗室主任。
機構設置
院辦公室
教學科研辦公室
學生事務辦公室
油氣井工程系
油氣田開發工程系
油氣田化學工程系
海洋油氣工程系
油氣儲運工程系
實驗中心
院委員會
院務委員會
職務姓名
主任徐聯
副主任樓一珊
院務委員會成員付美龍劉德華許明標韓慧寧邢紀國宋建平汪偉英徐聯張偉程亮夏宏南樓一珊黃志強喻高明劉衛紅
秘書韓慧寧
學術委員會
職務姓名
主任樓一珊
副主任廖銳全
學術委員會成員劉德華張公社夏宏南唐善法喻高明樓一珊廖銳全黃志強許明標
秘書姚春燕
教學委員會
職務姓名
主任夏宏南
副主任汪偉英
教學委員會成員
付美龍宋建平汪偉英張偉夏宏南熊青山張志全
李元鳳管英柱
秘書李元鳳
黨總支委員會
職務姓名
黨總支書記徐聯
黨總支副書紀張偉
黨總支委員樓一珊劉德華夏宏南
分工會委員會
職務姓名
主席徐聯
副主席劉衛紅
組織委員、福利委員胡伯良
宣傳委員、女工委員李小艷
文體委員管英柱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

社會影響


石油工程學院科研實力雄厚,2007年縱橫項合同經費達到2800餘萬元。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100餘篇,出版專著與教材16部。學院有一批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的專家學者。在油氣田開發理論與應用、油氣開採理論與工藝技術、鑽井理論技術與設備,油田化學理論與工程應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優勢,並在國內石油系統產生較大影響。已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33項和國家專利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7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在科研、學術上與國內各石油高校、石油科研院所以及各石油企業保持著密切聯繫和合作,並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密蘇里羅拉大學、懷俄明大學、費城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古勃金石油科技大學等國際國內大學保持有廣泛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
長期以來學院在培養高質量石油人才的同時,加強學術交流與科研工作,堅持立足石油,服務石油,為中國石油科技創新作貢獻,取得了豐碩成果。“十五”以來承擔縱橫向課題600餘項,其中油田企事業橫向合作項目500餘項,縱向課題113項,縱向課題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863”計劃(子課題)項目4項;國家973計劃(子課題)項目5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4項;中石油創新基金、中石油風險基金、教育部博士學科專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縱向77項。“十五”以來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16項;省部級三等獎16項。申請與獲得國家專利56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
“十二五”期間,學院將繼續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大力發展研究生和留學生教育;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促進教學,以培養高質量石油科技人才和承擔高水平科學研究為目標;立足石油,服務石油,建設石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國內先進,國外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