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

《名人傳》,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1866~1944年)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或譯作米開朗基羅)(1906)、《托爾斯泰傳》(1911)三部傳記。被稱為“三大英雄傳記”,也稱“巨人三傳”。現已被選中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名著閱讀。這本書也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作者介紹


《名人傳》[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
《名人傳》[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
作者資料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鎮克拉姆西。人道主義家,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從小愛好音樂,醉心於托爾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義的人道主義思想,也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羅曼與黑暗進行不屈的鬥爭。他是傳記文學的創始人,其小說特點常常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羅曼·羅蘭早期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20世紀初,他的創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羅蘭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並於1915年 因《約翰·克里斯朵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為音樂和文學兩大類,在音樂理論與音樂史方面,更重要的著作是七大卷《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1943)。文學方面,除詩歌外,他發表了各種體裁的作品:戲劇、小說、傳記、文學評論、日記、回憶錄。此外還有政論和書信。
20世紀初,連續寫了幾部名人傳記:《貝多芬傳》(1902)、《米開朗琪羅傳》(1905)和《托爾斯泰傳》(1911)等。同時發表了他的長篇小說傑作《約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和《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1922~1933),這兩部是他的小說代表作,而其中寫成十卷的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則是他的成名作,也被高爾基稱為“長篇敘事詩”,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
兩次大戰之間,羅曼·羅蘭的創作又一次達到高潮,1919年發表了寫於1913年的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發表了兩部反戰小說《格萊昂波》和《皮埃爾和呂絲》,1922至1933年又發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母與子》(舊譯《欣悅的靈魂》)。這一時期還發表了音樂理論和音樂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1943),此外還發表過詩歌、文學評論、日記、回憶錄等各種體裁的作品。
羅曼·羅蘭的藝術成就主要在於他用豪爽質樸的文筆刻畫了在時代風浪,為追求正義、光明而奮勇前進的知識分子形象。在提到藝術風格時,羅曼·羅蘭表示,除了“誠懇”二字,他不希望別人承認他有什麼別的優點。他是一個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了不屈的鬥爭。

人物生平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 --- 1944年12月30日),法國近代著名文學家、傳記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1867年出生於法國中部,1880年全家遷至巴黎。他於1889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史學系,不久來到羅馬讀研究生。從羅馬回來后,在巴黎大學教藝術史,從此開始了寫作,從1898年開始發表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羅蘭定居在日內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國環境,寫出了一篇篇反戰文章,他的立場受到了德國作家托馬斯·曼等人的指責,但他沒有屈服。1915年,獲得了該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但由於法國政府的反對,結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學院才正式通知他這一決定。羅蘭將獎金全部贈送給國際紅十字會和法國難民組織。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羅蘭與法朗士及巴比塞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對歐洲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涉行動,他公開宣稱:“我不是布爾什維克,然而我認為布爾什維克的領袖是偉大馬克思主義的雅各賓,他們正在從事宏偉的社會實驗。”
1935年6月,羅蘭應高爾基的邀請訪問了蘇聯,並與斯大林見面。1937年9月,羅蘭在故鄉克拉木西小鎮附近購買了一座房子,隔年五月底從瑞士返回故鄉定居。1940年,德軍佔領巴黎,羅蘭本人被法西斯嚴密監視。1944年8月,納粹敗退,巴黎解放,羅蘭重獲自由。
1944年12月30日,羅曼·羅蘭去世,享年78歲。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取材於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戲劇集》,包括《群狼》出於1898年《丹東》出於1900年《七月十四日》(1902)等劇本8部;3部英雄傳記:《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1906)《托爾斯泰傳》(1911);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對戰爭、反對一切暴力。害怕集體主義制度妨害個人“精神獨立”等思想的論文。後期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 (舊譯《欣悅的靈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維》(1922)《夏天》(1924)。《母與子》(1927)《女預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
1931年,他發表了《向過去告別》一文,批判了自己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從此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爭、保衛和平的活動,成為進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藝戰士。
獲得榮譽
1915年,羅曼·羅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獎評語
“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獲獎感言

1915年,瑞典文學院宣布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羅曼·羅蘭。這個已經被當時的法國拋棄的人,在得知自己獲獎以後,答覆說“這個榮譽不是我個人的,他是屬於整個法蘭西人民的。如果這個榮譽有助於傳播使法國在全世界受到熱愛,我感到幸福。”
20世紀初,羅蘭與年輕時候的好友一起舉辦了《雙周叢刊》,他們既是作者,又是出版者。15年來,羅蘭在這份叢刊上發表了他許多作品:《約翰·克利斯朵夫》、《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一些劇本。沒有一法郎的稿費,他們是為了理想而寫作的。
羅曼·羅蘭的一生都沒有停止過創作和研究,這是他的宿命。而且,事實上,伴隨著一戰的來臨,羅蘭實際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整個世界。他從寧靜的書齋走出來后就一直在為他關於英雄的理想,他的博愛的使命而戰。二戰期間他已是一位花甲老人,他也沒有一刻停止過工作和戰鬥,他號召歐洲的知識分子走上街頭保衛文化、保衛文明、保衛和平、反對納粹,他的目光一直注視著未來。

創作過程


1886年,羅曼·羅蘭懷抱著崇高的社會理想和熱情,考取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而周圍的現實卻讓他苦悶困惑,於是他給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信尋求生活的答案。托爾斯泰很熱情地寫了一封二三十頁長的回信,並指出:“一切使人們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們分裂的,是惡與丑。”托爾斯泰“慈祥”的言行對羅蘭的一生構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20世紀初,在物質利益決定一切,欺小凌弱和暴力成為國際秩序的時代,需要的是高貴的精神,甘願自我犧牲、以痛苦為人類獻祭的榜樣。羅曼·羅蘭把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他要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傳,讓人們“呼吸到英雄的氣息”,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創造光輝奪目的太陽。他制訂了詳細的創作計劃,並先後寫成《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等“名人傳記”。

作品內容


作品總述
此傳記里的三人,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們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慘的遭遇,或有內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們的信心。貝多芬供大家享樂的音樂,是他用痛苦換來的歡樂。米開朗基羅給後世的不朽傑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聚。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述了萬千生靈的渺小與偉大,描述了他們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諧,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傳達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上帝生存的人”;“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貝多芬傳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鋼琴演奏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后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東亞,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
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還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貝多芬十一歲加入戲院樂隊,十三歲當大風琴手。十七歲喪母,他獨自一人承擔著兩個兄弟的教育的責任。
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不久,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起初,他獨自一人守著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一位名叫朱麗埃塔的姑娘,但由於自己的殘疾(此時他已耳聾)以及朱麗埃塔的自私、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一個伯爵。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都反映在他這一時期《幻想奏鳴曲》、《克勒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捲歐洲的革命波及了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這時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命運交響曲》。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的美好產生了一系列偉大的作品。不幸的是,愛情又一次把他遺棄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結婚了。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他受到了世人矚目,與光榮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耳朵也已全聾,和人們的交流只能在紙上進行。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作風。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風雪交加的日子與世長辭。
貝多芬語錄
1、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2、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迸發出火花。
3、沒有一條規律不會為獲得”更美“的效果而被破壞。
4、最美的事,莫過於接近神靈而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間。
5、按照我作曲的習慣,即使在製作器樂的時候,我眼前也會擺好全部的輪廓。
6、自由與進步是藝術的目標,正如在整個人生中一樣。即使我們現代人不及我們的祖先堅定,至少有許多事情已因文明的精鍊而大大發展。
7、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因為他不能使我屈服。
8、為了追求更美的東西,我們能夠衝破任何規律的阻撓。
9、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關於批評:
在藝術家的立場上,我從沒對別人涉及我的文字加以注意。——1825年致肖特
我和伏爾泰一樣想:“幾個蒼蠅咬幾口,絕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1826年致克萊因
至於那些蠢貨,只有讓他們去說。他們的嚼舌絕不能使任何人不朽,也絕不能使阿波羅指定的人喪失其不朽。——1801年致霍夫邁斯特
米開朗基羅傳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ounaroti,1475.3.6-1564.2.12),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生於佛羅倫薩附近的卡普萊斯(卡波熱斯),父親是當地的一名法官,脾氣爆烈,但是懼怕上帝。母親在米開朗琪羅六歲的時候就死了。他13 歲進入佛羅倫薩畫家基爾蘭達約(Ghirlandaio)的工作室,後轉入聖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學院作學徒,在那兒他接觸到了古風藝術的經典作品和一大批哲人學者,併產生了崇古思想。時興的新柏拉圖主義和受到火刑懲處的多名我會教士薩伏那洛拉給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影響。米開朗基羅最初本無意做一位畫家,他的志向是成為一位雕刻家,並且只在意"雕"而不在意"塑":像人們掙脫自己的肉體束縛一樣,獲得存在的形式。這正是新柏拉圖主義的教條。
雕塑家、繪畫家、詩人兼建築師:
(在《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中翻譯為《米開朗琪羅傳》)
米開朗琪羅(義大利語:Michelangelo,1475-1564),全名米開朗琪羅·迪·洛多維科 Buonarroti Simoni。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列奧納多·達芬奇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人物“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也描畫得肌肉健壯。米開朗琪羅脾氣暴躁,不合群,和達·芬奇與拉斐爾都合不來,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1564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
該傳記分上下闋,上闋“搏鬥”,下闋“放棄”和尾聲“死”。1475年3月6日,米開朗琪羅出生於義大利 卡森蒂諾的卡普雷賽,父親是法官。母親在他六歲時便死去,米開朗琪羅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家裡。十三歲時,他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畫室。據說由於他的成績優秀,他的老師為之嫉妒。一年後他們分手了,米開朗琪羅轉入另一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衝突,他離開了那裡。後來,他又先後到過威尼斯、羅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開朗琪羅被他人鼓動。教皇讓他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此後幾年,他一直受著歷任教皇的差遣,攜帶著痛苦去創作他並不滿意的作品。1527年米開朗琪羅捲入了一場革命的漩渦,差一點喪命。革命結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將他從隱蔽的地方找了出來,米開朗琪羅不得不重新為他所抗拒的人勞作。1534年9月25日克雷芒教皇駕崩,米開朗琪羅原以為從此能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剛到羅馬,又被他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不僅如此,他的愛情也不太理想.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琪羅站了一整天來創作《哀悼基督》。14日他開始發燒,18日下午5時,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兼畫家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米開朗琪羅語錄
1: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頑石更是幸福,只要世上還有羞恥與罪惡存在著的時候,不見不聞,無知無覺,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來驚醒我!
2:終於從大理石的牢獄中解放出來了。
3:最近於浮雕的繪畫是最優秀的繪畫。
4:煩惱使我受著極大的影響……我一年多沒有收到月俸,我和窮困掙扎;我在我的憂患中十分孤獨,而且我的憂患是多麼多,比藝術使我操心得更厲害!
5:憂鬱症是我的歡樂
6:一千次歡樂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7:我的肉體歸黃土,我的靈魂歸天堂,我的金錢歸窮人——最後
的遺言
8:幸福的精靈,以熱烈的愛情,使我垂死衰老的心,保持生命。
9:大衛用他的彈弓,我用我的弓箭。
托爾斯泰傳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儒略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曆11月7日))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列夫·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1910年11月20日逝世。
列夫·托爾斯泰的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只是在於助長人生的愛。列夫·托爾斯泰為真理而進行的鬥爭不是為了拯救自己,而是為了拯救全人類。他執行這項任務,從而成了英雄,而且幾乎成了聖徒。他為這項任務付出了生命,這使他成了一切人中最有人性的人。
他的全名為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對象。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革命時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讚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鑽石》《跳水》《窮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學語文書。
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於俄國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亞斯納亞·波利亞納(今屬圖拉省曉金區)。他家是名門貴族,其譜系可以追溯到16世紀,遠祖從彼得一世時獲得封爵。父親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參加過1812年衛國戰爭,以中校軍銜退役。母親瑪麗亞·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謝·沃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他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列夫·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1841年他的監護人姑母阿·伊·奧斯堅—薩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祖母彼·伊·尤什科娃監護。於是他全家遷到喀山。
列夫·托爾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學東方系,攻讀土耳其、阿拉伯語,(俄羅斯殖民地)準備當外交官。期中考試不及格,次年轉到法律系。他不專心於學業,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卻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發生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廣泛閱讀文學作品,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在大學時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性。1847年4月退學,回到亞斯納亞·波利亞納。這是他母親的陪嫁產業,在兄弟析產時歸他所有,他的漫長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在這裡度過。
回到莊園后,他企圖改善農民生活,因得不到農民信任而終止。(結果這件事被果戈理諷刺后寫在《死魂靈》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應法學士考試,只考了兩門課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為農民子弟興辦學校。11月起名義上在圖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職,次年12月被提升為十四品文官,實際上卻周旋於親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但他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感到厭倦,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他創作出了《少年》(1857)、《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列夫·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1851年4月底隨同服軍役的長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願兵身份參加襲擊山民的戰役,後作為“四等炮兵上士”在高加索部隊中服役兩年半。雖然表現優異,但也有賴親戚的提攜才晉陞為準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隊。克里木戰爭開始后,自願調赴塞瓦斯托波爾,曾在最危險的第四號棱堡任炮兵連長,並參加這個城市的最後防禦戰。在各次戰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軍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品質,加深了他對普通人民的同情,堅定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體現了“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后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列夫·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
1863~1869年列夫·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製。
1862年列夫·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列夫·托爾斯泰語錄
1、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著只有他自己理解的東西。
2、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3、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
4、認識真理的主要障礙不是謬誤,而是他似是而非的真理。
5、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
6、如果忘卻自己而愛別人,將會獲得安靜、幸福和高尚。
7、信仰是人生的動力。
8、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的追求完美。
9、你沒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過去的那個鐘點是永遠不能回來了。
10.人必須是奴隸,只不過對人來說須選擇的是誰的奴隸這一問題,如果是自己情慾的奴隸,顯然是人自己的奴隸;如果是自己精神本源的奴隸,那不過是神的奴隸而已
三位名人中,列夫·托爾斯泰是羅曼·羅蘭的啟示者、引路人與指引人。

人物解讀


貝多芬:一個被命運作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時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群索居。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都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他也成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憂鬱症患者,是一個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個捨棄歡樂,享受痛苦的英雄。作者讓我們了解到了米開朗琪羅十分矛盾而又複雜的心理,他有著對自己行為的極端厭棄,因為就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弱者和懦夫。心靈的折磨和奴隸般無休止的勞作,使他的一生飽受折磨,對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獄。
托爾斯泰:一個自我折磨,自我折騰的人,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便安撫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名譽與地位,但他卻像一個瘋狂的信徒一樣,不斷地解剖自己,不斷地懺悔,以至於為了自己的信仰拋棄了家庭,拋棄了世俗的歡樂,最後做了一個離家出走的耄耋老者,客死荒郊。

內涵精神


替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滅的人供給一種鼓舞和勉勵的源泉。

傳主評價


1、貝多芬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穿著講究,目光犀利而且準確,眼中有一股奇異的力量,反映出他內心思想的豐富。他渴望美滿的婚姻,卻遭遇失敗,不得不承受感情的煎熬,同時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去,寫出了一系列的輝煌作品,後來他不幸耳聾,但他在肉體心靈的雙重痛苦的重壓下仍然保持著不屈不撓的高昂的鬥爭精神、巨大的創造力和道德標準。貝多芬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作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他通過精湛的藝術手法,大大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歐洲古典樂派推向新的高峰,並開闢了浪漫主義樂派個性解放的新方向。貝多芬是個不幸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但他卻把歡樂給予世界。
2、米開朗基羅的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不同於達·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映。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3、列夫·托爾斯泰面對內心的惶惑矛盾,最終創作出不朽名篇。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環顧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闡述又使他成為一位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列夫·托爾斯泰從沒放棄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裡,農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名人傳》[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
《名人傳》[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

經典佳句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這永遠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說的一般,在“一種悲哀的或竟是癲狂的狀態”中過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覓得一種悲苦的樂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歡喜。”
對於他,一切都成為痛苦的題目,甚至愛,甚至善。
“我的歡樂是悲哀。”
沒有一個人比他更不接近歡樂而更傾向於痛苦的了。他在無垠的宇宙中所見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觀主義都包含在這絕望的呼聲,這極端偏狂的語句中。
“千萬的歡樂不值一單獨的苦惱!……”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幾乎完全隔離了。”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晚年,他令人發生一種宗教般的尊敬。他威臨著他的時代。那時,他稍微鎮靜了些。他從高處看人,人們從低處看他。他從沒有休息,也從沒有最微賤的生靈所能享受的溫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鐘的時間在別人的愛撫中睡眠。婦人的愛情於他是無緣的。在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倫娜冷靜而純潔的友誼,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剎那。周圍儘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劇烈旋轉,他的意念與幻夢在其中回蕩。貝多芬的憂鬱是人類的過失,他天性是快樂的,他希望快樂。米開朗基羅卻是內心憂鬱,這憂鬱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圍造成一片空虛。
這還算不得什麼。最壞的並非是成為孤獨,卻是對自己亦孤獨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認自己,與自己鬥爭,毀壞自己。他的心魂永遠在欺妄他的天才。人們時常說起他有一種“反對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實現他任何偉大的計劃。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關鍵足以解釋他一生的悲劇。而為人們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關鍵,只是缺乏意志和稟性懦怯。
--《米開朗基羅傳》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貝多芬(偉大的音樂家)(一八一九年二月一日在維也納政府語)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貝多芬(一七九二年手冊)
賭博欲,可能戰勝的。肉慾,極難戰勝的。虛榮欲,一切中最可怕的。——列夫·托爾斯泰
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
終於從大理石的牢獄中解放出來了。——米開朗基羅
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列夫·托爾斯泰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一切使人團結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惡與丑。
被人愛和愛別人是同樣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夠受用一輩子。
為了要獲得幸福,我們應當相信幸福的可能。
愛和善就是真實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實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
不錯,達到生活中真實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樣,漫無限制地從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愛的蛛網,從中隨便捕捉落到網上的一切。
科學與藝術和麵包與水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列夫·托爾斯泰
人生是艱苦的。在不甘於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場無日無止的鬥爭,往往是悲慘的,沒有光華的,沒有幸福的,在孤獨與靜寂中展開的鬥爭。
貝多芬(第一則)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厄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並相互交流。接著,又拜海頓為師。後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嘗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里,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一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儘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也許現 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並不代表以 后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第二則)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的不僅僅只有知識,同時還有他的思想和精神。是的,他是窮,但他窮的快樂,窮的幸福。他的生活是坎坷的,是艱苦的,但他堅持了下來,他接受了生活,容納了痛苦。而這也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之一。他所擁有的精神境界幾乎無人能與之匹敵,他的命運也隨之前進。儘管他最終在痛苦中死去了,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遺憾,但這就是貝多芬,這就是他,一個真實的自我。
————王心妍

作品鑒賞


你只要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
當初生的音樂節只知訓練和技巧,而忘了培養心靈的神聖工具的時候,這部《貝多芬傳》對讀者有更深刻的意義。
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去除羅曼蒂克的幻想,唯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承受殘酷的命運,有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且自私的民族:這是我15年前初次看到《貝多芬傳》時所得的教訓。
——傅雷《傅雷譯文集》
耳聾,對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灰,對音樂家是整個世界的死灰。整個的世界的死灰了而貝多芬不曾死!並且他還重造那已經死灰的世界,重造音響的王國,不但為他自己,而且為著人類,為著“可憐的人類”!這樣一種超生和創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種無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在死亡包裹著一切的大沙漠中間,唯有自然的力才能給你一片水草!
貝多芬的力所推動的是什麼?鍛煉這股力的烘爐又是什麼?——受苦,奮鬥,為善。

譯本列表


《名人傳》中文譯本
出版時間譯者出版社
1998年傅雷譯安徽文藝出版社、譯林出版社(2000)
2001年陳筱卿譯商務印書館
2003年張冠堯、艾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年張貞宣、房天明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胡大勇譯中國畫報出版社
2007年袁莉、仇紅軍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8年徐展改寫(青少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8年郭昌京、黃君艷、史娜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年朴海宇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年易俊譯廣州出版社
2009年鄧金玉譯新世界出版社
2009年鄭淑梅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9年孫興盛譯陝西旅遊出版社
2010年郭琳改編(青少版)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0年劉超譯哈爾濱出版社
2010年於鑫譯《貝多芬傳》(名人傳)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宋璐璐、杜剛譯吉林出版社
2010年謝洪敏譯吉林人民出版
2011年趙啟東譯中國畫報出版社
2011年殷雪梅、王麗琴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1年謝鵬敏、關玲中國出版集團
2012年(美)彼得·艾克什蘭校譯商務印書館
2013年(彩插勵志版)(美)彼得·艾克什蘭校譯人民郵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