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

痹病

痹病泛指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濕、熱等邪氣乘虛而入,致使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引起相關係統疾病的總稱。《內經》所言五臟痹、六腑痹、奇恆之腑痹、五體肢節痹,反映了痹病的基本內容,可見痹病有廣義和狹義的不同,又分外痹與內痹。痹者閉也。廣義的痹病,泛指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邪氣乘虛而入,臟腑經絡氣血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內經》所含肺痹、心痹等臟腑痹及肉痹、筋痹等絡痹。狹義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體經絡痹,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

肢體經絡痹病,為常見病,發病率甚高,有些甚為難治,求治於中醫者多。

痹病在文獻上有許多名稱,或以病因、或以癥狀、或病因與癥狀結合命名,如風痹、寒痹、風濕、行痹、痛痹、著痹、歷節、白虎歷節、痛風等。《內經》最早提出了痹病名,並專辟“痹論”篇,對其病因、發病、證候分類及演變均有記載,為後世認識痹病奠定了基礎。

簡介


● 英文名稱:Impediment Disea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素問·痹論》)

名詞解釋


● 以肌肉、筋骨、關節酸痛、麻木、重著、灼熱,或關節腫大、僵直、畸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的統稱。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痹病是以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酸楚、重著、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及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病證。根據風寒濕的偏勝將其分為行痹、痛痹、著痹、熱痹,根據病變部位不同而分為皮痹、脈痹、肉痹、筋痹、骨痹。

疾病特點

● 具有肢體關節、肌肉突然或逐漸疼痛、酸楚、麻木、重著、屈伸不利及活動障礙的臨床特徵。
● 病情有反覆性、黏滯性、漸進性等特點。

病因病機

● 痹病的主要病機,概而論之有風、寒、濕、熱、痰、瘀、虛七端。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引起經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導致痹病的發生。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痛風、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可歸為痹病範疇。

痹病與痿證

● 痹病是由風、寒、濕、熱之邪侵襲肌腠經絡,痹阻筋脈關節而致;痿證則以邪熱傷陰,五臟精血虧損,經脈肌肉失養為患。
● 痹病以關節疼痛為主,而痿證則為肢體痿弱不用,一般無疼痛癥狀;痹病是痛而影響活動,痿證是無力運動。
● 痹病由於疼痛甚或關節僵直不能活動,日久廢而不用導致肌肉萎縮,而部分痿證病變初即有肌肉萎縮。

辨證論治

● 基本原則為祛邪通絡、宣痹止痛,根據邪氣的偏盛,予以祛風、散寒、除濕、清熱、化痰、行瘀,兼以舒筋通絡。久痹正虛者,應重視扶正,益氣養血、培補肝腎。虛實夾雜者,宜標本兼顧。

風寒濕痹


● 行痹
● ● 證候: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可累及多關節,呈遊走性疼痛,初期可見惡風、發熱等表證;舌質淡,苔薄白或薄膩,脈浮或浮緩。
● ●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 ● 代表方:防風湯。
● ● 藥物組成:防風、秦艽、麻黃、肉桂、赤茯苓、當歸、葛根、杏仁、甘草、 黃芩、生薑、大棗。
● 痛痹
● ● 證候:肢體關節疼痛,痛勢較劇,痛有定處,關節屈伸不利,局部皮膚可有寒冷感,遇寒痛甚,得熱痛減;口淡不渴,惡風寒;舌淡,苔薄白,脈弦緊。
● ● 治法: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 ● 代表方:烏頭湯。
● ● 藥物組成:川烏、麻黃、芍藥、黃芪、甘草。
● 著痹
● ● 證候: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酸楚、重著,關節活動不利,肌膚麻木不仁,或可腫脹,手足困重;舌淡,苔白膩,脈濡緩。
● ● 治法:除濕通絡,祛風散寒。
● ● 代表方:薏苡仁湯。
● ● 藥物組成:薏苡仁、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川烏、桂枝、麻黃、當歸、 川芎、生薑、甘草。

風濕熱痹

● 證候:肢體關節疼痛,活動不利,局部紅腫灼熱,得冷則舒,可有皮下結節或紅斑,多兼有發熱,惡風,汗出,口渴,煩躁不安,尿黃,便干;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或浮數。
● 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湯。
● ● 藥物組成:石膏、知母、桂枝、粳米、甘草。

痰瘀痹阻

● 證候:病程日久,肢體關節腫脹、刺痛,痛有定處,夜間痛甚;或關節肌膚紫暗、腫脹,按之較硬,肢體麻木或重著;或關節僵硬變形,屈伸不利,甚或肌肉萎縮,有硬結或瘀斑,面色黧黑,肌膚甲錯,眼瞼浮腫,或痰多胸悶;舌質暗紫或有瘀斑瘀點,苔白膩,脈弦澀。
● 治法:化痰祛瘀,蠲痹通絡。
● 代表方:雙合湯。
● ● 藥物組成: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茯苓、半夏、陳皮、白 芥子、甘草、竹瀝組成。

肝腎兩虛

● 證候:痹證日久不愈,關節僵硬,腫大變形,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軟;或畏寒肢冷,陽痿遺精;或頭目眩暈,骨蒸潮熱,面色潮紅,心煩口乾,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
● 治法:補益肝腎,舒筋活絡。
● 代表方:獨活寄生湯。
● ● 藥物組成:獨活、細辛、防風、秦艽、肉桂、桑寄生、牛膝、杜仲、當歸、 川芎、地黃、芍藥、人蔘、茯苓、甘草。

預防調護

● 避免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適當運動。
● 防寒保暖,視病情適當對患處進行藥物熱熨、冷敷等。
● 可配合針灸、推拿等進行治療。
● 鼓勵和幫助患者對病變肢體進行功能鍛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