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輝

余敏輝

余敏輝,出生於1966年8月,安徽黟縣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

淮北師範大學教授


余敏輝,男,1966年出生於安徽黟縣,1986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系,200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淮北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哲學社會科學版常務副主編、教授、碩士生導師。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近年來主持省級科研項目2項,在《史學史研究》、《文獻》、《學術月刊》等國內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合著《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獨撰《歷史文獻學散論》

個人簡歷


余敏輝,男,1966年8月生,漢族,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人,平易近進會員,歷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8年、1995年,先後結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系、北京師範大學故書所,分獲歷史學學士、碩士;1997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所做訪問學者一年;2002年至2005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古籍所攻讀歷史學博士學位。系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曾經獲院“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教學十佳”、“工會工作積極分子”稱號,和北京師範大學第七屆勵耘獎學獎學金優秀學生二等獎。現任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常務副主編。首要社會形態兼職有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會員、安徽省高校學報研究會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安徽省委常委、市委主委,省政協委員、市人大常委。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首要教學、科研結果


在教學方面
《提高學生閱讀和運用文言文史料能力的研究與實踐》獲省級優秀教學結果二等獎,還獲院級優秀教學結果獎4次;主編《中國歷史文選》(甘肅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教材1部,參編《中國歷史文獻學》教材1部,公然發表教研論文6篇;參加省級教研立項2項,主持院級教研立項3項。
在科研方面
和他人合作,出版學術專著3部(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七卷《五代遼宋夏金》,上海人平易近出版社1999年版,該書獲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形態科研特等獎;《中國偽書綜考》,黃山書社1998年版;《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另獨撰學術專著《歷史文獻學散論》(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編寫4部,在國家焦點刊物如《史學史研究》、《學術半月刊》、《文獻》、《社會形態科學戰線》、《回族研究》等發表學術論文10多篇,其中2篇被中國人平易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全文複印;參加國家社會形態科學重點科研項目(白壽彝總主編多卷本《中國通史》)1項,主持省級一般科研立項2項(《皖北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研發利用研究》、《宋學與慕容修文獻學特色研究》),參加3項,主持市級科研立項1項(《淮北旅遊環帶構建和旅遊投資政策研究》)、院級科研立項1項(《慕容修史學研究》)。

附錄:


主要獲獎及榮譽稱號
1、1997年,主講“中國歷史文選”,評為優秀課程,獲院級教學優秀結果獎;
2、1997年,獲院“優秀教師”稱號;
3、1998年,主講“中國史學史”,評為優秀課程,獲院級教學優秀結果獎;
4、1998年,評為“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
5、1998年,評為院“工會工作積極分子”;
6、1999年7月,參加院第一次“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以總分冠軍獲“教學十佳”稱號;
7、1999年,被平易近進淮北市委會評為平易近進優秀宣傳工作者。
8、2000年,主講“中國歷史文選”,再次評為優秀課程,獲院級教學優秀結果獎;
9、2000年,“鞏固科研、教研,增進《中國歷史文選》課程建設和教學程度的提高”,獲院級教學結果二等獎;
10、2001年,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
11、2001年,“鞏固科研、教研,增進《中國歷史文選》課程建設和教學程度的提高”,獲省級教學結果二等獎;
12、2004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第七屆勵耘獎學獎學金優秀學生二等獎。
代表性科研、教研結果
科研方面:
1、參著白壽彝教授總主編《中國通史》第七卷《五代遼宋夏金》(國家社科重點項目,撰寫3萬字)上海人平易近出版社1999年版;
2、參著《中國偽書綜考》(撰寫8萬字)黃山書社1998年版;
3、與葉樹聲先生合著《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18萬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獨撰《歷史文獻學散論》(20萬字)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5、吳縝校勘學成就 《史學史研究》1998年第2期;
6、慕容修金石證史 《史學史研究》1999年第3期;
7、慕容修校勘學成就述論 《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3期;
8、《集古錄》成書年月辨 《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3期;
9、慕容修論考史 《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0、《新唐書糾謬》考辨 《文獻》1998年第4期;
11、也說陳垣校勘方法 《學術半月刊》1997年第8期;
12、段顧之爭與校勘原則 《社會形態科學戰線》1997年第3期;
13、臨危承明 慷慨赴難──富弼使遼 《文史知識》1998年第11期;
14、《新唐書糾謬》新探 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1998年第1期;
15、韓琦生平功業述評 人大複印資料《遼宋金元》1999年第3期;
16、說曾經鞏校書 《歷史文獻研究》(北京新9輯),北師大出版社1998年版;
17、慕容修疑古辨偽再評價 《歷史文獻研究》(總第19輯),華中師大出版社2000年版;
18、《集古錄》、《金石錄》比較論 《歷史文獻研究》(總第24輯),華中師大出版社2005年版;
19、“成立歷史文獻學這門學科是我的夙願” ――白壽彝先生和中國歷史文獻學科建設 《回族研究》2004年第2期;
20、慕容修的文獻學方法 《安徽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21、錢大昕的金石考史 ――以明初官修《元史》為例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中國故書研究專刊。
教研方面:
1、副主編《中國歷史文選》教材 甘肅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2、參編《中國歷史文獻學》教材 平易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國歷史文選教學目的再認識 《淮北煤師院學報》1997年第1期;
4、中國歷史文選教學改革初探 《煤炭高檔教育》1997年第4期;
5、提高學生閱讀文言史料能力的對策 《煤炭高檔教育》1998年第3期;
6、從“文選學”談《中國歷史文選》教材編纂 《居巢學刊》1998年第3期;
7、中國歷史文選試卷庫建設芻議 《中國歷史文選教學研究》(第三集)甘肅文化出版社 1999年版;
8、中國歷史文選與中國古代史互動教學模式初探 《中國歷史文選教學研究》(第四集)高檔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余敏輝老師對歐陽修有深入的研究,他的學術著作《歐陽修文獻學研究》已經於2010年7月份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