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寺鎮

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轄鎮

回龍寺鎮,境內臘山坪有一座古廟,叫回龍寺,因而得名,寓意祥龍回頭,吉祥幸福。 

地處新寧縣東北部,東與巡田鄉接壤,南與清江橋鄉、東安縣水嶺鄉為鄰,西與馬頭橋鎮毗鄰,北與邵陽縣河伯鄉交界。

春秋屬楚地,秦屬長沙郡。西漢初屬長沙國昭陵縣,東漢屬零陵郡,三國屬昭陵郡,西晉屬邵陵郡,隋屬長沙郡,唐隸邵州,南北宋時期屬寶慶府。明代屬寶慶府扶陽縣四都零陽里,清代沿襲明制,民國20年(1931)屬新寧縣第六區,民國34年屬雙田鄉,1949年至1952年,分屬邵陽三區、五區、八區,1955年5月改為回龍寺區,1956年設回龍寺辦事處,1958年9月成立上遊人民公社,是年12月改稱回龍寺公社,1961年恢復回龍寺區,1966年馬頭橋區併入,1980年原馬頭橋區劃出,1995年撤區並鄉,原回龍鎮和蓮山、軍田、塘尾頭鄉合併,改稱為回龍寺鎮。

歷史沿革


該鎮明代屬扶陽鄉四都零陽里,清代屬北華,民國20年(1931)屬第六區,民國34年屬雙田鄉,1949年11月屬第三區,1950年屬第五區,1952年調整為第八區,1955年5月改為回龍寺區,1956年設回龍寺辦事處,1958年9月成立上遊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改稱為回龍寺公社,1961年恢復回龍寺區,1966年馬頭橋區併入,1980年,原馬頭橋區劃出,1988年,全區轄回龍鎮和蓮山、軍田、塘尾頭鄉,1995年,撤區並鄉,改為回龍寺鎮,轄55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1個園藝場。

地理環境


鎮人民政府駐建設街,距縣城43公里,距邵陽市79公里。總面積239平方公里,其中陸地234.9平方公里,佔98.3%;水域4.1平方公里,佔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1人。
轄區內東部山嶺連綿,中西部河谷平地為主,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2千米。地面平均海拔250~350米,最高點為紫雲山,海拔1489.3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充足,歷年平均氣溫17.2℃;無霜期年平均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326.6毫米。四季里冬、夏較長,春、秋稍短。冬季可持續4個月,秋季只有2個月。以公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四季降雨量與日照時數如下:春季雨水最多,佔全年的36.2%,日照時數佔全年的20%,多陰雨連綿天氣;夏季雨量佔全年的30.9%,日照時數佔全年的41%,氣溫高,南風大;秋季雨量僅佔全年的19.3%,日照時數佔全年的25%,多秋高氣爽天氣;冬季雨水量僅佔全年的13.7%,日照時數只佔全年的14%,冬季降水強度小,多陰沉小雨或小雨雪大氣。
4~6月為雨季,當降水強度較大時,東部局地易造成山洪地質災害,7~9月為旱季,氣溫高、南風大、蒸發快,常出現夏、秋乾旱,甚至夏秋連旱。
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低溫、霜凍等,秋夏乾旱為最常見、最嚴重的氣象災害。境內夫夷江水系和雙江河水系。
夫夷江自高陽村入境,由南而北,從大卜村出鏡,境內河道長39公里,流域面積4.1平方公里。雙江河從增橋入境,途經村田、官橋、增付、楊田等村。

自然資源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銻、錳、煤、鐵等礦藏。其中銻、錳儲量相當豐富,銻礦主要分佈在紫雲山脈,錳礦主要分佈在塘尾頭、小水一帶。
轄區內的紫雲山國有林場保存有原始次森林3000多畝,物種多樣,據考察有木本植物400餘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樹種南方紅豆杉、白果樹、柏樂樹、香果樹等十餘種,珍貴野生動物有羚羊、錦雞、貓頭鷹、娃娃魚、五步蛇、穿山甲等二十餘種。龍口銻礦是境內最大的採礦單位。擁有職工240人,總產值1473萬元。宏泰鐵合金廠是2003年籌建的大型錳礦冶鍊廠。鎮內共有企業1439家,其中規模企事業2家,規模以下大企業54家。

行政區劃


回龍寺鎮轄37個村委會。
井坡嶺社區居委會北興社區居委會長沖村高陽村花溪村
板橋村井山村蓮山村低坪村光華村
塘尾頭村宏福村村田村東風村楊橋村
風神洞村寶塔村扶夷村紅星村回龍村
大興村鹽田村軍田村巒山村昂家村
茼蒿村洪橋村俄口村天寧村岩塘村
石泥村黃鯰村白石村楊田村篤慶村
陽家村雙灘村

人口民族


2017年末人口1.93萬戶,8.36萬人,其中非農人口2.81萬,男性4.38萬人,佔52.5%;女性3.98萬人,佔47.5%。人口自然增長率6.8‰。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回龍寺鎮常住人口62552人。

經濟


回龍寺鎮是新寧縣的第二大鎮,也是湖南省重點建制鎮,2003年完成了城建規劃修編,總規劃面積為818公頃,已有建成區234公頃,鎮域經濟發達,交通便利,扶夷江穿境而過,貫穿南北,修建於1970年的老虎壩電站是一個兼具發電和灌溉的大型工程,其橋面溝通了縣城至回龍寺鎮的兩線公路。
鎮內共有24個行政事業單位。有縣屬完全中學一所即新寧縣第二中學,該校歷史悠久,環境舒適。2003年被升為邵陽市重點高中。有鄉鎮初中4所,民辦初中2所,小學23所,民辦幼兒園24所,境內的縣第二人民醫院是一家綜合醫院,醫資力量均衡,醫療設備齊全。位於軍田村的皮膚病性病醫院,配方獨物,能治癒各種奇難皮膚病,在邵陽市內享有盛譽。
龍口銻礦是境內最大的採礦單位。擁有職工240人,總產值1473萬元。宏泰鐵合金廠是2003年籌建的大型錳礦冶鍊廠。鎮內共有企業1439家,其中規模企事業2家,規模以下大企業54家。

畜牧業

回龍大橋
回龍大橋
該鎮畜牧業發展也十分喜人。他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全鎮家禽養殖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鎮已發展生豬、肉牛等大種家畜9.5萬頭,養殖家禽120多萬羽。投資300萬元的金新龍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肉雞20多萬羽,實現利潤100萬元。
該鎮畜牧業發展也十分喜人。他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全鎮家禽養殖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鎮已發展生豬、肉牛等大種家畜9.5萬頭,養殖家禽120多萬羽。投資300萬元的金新龍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肉雞20多萬羽,實現利潤100萬元。

交通


回龍寺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龍門鎮的龍門山上,交通方便,環境優美。綿陽市涪城區龍門回龍寺,乘市內7路車在龍門街口站下車回走坡上回龍山莊(石牌坊)往裡走300米即到。

社會


新農村建設

遠眺回龍寺
遠眺回龍寺
新農村建設碩果滿枝。民居改造共拆除空心房、欄32座,完成外牆瓷化4000平方米,外牆粉刷11000平方米;修繕房屋44座,修建花壇38個,修建農民休閑廣場2個。該鎮楊橋村新農村建設開闢了老宅基地流轉機制,有效地解決了新農村建設空心房問題,成為全省“千村示範工程村”之一。全鎮14個村實施了農村通暢工程項目建設,超額完成了縣定26公里任務。並順利完成了邵新公路回龍段涉及公路沿線21個村征地拆遷任務,共拆遷189戶246處,征地917畝,搬遷墳墓372座。成規模的雙孢菇基地、誘人的大棚蔬菜、高標準的通道、怡靜的敬老院……新年伊始,筆者來到新寧縣回龍寺鎮採訪,真是滿眼生輝,一個個有特色的項目令人驚嘆。

社會保障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7個村建起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8個村進行了農網改造,鎮域內2455個衛星地面接受設施的轉型調整工作全面完成。投資150萬元建設的步高敬老院,入住來自回龍、豐田、馬頭橋等鄉鎮的26位老人,敬老院還聘請了5名工作人員,全程照料老人起居;佔地7000平方米的鎮敬老院入住五保老人33人,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有了一個溫暖的家。

基礎建設

該鎮紀委在水利冬修工作中,與村民理財小組一道,進村入戶宣傳發動群眾籌資籌勞,共開村民代表會十次,參會群眾300多人,干群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富村在鎮村幹部的努力下,採取接受益田面積分攤水渠整修工程量的辦法籌資籌勞,共籌集砂石66方,勞力2200個,資金10070元,做到了責任到戶到人,黨員幹部積極帶頭,民主理財小組熱情服務,群眾幹勁十足,僅用一個月時間就修好了1.5公里水圳,確保了300畝良田的正常灌溉。在這股水利冬修熱潮中,現年85歲的劉春姣老人雖然步履蹣跚,仍堅持上工地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富村搞冬修的幹勁與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全鎮群眾自力更生搞水利建設的熱情,塘尾頭、高陽等村群眾也拿起鋤頭,挑起糞箕,積極地修好自己的塘和壩。全鎮掀起了水利冬修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