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高騎樓街

江高騎樓街

江高騎樓街位於,長達數公里,夾在流溪河與筷子河之間,範圍東至愛國東路,北至菜園街和交通路,西至愛國西路,街道兩邊統一的兩層騎樓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充分地體現了嶺南特色及洋溢著濃郁的歷史滄桑感。

發展歷史


19840兩紋銀建成的騎樓街盛極一時
江高騎樓街
江高騎樓街
江高騎樓街始建於明朝,延綿幾公里,夾在流溪河與筷子河之間。早在清嘉慶年間,禺北士紳在江夏嶺腳興建新墟,命名集福街,當時只有五六十間鋪。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因地方過於狹窄,光緒七年,十八社董事會董事開會,商議發動各村集資入股,用於買高塘數十畝沙地,建高塘墟。當時共集得股份九百九十二股,合計紋銀一萬九千八百四十兩,用兩年多時間,建成高塘新墟,即現今的騎樓街。從清朝開始一直到解放前,這裡都是禺北地區的商業中心。當時的騎樓街盛極一時,由於地處水路和陸路交匯,甚至出海貨物都在這裡轉道,成為當時人們購物天堂。
1938年10月,歷經百年風雨的騎樓街,在被日寇侵佔撤離時毀於一炬,僅剩下和益押和江村河邊七間平房。解放后,海外華僑號召當地鄉親出資,就地取材,復建了全新的江高騎樓街,其繁榮一直持續到了1992年。上世紀90年代後期,因為新型的商業市場出現,江高的騎樓街漸漸沒落。
如今騎樓街是街坊心中的一種情結
現有的騎樓街建於解放初期,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重建后的騎樓大多數都保留了老廣州騎樓的特色,樓頂由青磚堆砌而成的石柱整齊劃一,人型屋頂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塊明瓦透光,帶少量雕紋修飾的暗綠色窗戶則別緻地鑲嵌在二樓外牆。樓下經商、樓上住人,外加一條長長的走廊,特別是愛國西路一帶的騎樓街,更是完美地結合了商住兩用的建築功能,“人型屋頂的設計,是為了能更有效地排水,走在人行道上,即便是颱風到來,雨水仍會順著屋檐流淌排出,不會濺濕人半分。騎樓建築相比其他平房,散熱功能更佳。”仍住在騎樓街的老街坊介紹說。
對騎樓街的老街坊來說,騎樓是一種情結,也凝聚著一種鄉情。江高騎樓大多數由華僑出資建設,騎樓對他們來說是他們的根。目前在騎樓街居住的街坊大多數都是老人,閑暇時在門口和鄰居聊聊天,喝喝茶是他們最熟悉也最自在的生活。“當年建設騎樓街的華僑,他們的後代全都不住騎樓街了,最多是偶爾回國看看。”部分住在騎樓街的街坊只是幫遠在海外的親人看護著房子,他們的兒女大部分早就搬離了騎樓街,守住騎樓街對他們來說只是守著一份承諾,一份親情。

規劃保護


騎樓街保護性開發將展示新活力
江高騎樓街
江高騎樓街
對騎樓街的很多老街坊來說,他們離世后騎樓街可能無人照看是心中 最大的遺憾。“房子越來越舊了,住在這裡的老街坊也越來越少了,年輕人搬出去后不可能再搬回來。如果沒有人住,會破敗得更快。”現年已經70多歲的老街坊江伯說,雖然他的兒子們多次提出要接他出去享福,但是他捨不得騎樓街,更希望將來有人接手管理騎樓街。
如今老街坊們懸著的心終於可以放心了,2009年7月,《江高騎樓街保護更新規劃》出爐,通過資源整合、功能置換,將該地塊改造成面向周邊城市,集購物、休閑娛樂、特色餐飲、文體活動、居住一體的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騎樓街區。

旅遊信息


公交:可搭522路、843路和977路至江高鎮劉家沙站下車,走數百米便到。
自駕:可經廣花一級公路、廣清高速公路廣州北二環高速公路江高鎮,下高速 后經江同路可到江興路和愛國東、西路的騎樓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