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青萍劍的結果 展開
- 洪荒流小說中通天教主的法寶
- 古代劍法
青萍劍
古代劍法
徠青萍劍是洪荒流小說中的一種古代劍法。
一、古人往往為優質寶劍賦以高雅別緻之名稱,以別於一般劍器。陳琳之文章: 「君侯體高俗之材、秉青萍幹將之器。」而陳琳為東漢時人,足可見漢代己有青萍劍之名,且名聲頗不低於幹將、莫邪等寶劍。唐代李白「與韓荊州書」云:「庶青萍、結緣,長價於薛、卞之門。」。陳、李二人所是「青萍」皆指優質名劍。據傳,青萍劍能切金玉斷毛髮,犀利無比。青萍劍法藉此命名,取其劍質精銳,所向披靡之意。
二、青萍劍之劍法創始人,傳說是江西龍虎山天師老法師潘真道人( 號元圭 ),按大周天( 三百六十五數) 所創。劍路共分六趟,總計三面六十五劍,劍劍名稱不同,並有劍訣及用法。青萍劍法風格獨特,高雅別緻,以輕靈矯捷,灑脫飄逸著稱。演練起來似進猶退,輕靈轉折,變化無常,時而行雲流水,舒展大方,忽東忽西,乍沉乍浮,猶如青萍浮動。時而風起雲湧,雷厲風行,痴如閃電矯如飛鳳。其套路招式內容充實,結構嚴謹,剛柔相濟,虛實相參,攻中寓防,防中寓攻,陰陽起伏,神出鬼沒,是優秀的傳統名劍,也是迄今為止套路最長,招式精奇,注重實戰,突出捕擊的一部劍法。
1、青萍劍法就演涷而言,由淺而深,由簡到繁,一趟比一趟複雜,微妙,高深。第一趟是基礎劍,定式多,換式慢,架子低,多埋伏,講究身正步穩,慢中求快,招式清楚,劍法明晰。其餘五趟起伏轉折,靈活多變,進退閃轉,快速急變。
2、該劍法以虛靈取勝,虛實相參,千姿面態,變化莫測,招式豐富,各有不同之招式和技擊要求,其主要劍法有點、崩、剌、雲、抹、掛、挑、撩、提、截、劈、攔、撥、纏、抄、掃等十六個技擊法。其中不乏上、中、下三盤的姿勢與動作,但更注重下盤埋伏及跳躍之式。
3、要突出劍的技擊法。「刀加猛虎、劍如飛鳳」,刀劍技擊之法截然不同,不可混雜。劍術要以虛靈避拙運巧,運劍握把須活,不同之劍法其把位、把法不同,要運力在腕,切忌僵硬,才能配合手、眼、身、法、步,達到身劍合一,身轉劍轉,游刃自如,臻忘我之境。
4、劍法運行,身法須輕靈,矯捷。身法之關鍵,全賴於腰部之靈活,進退閃展,起伏轉折均以腰引導四肢面骸,使勁力活透,力達劍捎。有了身法,才會剛柔相濟、氣宇軒昂,表現出精神如威勢。
5、劍為短兵器,非長槍大戟可比。其技擊法則不以力取勝,而以巧勝,故有不封、不架、不沾而進為上乘之說,凡對方出手,我即截其手腕,進而擊其身。
6、該劍招式多而精,無花招舞姿,每招每式都有其特定的實戰意義。格鬥中走最簡捷路線,注重腕內兩、三寸,體現了以近取勝的特點。劍法中既有取捷徑追敵之招,又有破擒拿危中制勝之道,既有短兵進長鋒之法,又有誘敵深入敗中取勝之術。劍多運用,前一劍為後一劍設伏,後一劍前奏一劍之功,劍出虛實不定,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出奇制勝。
7、該劍法技擊中先發後並用,正出奇勝並用。先發制人時,彼微動、我先動,先聲奪人。彼隨動,我變機,乘其倉惶之際出劍創敵。後發制人時,彼不動,我不動,彼初動,我先至,乘其倉惶之時進擊其虛,戰陣中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神出鬼沒,無法捉摸,出奇制勝仍情萍劍之特徵。
8、青萍劍共六趟,每趟六十餘式,共三百六十五式,內含周天之術加四季和天元巧合一歲之數。劍譜均為四言典故,成語標名,如迎風揮扇、橫掃千軍、玉女投壺、雲里尋梅、浩然折梅、紫燕掠水、仙人指迷等形象生動,文雅別緻,格式統一,理象融合,頗為典雅可詠。
9、青萍劍的下盤動作較多,有的一式多變,難度大,花氣力,最易造成氣、力不能合一的弊端。故演練車要注意氣力合一,要依規矩,熟規矩,以至達到出神入化之境都不離規矩,只有不離規矩才能觸類旁通。入達化之功。
1.賈雲鶴:字飛仙,生於清乾隆年間,卒於清光緒年間,是青萍劍第五代傳人。當時鹽山窪大村稀,盜匪橫行,濨擾鄉里,官府鞭長莫及,鄉民習武成風,藉以保家自衛。賈雲鶴拜青萍劍大師楊鄂林為徒,苦練三年,貫通青萍劍六趟三百六十五招式。他為人正派,豪俠仗義,憑一身武藝,不顧個人安危,曾多次深入匪巢,為鄉民奪還耕牛、財物,備受當地百姓敬重,為名冠一方的劍俠。賈雲鶴將劍法傳於胞弟賈靈泉、表弟劉文石。
2.賈耀亭:字丙輝,生於1877年,卒於1963年。出身武術世家,自幼天資聰敏,記憶力驚人。從小習武,一點即通,練就了一身紮實的基本功,完整繼承賈氏青萍劍法,深得賈氏青萍劍法之奧秘。1933年,受南京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邀請赴寧進行劍術觀摩表演,贏得全場讚譽,張贈予七星寶劍。他銳意進取,潛心研討,對賈氏青萍劍的劍理、劍法、劍義,進行總結、提煉和發展,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賈氏清萍劍法”。他整理註釋了四川峨眉山玉溪洞秘傳本“八卦劍”、“純陽劍”,連同“賈氏青萍劍譜”,為我國武林三瑰寶。他思想解放,見識高遠。為強民救國,在家鄉創辦了“文武學堂”,傳播青萍劍術和文化知識;抗日戰爭爆發后,鼓勵兒孫走革命道路,參加抗日救亡和抗日武裝。他深明大義,不為日偽政權的威逼利誘所動,拒絕到偽政權任職,耕種自食,忍飢挨餓,體現出一代勞動知識分子的高風亮節。
3.馬雲樵:武功卓越、劍法精湛,於清朝光緒年間護衛尚書李蔭墀督學江南,“往返縱橫,足跡所履數千餘里”,“所見者多,所較者廣。長者槍棒,短者拳腳,無不可以參互考證,而惟青萍劍法則未有能與為敵者,可謂絕技矣”。馬公晚年還鄉,把走南闖北一生所獲,與師弟賈耀亭切磋砥礪,優選出八式劍法。並對青萍劍術進行深度剖析,將這八式劍法主要插入第六趟劍中,至此青萍劍術由原來365式,發展成滄州賈家的六趟373式,其技術內容更加豐富。
4.楊雲橋:滄州名宿,性磊落通古今明陰陽,知風鑒,諳音律,撫琴擊劍為終生癖好。每外出隨二童,一捧琴,一攜劍,其對琴劍之風可見一斑,后棄文就武,考授武庠生,曾剿賊有功,加守備銜,增武略騎尉。武舉戴松橋贈其對聯,詞日:琴滿薰風調綠綺,劍橫秋水耀青萍。贊其琴劍二藝具有獨到之處。他得知恩師楊棣園晚年卧榻染病,家道窘寒,立即耗盡家財,飽載金銀,星馳赴魯,竭師探病,親侍湯藥,終養恩師楊棣園。為此楊棣園將從未外傳的四段青萍劍史稱老四段,全部傳授給楊雲橋。楊雲橋方得窺其全貌后,遂將青萍劍除遺澤子侄外,僅傳戴竹軒、孫文渤。戴竹軒,滄邑望族,書香名流,軍馬站人,武備先進、性剛直率、慷慨好義、武技超群。加之戴家與楊家有至親之誼,得楊雲橋之傾囊相助,對青萍劍術尤為深奧,曾任教育機關武術教練,民國九年(1920年),教育部褒獎二等嘉祥章譽楊津沽。其子戴聘清,一承其技藝。
5.孫文渤:生於滄縣軍馬站村。五歲起隨父著名武術家孫芝譜習武,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受孫公芝譜之命赴楊官莊拜楊雲橋為師習練青萍劍法。又滄縣軍馬站戴家乃名門望族,戴氏先人在清道光年間考取武舉,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請楊雲橋至軍馬站,教戴名典(字、竹軒)青萍劍法。又由於孫芝譜的次女、孫文渤之妹嫁給戴竹軒,孫戴兩家好上加好,親上加親,由於這種特殊的關係,使孫文渤得以多年往返於楊官莊。得戴家武學,繼承了全部青萍劍法,名聲大振。孫文渤為人忠厚慷慨,好義濟國扶危,所練青萍劍術,沒有出其右者。1927年任愛國將領張學良東北邊防軍總部武術教官,傳播劍術技擊之道。1928年清代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天津張園寓居期間,也曾聞其名,向其求教青萍劍法。1933年受愛國將領于學忠之聘,任五十一軍武術教官及河北省技術軍官教導隊主任總教官。上世紀30年代在大連將青萍劍術傳給王慶齋。王秀華、劉玉芳、田炳江等,其著名弟子有滄縣孟昭惠、孫之山、天津張寶山、孟祥雲、孫忠義,其後各有所傳。
祖訓:傳於匪人罪坐於師 嚴格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傳 無氣節者不傳 見利忘義者不傳
一、上四代(各家均認上四代為祖師)
1潘真人號玄圭江西龍虎山天師府(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 (道士)
2孟教華號全真山東沂水縣(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 (道士)
3馮希陽號和玉山東臨邑縣(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 (道士)
4楊鄂林 字棣園山東武定府海豐縣(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
二、繼承代(逐漸形成不同風格並傳承)
5賈雲鶴 字飛仙河北鹽山縣大韓村(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鹽山鎮大韓村) (賈氏祖師)
楊雲橋(楊氏祖師)
6劉九如 字文石河北鹽山縣北乾村(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鹽山鎮大韓村)
賈靈泉 楊紫恆 李冠銘
三、發揚帶(民國時期習練人數增多)
7米連科 字殿三 河北滄縣城內(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
李霖春 楊崑山(迷蹤)賈耀亭 馬雲樵
袁希振(袁氏祖師)張仙島?王殿臣
8張國祥 字鳳鳴 滄縣代家園(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太祖門)
戴朝勛 字蓬仙 滄縣石牌坊(太祖門)
黃祁山(八極門)劉蘭孝(六合)郭壽臣(形意)郭錫三 呂光華 夏鶴一
孫文勃 戴竹軒 徐雨辰 李樹亭 賈渤生 賈肇山 李書亭 姜容樵
盧振鐸
四、新時代(新中國時期定然蓬勃發展)
9陳永榆 字維森廣東省佛山市南海縣(太祖門)
劉德勤(六合、太祖、八極)河北青縣
李樹芳(太祖、八極)吳葆忻(太祖、太極、無極)翟慶泰(太祖)王學盈(欄手門)李良臣(八極)趙子河(六和)劉文佩(太極)王慶齋 谷鳳鳴 戴子江 邳樹林 王慶齋 李志雲 盧俊海
10於學利 原彥章 張逸惠 田景旺 劉鑫榮 於長江 霍瑞亭 李俊德
此為楊崑山--盧家版本
青萍劍(一)
迎風揮扇 金花落地 掃地金波 橫掃千軍 墨燕點水 撥草尋蛇 順風掃葉 退步埋伏 鳳凰點頭 飛虹橫江 掃徑尋梅 進步埋伏 金蟾脫殼 帆隨湘轉 天邊持月 白蛇吐信 撥雲瞻日 指南金針 寒芒沖霄 白鶴亮翅 丹鳳舒翼 金針暗渡 走馬掃城 神龍擺尾 墜步埋伏 紫燕側翅 敬德拖鞭 春山列梅 餓虎捕食 立劈華山 雲鴻振羽 白鶴展翅 剪石尋金 藤蘿掛壁 鸚鵡啄粒 漁郎問津 蜻蜒點水 烏鵲飛空 青龍回首 金童提爐 玉女投壺 金蛇伏地 毒蠍反尾 仙人畫圖 猛虎戲山 靈貓捕鼠 拗步埋伏 金山倒海 古月沉江 碧竹掃月 羽客揮塵 玉女送書 侖龍探爪 蛺蝶穿花 撥霧尋幽 仙人指日 玉虎旋風 電光擎掣 雲鵬摩空 順風指蓮 金人獻劍 猛虎伏崖
青萍劍(六)
二尤徠吐鬢 雙旗開道 懷抱金山 射中金錢 坐虎領衣 平地生煙 卧虎卷尾 小校展旗 狼煙衝天 懶鶴獨立 潛入桃園 軍門內柱 太師揮鞭 丹鳳投巢 犀牛望月 拗步謙計 回馬插花 碧雲沖日 奼女揮扇 懷中抱月 飛虎衝天 引人入勝 雙星捧月 偏步掛冠 暗渡金針 金堤折柳 雲外斬草 嵎里生煙 雲內斬草 金雞點頭 定南金針 腋內刺肋 腋外刺肋 葉底藏花 大鵬展翅 鷂子翻身 天門撩衣 鳳凰疊翅 一掃中原 香風吹柳 畫地為牢 腦後摘金 黃龍卧道 擊水沖日 馬到成功 丹山起鳳 懷抱太極 百鳥朝鳳 萬戶來朝 海內擊石 掃雪驚鶴 雲沖岐山 走馬斬草 青龍卧潭 日月交輝 雙蛇盤柳 沙里澄金 青龍擺尾 雪內尋梅 紫隨鳳舞 梅雪爭輝 鴛鴦交頸 金人獻劍 猛虎伏嵎
青萍劍(二)
運斤生風 神女揮電 青龍出海 羽扇畫江 金掌滴露 黑虎坐洞 仙翁扶杖 潛入杏林 鴻毛透風 仙人指月 揮帚掃塵 二龍戲珠 紫燕拋剪 拗步埋伏 探驪得珠 玉柱擎天 秋水匹練 舉杖聲松 順水推舟 雲內插花 雲外插花 平掃煙露 黃鶯擲梭 順風打旗 白鶴亮翅 巧女紉針 指月觀輝 童子抱琴 白猿獻果 撥葉尋花 推倒金山 扶起玉柱 搓動金剪 姜女摘花 朝天玉柱 內閉鴻門 外閉鴻門 海底生雲 內劈華山 外劈華山 雲煙蓋頂 馬後拋刀 立剁金石 風掃秋水 倒開府門 靜雲伏山 清風穿堂 畫地斷水 隔斷山河 蛟龍出水 追地風波 掃動金花 倒插黃旗 豬龍哄地 神女獻瑞 拔樹求主 平地反車 商羊午雨 夜叉探海 穿心獻劍 猛虎伏岸
青萍劍(三)
浮雲罩頂 玉象卷鼻 金雞啄粒 指地成鋼 白猿坐洞 斬裂青石 空中垂釣 反動陰陽 斜插金花 伐樹送友 順風掃葉 金雞叫東 倒坐連環 大蟒搖頭 白蛇纏身 倒卧松旁 金梁架海 吳剛伐桂 獅子反球 湘子提蘭 翻雲覆雨 敗中取勝 十面埋伏 千斤墜地 浩然折梅 玉女探花 懷中抱月 平地龍飛 古月離懷 橫飄玉帶 龍跳天門 點風定位 蒼龍攪海 虎卧鳳閣 獨佔鰲頭 白鶴精風 童子掃雪 仙人指果 玉女獻琴 風浪躍鯉 平地鳳舞 紫燕掠水 立掃山河 鶯捕燕雀 金絲馬眉 睡卧鳳池 進步提膝 易地起蛟 雙蛇入洞 二馬排隊 玉燕雙飛 金蛇伏地 白馬反蹄 遂風轉倒 醉扶古松 孤樹盤根 力搓金鎖 金人獻劍 猛虎伏嵎
青萍劍術(四)
白馬分鬃 馬後穿山 指日高升 龍起易地 至危反泰 粉蝶展翅 蜂戀花蕊 回馬立功 鞭石取珠 懷抱玉屏 羅紋生輝 海底撈月 平地插香 野馬回鄉 烏雲捧月 順風領衣 拋磚引玉 穿山求寶 拗步埋伏 金龍就地 雙蝶飛舞 倒提金爐 崑山投石 葉底藏花 翻身取勝 童子獻書 黃龍轉身 白猿出洞 危中求生 易地龍飛 瞬息求生 馬前斬草 馬後斬草 聽風獨立 晨星落地 流星趕月 走馬觀花 春風摩旗 趕山填海 順手牽羊 香風穿柳 蝴蝶雙飛 雌雄交勝 馬後揮鞭 獨立朝陽 太公執筆 毛稚脫穎 金人夜戰 太極補心 擔山趕月 神龍探爪 烏鴉落地 鶯飛滿天 坐步領衣 回馬獻瑞 寒光衝天 螳身大劈 金人獻劍 猛虎伏嵎
青萍劍(五)
遙鎖鳳池 仙人指迷 軍門四閉 玉女穿梭 棄石求玉 懷抱金花 宿鳥投林 走馬回頭 一掃三賢 拗步埋伏 老僧拋石 猿猴獻果 危極泰來 白馬拖韁 天生托塔 淵中求珠 退步埋伏 探囊取物 風火雙輪 飛鴻顧影 開闢山川 倒提碧柳 反弓背射 回掃金花 金風鋪地 八卦連環 摘星換月 連珠穿掌 捨身取寶 祚獻銅橋 桃園取路 仙人脫衣 抽梁換柱 頓開金鎖 萌芽出土 風掃碧柳 引人入勝 丹鳳朝陽 撫虎聽風 雲里撥燈 金龍塌地 青蛇盤地 撥雲尋花 捆山化寶 轉身加鞭 錦上添花 雙花對舞 鯉躍龍門 仙人推磨 旋轉乾坤 點石成金 顛倒陰陽 指鹿為馬 鍊石補天 單槍貫日 一支雙花 雲散霧罩 馬上拋刀 金人獻劍 猛虎伏嵎
青萍劍劍譜原序
青萍劍手譜
清道光歲次庚寅韓村鎮劉文石序
學劍要訣
一、論心術
青萍劍手譜2
二、論膽氣
劍,兇器。戰,危機,故不可不慎重。然慎重可也,怯餒則不可。須知若已交手,我退一步、則彼進一步,我不傷彼、則彼必傷我,隨即慎重,能終免乎。故必致死生於度外,見機有可乘則乘之,勢有可取則取之。但要見得真、識得透而。總而言之,心不可不小膽不可不大。
三、論耳目
耳目者,視聽之官。即吾身之所以進退者也。若但識人數之眾寡,敵勢之強弱與兵器之長短輕重,夫人而能之矣,必須靜氣凝神,凡其技藝之高低,著數之運用,擊刺之虛實,皆默與形聲之外,然後可以抵制。
四、論手足
手要柔而能長,足要捷而能遠。手柔而長則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足捷而遠,則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然須責以每日常常習練,非臨時所能猝辦也。
五、論身法
劍之為器也,短而輕。既不能遞及敵身,又不能硬開兵器。故身法必須圓活靈便,無論或進或退、或側或跨,皆視其兵器之來路,借因用之。若能使其兵器之不及,則可以自保。若能將彼之兵器躲過,則更可取勝矣。
六、論力量
古劍仙之劍,或僅長數寸藏於囊中、或揉作鉛丸納於腹內,斯此劍也。無論何人不能得此劍,即或得之亦斷不能用。蓋劍仙者,捷於猿猴、急於飛鳥,又或視之無形、聽之無聲,瞬息其間能飛行數千裡外。故劍雖至輕且短,亦可擊無不中。使俗人之劍,則用短不如用長、用輕不如用重。若至十餘歲時,朝朝練之,而劍之斤兩依次漸加,若能用數斤重劍,則不論何等兵器皆可開架騰挪,再加以身法之圓轉,手足之捷便,當無不濟矣。
待敵恃奇正,追敵須奪門。莫使人沾手,起伏要分明。欲左先攻右,欲右先左擎。
彼如正剌手,掃抹可成功。彼用舒翼式,三賢頭手攻。彼如攔腰進,扶杖並刺胸,
彼砍左額角,揮扇妙無窮。彼從外門砍,碧竹掃月贏,上來用出海,下來滴露通。
彼如伏勢進,卸法要精功,雙閉四門劍,諸式此為領。彼取內一二,三賢次手攻。
彼取外一二,盤柳式精工,澄金拖鞭式,盤地與揪龍。柳絮隨風式,一二為要峰,
彼砍內三四,連環出水贏。外取三四寸,揮塵驚風精。底取用撥雪,外門頓鎖功。
追敵點水式,外閉鴻遇風。細視龍跳等,式式法貫通。如砍內五寸,遙鎖掃城中。
外用山倒海,脫殼側翅通。待敵固有式,追法更要精;伐桂追球式,戲山法為總,
內有星趕月,外門墊海中。華山內外取,皆落一二中。能精此等劍,彼勢萬難伸。
法理無窮盡,功到自貫通。莫為敵所制,使彼由我攻。
2021年6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