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蜘蛛咬傷

毒蜘蛛咬傷

毒蜘蛛咬傷是指人被蜘蛛咬傷所致中毒。蜘蛛屬於蜘蛛綱、真蜘目,約有15萬種之多,大多有毒腺。一般對人類無重大危害,只有熱帶和亞熱帶的黑寡婦蜘蛛、狼蛛及致命紅蜘蛛能傷人。黑寡婦蜘蛛的毒性最劇烈。常棲居於石板下、地窖下、柴草堆等各種隱蔽場所。病因與發病機制:毒蜘蛛的毒液,如神經毒素可使運動神經中樞麻痹,壞死毒素引起局部組織壞死,併產生全身毒性反應。雌蜘蛛毒性大於雄蜘蛛。中毒機制未明。臨床表現:局部傷口常有2個小紅點,可有疼痛、紅腫、水皰、瘀斑,嚴重時組織壞死,形成潰瘍,易繼發感染。全身中毒反應,嚴重者出現昏迷、休克、呼吸窘迫、急性腎損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甚至死亡。腹肌痙攣性疼痛可類似急腹症。兒童毒蜘蛛咬傷后全身癥狀較嚴重,致死者多為較低體重兒童。急診處理:四肢傷口應予以近心端綳扎。立即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3%淡氨水等弱鹼性溶液或清水沖洗傷口並局部冷敷。嚴重者以傷口為中心做十字切開,用1∶5000高錳酸鉀或3%過氧化氫沖洗傷口,負壓吸引排毒。還可用0.25%~0.5%普魯卡因溶液在傷口周圍做環形封閉。可局部應用或口服蛇葯。特異性抗毒血清進行中和治療。傷口深、污染嚴重時,給予破傷風抗毒素。全身對症和綜合治療。毒蜘蛛咬傷可併發感染、溶血、急性腎衰竭、呼吸窘迫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者危及生命。預后與蜘蛛毒性及治療是否及時有關,大多較良好。

就診科室


● 急診科

病因


● 毒蜘蛛的毒液,含有神經性毒蛋白、細胞毒、溶血毒和透明質酸酶等,神經毒素可使運動神經中樞麻痹,引起死亡,壞死毒素有水解酶活性,引起局部組織壞死,併產生全身毒性反應。雌蜘蛛毒性大於雄蜘蛛。中毒機制未明。

癥狀


● 局部癥狀:局部咬傷處可見單個紅色咬痕,如針尖大小,輕則局部疼痛、腫脹或壞死,重者局部蒼白,觸痛劇烈,肌肉痙攣。
● 全身癥狀:被劇毒蜘蛛螫傷后多見全身癥狀,可有軟弱無力、發熱、頭痛、流淚、流涎、噁心、嘔吐、大汗、視物模糊、發音困難、雙足麻木伴刺痛感,以及腹、腿、胸、背等處肌肉痙攣,重症患者血壓先升高后降低,呈休克狀態,可有瞳孔縮小、意識不清、脈搏緩慢、呼吸困難、譫妄;嚴重者發生溶血,可致急性腎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檢查


● 體格檢查
● ● 檢查體溫是否升高以及咬傷部位皮膚等。
● 輔助檢查
● ● 血、尿常規:可出現紅細胞破壞,血小板減少,出現血尿等。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相關輔助檢查等診斷毒蜘蛛咬傷。
● 毒蜘蛛咬傷病史。
● 相關癥狀:疼痛、局部腫脹或壞死、肌肉痙攣、軟弱無力、發熱、頭痛、流淚、流涎、噁心、嘔吐、大汗、視物模糊、發音困難、雙足麻木伴刺痛感,以及腹、腿、胸、背等處肌肉痙攣,意識不清等。
● 相關體征:咬痕、局部蒼白、觸痛、血壓改變、瞳孔縮小、脈搏緩慢等。
● 輔助檢查:血、尿常規檢查異常等。

鑒別診斷


● 毒蜘蛛咬傷需要與其他動物咬傷相區別,如蠍螫傷、娛蚣咬傷等,主要依據病史及咬痕鑒別。

治療


局部處理

● 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並局部冷敷。位於四肢的傷口,抬高患肢以利迴流,可用止血帶做近心端綁紮,每隔15分鐘放鬆1分鐘。
● 傷口周圍可用糜蛋白酶、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進行環形封閉,破傷風抗毒素或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預防性治療。大多數局部反應如此處理有效。

全身處理

● 中毒癥狀重者儘可能用特殊抗毒素,必要時應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解毒。
● 出現肌肉痙攣者,可應用10%葡萄糖酸鈣緩慢靜脈推注,有血紅蛋白尿時要鹼化尿液,大量補液,利尿,防止腎衰竭。
● 抗毒蛛馬血清對嚴重中毒的患者是必要的。如果癥狀嚴重可考慮早期應用血清,藥效可持續36小時,療效顯著。抗毒蛛血清加入鹽水中15分鐘內靜脈注射,用前皮試。

危害


● 毒蜘蛛咬傷可併發感染、溶血、急性腎衰竭、呼吸窘迫綜合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者危及生命。

預后


● 大多數預后良好。黑寡婦蜘蛛咬傷癥狀在1~3天內逐漸減弱,但后遺的肌痙攣、感覺異常、激惹癥狀和無力會持續數周至數月。

預防


● 不養毒蜘蛛寵物。
● 在毒蜘蛛分佈區旅遊時注意觀察,防止咬傷。
● 檢查床鋪,床鋪離牆擺放,防止蜘蛛從房外進入。
● 去除進入室內的蜘蛛,化學殺蟲劑室內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