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節課

法國阿爾豐斯·都德創作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1873年,首版於《月曜故事》。

《最後一課》講述的是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強行割讓的一所鄉村小學在上著告別自己母語的最後一堂課,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來展現整個淪陷區的屈辱和對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

《最後一課》取材精鍊,文字簡潔,主題明確,結構緊湊,每段每句都和題目緊相呼應,沒有廢話,沒有閑文,這兩千字可說是字字有作用,並且在字裡行間蘊蓄了無限深遠的意境。

《最後一課》作為課文,被收錄進2016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中。

內容簡介


《最後一課》描寫普法戰爭后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和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題材雖小,但精心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主題開掘得很深。教師韓麥爾先生作為一個普通的老師和一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本文被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常被選為中、小學生的語文教材,中國也有譯文。
但是《最後一課》其實是都德不顧歷史事實顛倒黑白的編造之作。阿爾薩斯省在當時絕大部分居民都是說德語方言的,阿爾薩斯地區在過去長期屬於德意志地區。直到1648年,才成為法國的“非正式保護國”。直到路易十四時期,法國佔領斯特拉斯堡,這才確立了對此地的正式統治,但阿爾薩斯依舊獲得自治的獨特地位。1871年,法國戰敗后,阿爾薩斯被劃歸為德國。1918年一戰德國戰敗,該地區又劃歸法國。一直到今天,該地區絕大部分人依然說德語,很少說法語。據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一卷245頁記載——“一戰後,法國政府企圖同化該地,特別是企圖用國立學校取代當地傳統的教會學校,並禁止德文報紙出版(德語是當地75%居民使用的書面語)”。後果是:“阿爾薩斯自治運動蓬勃發展,尋求在法蘭西共和國內自治。”後來法國政府放棄了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運動才停歇。

作品目錄


最後一課
科爾內耶老闆的秘密
阿爾萊姑娘
賽甘先生的山羊
金腦人傳奇
教皇的騾子
老人
繁星
三遍小彌撒
兩家客棧
知事下鄉
小東西
科耳馬爾法官的噩夢
一局桌球
小間諜
柏林之圍

創作背景


都德經歷了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當時還被徵召入伍。普法戰爭是歐洲近代史上一次戰爭。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國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又稱拿破崙三世)為了阻止普魯士王國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並為著維持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向普魯士宣戰。但戰爭開始后,法軍累戰累敗,1870年9月在法國東部的色當決戰,法軍更是慘敗,路易·波拿巴本人也當了普魯士人的俘虜。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也是野心勃勃的傢伙,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的統一后,他進而覬覦法國的領土,同樣想稱霸歐洲大陸。乘法軍色當之敗、法國國內混亂之機,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直到包圍巴黎,普魯士士兵在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激起法國各階層人民的忿怒。這時戰爭性質已經變為普魯士對法國的侵略戰爭,法國各地人民拿起武器,抗擊普魯士侵略者,保衛祖國,巴黎的工人還於1871年3月18日起義,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可是,在第二帝國滅亡后臨時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國防政府卻向侵略者賣身求榮、與人民為敵。他們仰仗普魯士人的刺刀,血腥鎮壓了巴黎公社,同侵略者締結了喪權辱國的協定和條約。1871年5月的《法蘭克福和約》,法國答應賠款五十億法郎,並將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讓給普魯士。從此,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人民慘遭異族蹂躪,飽嘗亡國之苦,為時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回到祖國懷抱。都德目睹了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的慘狀,受到了人民愛國精神的感染,戰爭生活使他擴大了視野,獲得了新的創作源泉。出版於1873年的短篇小說集《月曜故事》是他這一時期創作的結晶,其中有一組直接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作品,或者揭露第二帝國軍隊的腐敗、諷刺軍事將領的卑劣無能,或者頌揚普通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是這個集子的第一篇。。

人物介紹


小弗郎士

普法戰爭后,小弗郎士生活、學習在法國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鎮上,他是一個頑皮淘氣的小學生,經常遲到逃學,祖國與普魯士之間的戰爭對他來說似乎很遙遠。可是老師在課堂上宣布這是最後一堂法文課,小小的心靈立刻充滿了對入侵者的憎恨和對過去荒廢時光的追悔。

韓麥爾

《最後一課》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韓麥爾先生執教40年,把一生都獻給了阿爾薩斯人民。他熱愛祖國,深信法蘭西語言是世界上最美、最清楚、最嚴謹的語言。40年來,他勤勤懇懇地為學校服務,就是在被迫離職前的最後一堂課上,還耐心地講解,“想在他走以前把自己全部的知識都傳授給我們,一下子把它們灌輸到我們的腦子裡”。

作品鑒賞


名家分析

小中見大、高度精練的範例──讀《最後一課》(柳鳴九)
一篇短短的三千字左右的故事,在文學史上一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曾給予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以強烈的感染,深深得到他們的喜愛,原因在哪裡?當我們讀到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作家都德的《最後一課》這個短篇小說時,不禁這樣提出問題。
這其中肯定有著某些東西,仍值得我們今天研究和借鑒。
當然,首先因為作品具有進步的思想內容,表現了愛國主義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容易為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所理解的。故事以1870年普法戰爭為題材。這次戰爭雖然是從普皇與法皇拿破崙第三爭奪勢力範圍引起的,但戰爭的後期,普軍入侵法國,對法國人民來說,戰爭就屬於反侵略的性質。在祖國危急的關頭,愛國主義熱潮高漲。阿爾封斯·都德也應徵入伍。在戰前,他已經是一個知名的作家,他的長篇小說《小東西》和短篇小說集《磨坊文札》很受讀者的歡迎,後者以他故鄉的五光十色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在對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方的自然景色和風土人情的散文詩般的描繪中,流露了作者深深的鄉土之戀;前者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寫他青年時任小學教師時的經歷,在親切自然的敘述中,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以及作者所特有的幽默感。現在,戰爭生活給予他新的創作源泉,人民反侵略的精神給予他強烈的感染,這使他寫出了《月曜故事集》中一組著名的愛國主義的短篇,其中有的是揭露第二帝國軍隊的腐敗,諷刺軍事將領的卑劣無能,有的是頌揚普通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在這裡,他原來局限於日常生活的視野擴大到民族的範圍,創作也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在這一組作品中,《最後一課》是最為優秀的一篇。
普法戰爭是以法國的慘敗告終的,戰後,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省被割讓給普魯士。《最後一課》就是以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表現阿爾薩斯省人民淪為異族奴隸的痛苦。這是一個重大的社會題材,一個短篇能不能容納這樣大的題材?在一個短篇里如何才能容納這樣大的題材,並把它表現得深刻動人?
這需要藝術家的匠心。
在這裡,作者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說的特點,運用了小中見大的藝術方法,他選擇了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小學校里的一堂課來表現這一痛心的歷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感情。巨大的非常的歷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的生活進程積聚起來的,但是,也並不是任何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都能表現出某個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任何一顆露珠都能反映出太陽的光彩一樣。這就需要選擇,需要集中,需要典型化,需要作者對歷史事件的本質有正確的認識,並善於選擇足以表現這一本質的日常生活場景。都德所選擇的正是集中表現了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斷:這是最後一堂法文課,以後學校里不許再教祖國的語言了,小孩從此要學異國統治者的語言了!作者的這一選擇,使得普法戰爭悲劇性的結果,通過最後的一課表現得再鮮明不過了!而小中見大又使這“小”的內容更為充實豐富,作者把社會意義巨大的主題濃縮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從而就把一個小學里的這堂課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儀式的高度,於是,這一日常生活的場景就顯出了莊嚴的非常的意義,這裡的每一個普通的細節都具有了一種動人的力量,而不是可有可無的鋪陳。
作品的主題非常鮮明,作者要表現的就是民族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的控訴,但對這一主題的表現卻選用了一個巧妙的角度。作者並沒有從嚴肅的民族感情寫起,最後一課莊嚴而令人心碎的情景卻是通過一個頑童的感受寫出來的,他完全從一個兒童的精神世界出發,寫出小主人公如何怕考問、如何想逃學的懵懂無知的狀態,也正是在這種狀態中,最後的一課給予他精神極大的震動,並由此而開始覺醒,對祖國的語言依依不捨,對自己過去沒有好好學習深為悔恨,對淪為奴隸的民族保住祖國語言的重要性有了認識,小主人公帶有稚氣的敘述中所流露出來的喪失祖國的沉重的悲痛,對讀者更有至深的感動。同樣,作者在作品里也並沒有對外國佔領者進行直接的譴責,只是在少數幾個地方寫到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以後不許再學法文的命令,他讓自己的傾向“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恩格斯:1885年11月26日致敏娜·考茨基的信),他通過對小學師生和村裡老百姓的悲傷和痛苦的具體描寫,使自己對侵略者的揭露和譴責更為深刻有力。
小說的人物形象不止一個,是用白描的手法勾畫出來的,雖然著墨不多,但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作者不是對他們進行鋪開的全面的描寫,而是選擇了他們在最後一課這動人的一刻的反應,突出了他們的精神狀態,表現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作者也沒有把這些人物描寫得完美無缺,盡善盡美,而是把他們表現得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樣,如韓麥爾先生,他對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有不夠盡責的地方,但是,面臨著民族命運這樣嚴肅的問題的時候,他們身上都激發起某種崇高的情操,這就使他們成為動人的正面藝術形象。都德是一個筆端飽含感情的作家,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普通人為描寫對象,他總是以一種柔和的、略帶幽默的眼光觀察他們,並且以同情的態度加以描寫,因而他的人物描繪能給讀者以親切之感,《最後一課》也具有這一特色。
《最後一課》作為短篇小說,是高度精練的範例,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現了重大的主題和題材,描寫出生動的人物形象,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風格和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的。這裡凝結著作者的藝術勞動的可貴經驗,對我們仍有啟發和借鑒作用,這就是我們今天再一次談起它來的原因。
《最後一課》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許汝讓)
在《語文學習》1995年第1期上,張大文的文章《何必換一種讀法》不同意鄧春江《何不換一種讀法》一文的觀點,即不同意小說的主人公是一組群像之說。張大文指出:“韓麥爾先生正是一位捍衛祖國領土堅持到最後一天的英勇戰士,小說的主人公非他莫屬。”我不敢苟同這一觀點,也不敢苟同文章中的一個論據:“既然他是一個受教育者,思想起點要比老師低得多,他怎麼會是主人公呢?或者說,他怎麼能擠到主人公群像中去呢?”看來,以覺悟的高低來衡量是否為小說的主人公是張大文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文章中附帶論及的誰是《七根火柴》的主人公時,也有類似的一句話:“其實,思想境界無名戰士高得多。”我想,思想覺悟的高低恐怕不能作為判斷誰是小說的主要人物的參照係數吧?不然的話,阿Q、祥林嫂、別里科夫等人物都要被逐出主人公的行列了。
看來,衡量是否為小說的主人公還得有一個正確的說法,我認為《辭海》上定的標準可以參照:(主人公)是“文藝作品中集中刻畫的主要人物,是矛盾衝突的主體”。一個“矛盾衝突的主體”,一個“集中刻畫的主要人物”,使標準明晰化了。如果再適當引申一下,故事的情節和人物應該圍繞著主要人物而展開。用這三條標準衡量一下,我覺得《最後一課》的主人公應該是小弗郎士,而非韓麥爾先生了。
先說“矛盾衝突的主體”。《最後一課》矛盾的焦點應該是征服與反征服的矛盾,即普魯士人要用強令改變民族語言的方法來永遠征服法蘭西民族,不但要在領土上佔領法國,而且是通過消滅法國文化來永遠地征服法蘭西民族的心。而法國人民,尤其是法國的孩子,“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就永遠不會被征服。但可悲的是,孩子們(以小弗郎士為代表)以前由於不重視學習並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大人們(以郝叟老頭為代表)以前由於只知道讓孩子們去幹活掙錢,不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在客觀上也造成了今天的局面。時間只有一天了,明天學校就要改教德語了,矛盾就這樣尖銳地擺在了人們面前。《最後一課》之所以能攝人心魄,就在於小弗郎士在種種外因(如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最後一課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的顫抖的聲音,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聲)和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願受奴役的決心)的作用下,終於完成了由厭學到認真學習、由討厭法語的分詞到熱愛自己的民族語言的轉變。因此,當韓麥爾先生用盡全身力量寫下“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時,這兩個字就不僅是寫在黑板上,也是寫在小弗郎士心中了。連頑童也知道愛國,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已被交到下一代的手中,這樣的民族會滅亡嗎?矛盾終於解決了,小弗郎士是矛盾衝突中的主體人物,當然是小說的主人公了,這是從總體到局部(主題到人物)的認識。
再說小說中“集中刻畫的人物”。粗粗看來,小說用了許多篇幅描寫韓麥爾先生的語言、表情、動作、服飾,似乎他應為主要人物。但你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對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正是要揭示小弗郎士心理活動過程的,對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是作為小弗郎士思想發展和成熟的一種映襯。小弗郎士由於貪玩而逃學,他挨過老師的罵,挨過老師的“大戒尺”,他對老師心中有個“怕”字,他甚至覺得看普魯士士兵操練更“有趣”。在“最後一課”這特殊的氛圍中,他開始醒悟了,他感到“萬分難過”。老師並沒有因為他的遲到而責罰他,反而進行自責,並且耐心地講解,“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裡去”。這時小弗郎士覺得法語“挺容易”學,他“捨不得”跟法語課本分手了,他開始愛國家、恨敵人了。對從屋頂上傳來的鴿子的咕咕聲,他心裡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當看到韓麥爾先生那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地瞪著一切的眼神時,聯想到老師四十年來為祖國忠誠服務,小弗郎士動情了,他心中愛國的火種被點燃了,他覺得老師從來沒有這麼“高大”。從怕老師到愛老師,從貪玩無知到恨敵人,從沒有民族意識到心中植下愛國的根,小說正是通過對韓麥爾先生的人物描寫從側面細緻地表現小弗郎士的覺醒過程,表現了悲壯的愛國的主題,所以,小說中真正“集中刻畫的人物”還是小弗郎士,這是從部分到整體(人物到主題)的認識。
情節應該圍繞著主要人物展開。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圍繞著主要人物展開情節時,各部分之間應該有一種內在的十分緊密的聯繫。小說的情節是有這種因果聯繫的:小弗郎士貪玩厭學是因,在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權利即將被剝奪時感到痛悔是果;老師全身心地誘導和耐心地教是因,小弗郎士終於愛學習了,開始有了民族的意識是果;一個民族在被異族奴役、同化時所有的人都感到萬分痛苦、並且作出最有效的反抗是因,在這樣的時刻孩子們終於醒悟、牢記民族的根是果。
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如以韓麥爾先生為主人公來分析一下小說。我認為這種分析難以成立。它有兩個問題難以解決:其一,既然中心人物是“矛盾衝突的主體”,其他人物就應該圍繞他而展開,如郝叟老頭的思想變化難以與主人公發生聯繫,鐵匠華希特遊離於情節之外,更成了多餘的人物了。其二,韓麥爾先生不處於“矛盾衝突的主體”地位上,因為在亡國滅種慘禍面前,矛盾的解決不在於韓麥爾先生噴發滿腔的愛國熱忱,而在於在下一代心中植上民族的根,處在矛盾的焦點上和掌握解決矛盾關鍵的只能是小弗郎士,而非韓麥爾先生。再說對解決這一矛盾韓麥爾先生雖然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但他還不是使小弗郎士產生思想轉變的全部動因,應該說是韓麥爾老師、郝叟老頭和普魯士人(他們的野蠻奴役政策)三位一體的力量構成小弗郎士思想轉變的外因。這是從否定另一種說法的角度對小說主人公的探求。
《最後一課》分析(劉憲章)
《最後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小說的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那天早晨上學”到“趕到韓麥爾先生的小院子里”。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學的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作者以簡潔的筆觸,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徵,同時為情節的發展作了巧妙的鋪墊。
小說先寫弗郎士上學晚了,加之沒有複習好功課,害怕挨老師的“訓斥”,因而閃過想逃學的念頭。這一獨白式的心理描寫,生動地刻畫了弗郎士的稚氣、貪玩,是個不愛學習的學生。而後寫了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聽到林邊鳥語,看到普魯士軍隊在操練,而他認為“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沒有為之所動,而是“急忙向學校跑去”。這裡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強調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終於戰勝了想逃學的念頭。
接著作者描寫了弗郎士經過村政府時的心理活動,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側面,即對敵人的恨。當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時,就立即想到:“最近兩年來,我們的一切壞消息都是從那裡傳出來的”;同時,想到“又出了什麼事啦”?說明這個看來稚氣的孩子的內心是愛憎分明的,統治者的罪惡行徑他是牢記在心的。鐵匠的話,他以為是和他開玩笑,諷刺他,所以他氣急敗壞地跑進了韓麥爾的院子。這說明他是有很強的自尊心的。鐵匠的話也給讀者造成懸念,為什麼說“用不著那麼快呀,孩子,你反正是來得及趕到學校的”!吸引讀者追讀下文。
這部分,在直接描寫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地表現了韓麥爾老師的嚴厲,這對下文寫老師態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獨運匠心,安排了人們看布告牌的細節,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對刻畫性格、情節發展,有一舉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從“平常日子”到“我將永遠記住這最後的一課”。是小說的中心部分,主要寫弗郎士和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中表現的愛國熱情。按情節發展,又可以把這部分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平常日子”到“書上橫放著他那副大眼鏡”。寫弗郎士跑到學校以後發現的種種不平常現象,渲染出一種嚴肅、悲憤的氣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極端肅靜代替了往日的“喧鬧”,他走進教室,平日嚴厲的韓麥爾老師和藹地說在等待他來上課,當弗郎士“稍微平靜”之後,注意到韓麥爾老師今天卻穿著只有“督學來校視察”或是“發獎的日子”時才穿的服飾;最使他“吃驚”的是課室里坐著許多本村的人,他們“個個看來都很憂愁”。這一切通過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細的觀察,一步緊一步地烘託了“最後一課”的嚴肅、莊嚴、悲憤的氛圍。
再一層,從“我看見這些情形”到“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在這一層里,正面揭示了“最後一課”的嚴肅意義,點明了主題。正當弗郎士對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時候,韓麥爾老師說道:“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今天是你們最後一堂法語課,我希望你們多多用心學習。”韓麥爾的話,點明了“最後一課”的含義。普魯士統治者禁止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妄圖用這種陰險、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國人民。韓麥爾老師在這種情況下,連連強調這一課無論是對老師對學生說來都是“最後一課”。這樣,“最後一課”本身就是抗議侵略者奴役法國人民的愛國舉動。在悲劇命運的打擊下,弗郎士埋藏在心靈深處的愛國情、亡國恨一齊迸發出來。這是“我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這句話,作者讓它獨立成段,是為了突出韓麥爾老師的話,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鳴和反響。聽了老師的話,弗郎士的感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表現在他對這“最後一課”的珍惜,為“再也不能學法語”而無限惋惜,為過去“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對於感到“討厭”的書和嚴厲的韓麥爾老師在感情上也變了:書,“像是我的老友”;老師“責罰”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剛才還迷惑不解的現象,豁然明白了:韓麥爾老師穿上節日盛裝,村裡的老人到學校里來,是為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是為了上這“最後一課”。這一段心理活動,表明了老師真摯深切的愛國熱情,也通過弗郎士對老師的憐憫、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靈上愛國意識正在成長。
最後一層,從“我正想著這些的時候”到“我真永遠忘不了”。這一層,寫韓麥爾老師和學生在愛國主義精神鼓舞下,在“最後一課”中認真教學的感人情景。
德國侵略者強行剝奪阿爾薩斯、洛林人民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和自由,激起了韓麥爾老師、弗郎士和全體學生、村裡的老人們的悲憤和愛國熱情。他們把法語和祖國視為同義語,愛法語就是熱愛法蘭西祖國。因此,他們對統治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都凝聚在這“最後一課”中。
弗郎士珍視這最後一堂法語課,並且把學好自己祖國的語言作為熱愛祖國的神聖職責,因而產生了高度的學習熱情。所以,當韓麥爾老師讓他背書時,心裡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那條出名難學的分詞用法從頭到尾說出來”。當他一句話也拼不出時,心裡想的不再是害怕挨老師的“訓斥”,而是“心裡挺難受,頭也不敢抬起來”。他有了羞恥感。弗郎士在學習文法時,他自信“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過去一個字也記不住的文法,現在覺得很容易懂。這使他自己都感到“奇怪”。當他聽到學校屋頂上鴿子咕咕的叫聲時,他想到“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聯想,表現出弗郎士對敵人禁教法語的卑劣行徑的輕蔑和對祖國語言的深厚感情。
韓麥爾老師對祖國的深情和盡職精神,在“最後一課”中是極其感人的。這個平時嚴厲的老師,當弗郎士背誦不出分詞規則時,他不再“訓斥”他,而是沉痛地總結以往的教訓:“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時指出自己也有應該“自責”之處。總結過去的目的,在於讓學生珍視這“最後一課”。他針對侵略者禁教法語的陰謀,讚美法語的優點,強調掌握法語的重要意義: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段話,寓意深刻,語重心長,以此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法語,用它作為武器,為法蘭西祖國的自由統一而鬥爭。韓麥爾老師的高度責任感,使弗郎士感到他“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感到他“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裡去”。韓麥爾老師為了學生們上好習字課,還別出心裁地在字帖上用圓體字寫:“法蘭西”,“阿爾薩斯”,象徵著阿爾薩斯和法蘭西祖國永遠在一起。使弗郎士感到“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韓麥爾老師忍受著離開服務了四十年的本鄉的痛苦,認真地教好“最後一課”。
小說的最後一部分,從“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到小說結尾。寫韓麥爾老師在“最後一課”結束時的悲壯和不屈精神。
正當每個人的熾烈的愛國熱情都凝聚在“最後一課”中,而這感人的情景又激動著每個人的心的時候,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軍隊收操的號聲,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後一課”的結束。韓麥爾老師此刻的悲憤和哀痛難以形容,他“臉色慘白”,到嘴邊上的話,卻哽住了,說不出來。於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這振奮人心而又含義深刻的兩個大字。這幾個光彩奪目的大字表達了韓麥爾老師的心聲,也是法國人民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現。這樣收尾,使小說的主題深化,同時收到意境深遠的藝術效果,給讀者以豐富想像的餘地。
《最後一課》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傑作,不僅由於它在內容上表現了愛國主義思想,還在於它具有卓越的藝術特色。
藝術結構的簡樸和緊湊。《最後一課》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以弗郎士作結構的中心線索,通過主人公在“最後一課”中的見聞和感受,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動地展示出來。小說從弗郎士走出家門、跑向學校,到“最後一課”結束,情節的發展層次清晰、緊湊、井然有序。作者把普魯士侵略者頒布禁教法語令,作為情節發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異族統治者強行施教德語,表明它對阿爾薩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這就更加激發了弗郎士、韓麥爾老師以及郝叟老人的愛國熱情,他們崇高感人的形象躍然紙上。愛國主義的主題,也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最後一課”的結束,情節發展到高潮,並急轉為尾聲,小說的主題進一步升華。結尾表明:“最後一課”結束了,然而它已經播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法蘭西一定會重獲解放。
出色的心理描寫。這篇小說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了多種方式描寫了人物心理,從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題。
小說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與心理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把弗郎士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融為一體。這樣使弗郎士所見到的景物、人物等都籠罩上一層感情色彩,它和那極其簡潔的直接對心理活動的刻畫相配合,協調一致地反映出弗郎士的心理狀態。如:“天氣那麼暖和,那麼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這些景象,比分詞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還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這樣就把景物描寫與直接寫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生動地表現了作為小學生的弗郎士那種因怕遲到而急於到學校去,而又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戀,又不敢再停下來觀賞、玩耍的複雜心情。有許多地方作者是把心理描寫和人物行動結合在一起的,如弗郎士進教室:“我只好推開門,當著大家的面走進靜悄悄的教室。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臉多麼紅,心多麼慌!”這樣的例子很多,從這些例子看出作者是多麼自然、多麼貼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動結合在一起進行刻畫的。
總之,這篇小說描寫心理活動的段落很多,作者靈活地運用了多種心理刻畫的方法。但無論用什麼方法描寫心理活動,都準確地把握住了弗郎士的年齡特徵和性格特徵,非常真實,非常生動。
“烘托”和“重複”的手法的巧妙運用。作者為了突出主題和人物性格,獨具匠心地運用“烘托”和“重複”的手法。為了突出愛國主義的主題,作者著意用烘托手法描繪了“最後一課”的莊嚴、悲壯的氣氛。通過弗郎士在上學的路上和到學校以後的見聞,層層深入地描寫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這些不平常的情況,就為愛國主義的主題,烘託了莊嚴、悲憤的氣氛,突出了主題。同時為刻畫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鋪陳。作者還多次重複“最後一課”,每次出現這句話,用意不同,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這句話,像珍珠一樣貫穿全篇連成一線,光芒四射,從而加深了主題,同時,對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11節~23節的中心
是寫韓麥爾先生以自己對祖國無限的熱愛的心情上好最後一課,以及小弗朗士激發了愛國熱情,從一個天真。貪玩的孩子轉變為一個懂事的學生,用心上好最後一課。

文學賞析

主題思想
《最後一課》雖以普法戰爭為題材,卻不正面描寫戰爭,而是運用以小見大的藝術方法,選擇了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小學里的一堂課,來表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雖說巨大的非常的歷史事件都是由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來的,但這並不是說任何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都能表現出某個巨大的事件,正如不是每一朵花開都代表春天到來一樣。都德所選擇的正是集中表現了這一巨大事件的生活片斷: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以後學校里不許再教祖國的語言了,學生們從此要學異國統治者的語言了!作者把意義巨大的主題濃縮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從而把一堂小學法語課提高到向祖國告別的儀式的高度,這就使得普法戰爭悲劇性的結果表現得異常鮮明,從而使得作品的主旨——普通人民的愛國情感和反抗侵略的意志不斷地被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讀者所理解所頌揚。
一旦日常生活的場景有了莊嚴的非常的意義,就會使每一個普通的細節都具有一種動人的力量。作者所要表現的嚴肅的民族感情是從一個孩童的精神世界出發,完成了他想著如何逃學到後悔沒有好好學習自已民族:語言的情感的轉變。普魯士人在佔領阿爾薩斯和洛林后,推行德語教育,禁止在這兩地教法語。然而可悲的是,孩子們以前由於不重視學習並未掌握好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大人們以前只知道讓孩子們去幹活掙錢,不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現在時間只有一天了,明天學校就要改教德語了,矛盾就這樣尖銳地擺在了人們面前。面對這無力扭轉乾坤的一堂課,法蘭西人民該如何去面對,這就是這篇小說最攝人心魄的地方。在強烈的愛國心的驅使下,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力氣教完了最後一課,奧塞老頭也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出顫抖的聲音,教室里每個人都恨不得一口氣學完所有的法蘭西語言。最後當韓麥爾先生用盡全身力量寫下“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法文)時,這兩個字就不僅僅是寫在黑板上,而是刻在了每一個法國人的心中。作者在無聲地吶喊:法國人民,尤其是法國的孩子,只要牢牢記住你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就永遠不會被征服。不論異族的統治多麼嚴酷,這個民族的人民怎樣被分離,民族的精神文化隨時可以把他們團結到一起來。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
藝術特色
行文結構
《最後一課》的結構十分緊湊,作家是從縱橫兩個方面來組織安排情節的。從縱向看,作品以一個孩子上學的小事把一個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機地組織起來。小弗郎士的行蹤,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結果。從橫向看,教室是一個串起故事各條人物線索的總樞紐。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小鎮上的居民們,都在同一時間匯聚到了同一個地點,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就在一間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現了出來。作者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以小弗郎士作為結構的中心線索,從他走出家門、跑向學校,到“最後一課”結束,情節的發展層次清晰、緊湊、井然有序,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也自然而生動地展示出來。作者把普魯士侵略者頒布禁教法語令作為情節發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況下,描寫了小弗郎士、韓麥爾老師以及奧塞老人的愛國熱情和他們的感人形象。愛國主義的主題,也隨著情節的發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地流露出來。隨著最後一課的結束,情節也發展到了高潮,並急轉到了尾聲,小說的主題進一步升華,每一個讀者的心中也升起了激情——這樣的 民族是不會滅亡的。
敘述角度
《最後一課》採取第一人稱寫法,用天真的兒童口吻來敘述事件的經過,通過小弗郎士的心靈來感知周圍發生的一切。本來,“少年不識愁滋味”,儘管戰火早已燃燒在法蘭西的國土上,但天真的小弗郎士卻仍然是無憂無慮的,因為他還沒有切身感受到戰爭帶給祖國的災難。而現在,戰爭的惡果終於成為擺在他眼前的可怕的事實:他再也不能學習祖國的語言了。直到這時,他才猛然感覺到與祖國的語言分離是何等的悲哀,而這悲哀又是和亡國之痛揉合在一起、並通過韓麥爾先生等人的脈搏傳導給他的。不言而喻,作者正是通過這一幼小心靈的感受,極其鮮明地表現了祖國所蒙受的災難以及處於災難之際的法國人民的憂憤。同時,採取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讀來也使人感到親切。
人物刻畫
《最後一課》在刻畫人物上出色地運用了心理描寫。作者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與心理活動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來表現人物的整體形象寥寥幾筆就使得人物躍然紙上。最典型的就是對小弗郎士的描寫,把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融為一體。如作品開頭描寫小弗郎士的心理“天氣是那麼暖和,那麼晴朗!”“還有鋸木場後面,里佩爾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進行操練,這一切都比分詞規則更吸引我,但是我有力量控制住自己,迅速朝學校跑去。”這樣就把景物描寫與直接的心理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生動地表現了小弗郎士那種因怕遲到而急於到學校去,卻被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戀又不敢停下來觀賞玩耍的複雜心情。此外,作者描寫人物,就像在口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並沒有把人物描寫得完美無缺盡善盡美。如韓麥爾先生,他對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不夠盡責的地方,但是在民族命運面前,他身上卻能激發起某種崇高的情操。也正因為如此,作者才能在少許幾筆白描中勾勒出人性的複雜與多面,在短短的篇幅中表現出不同人物的典型形象。
語言特色
《最後一課》的語言也是一個很大的亮點,是高度精練的典範。作為短篇小說,它以短小的篇幅表現了重大的主題和題材,描寫出了生動的人物形象,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以平易的風格和樸素的語言表現出來的。如作者多次重複“最後一課”,每次出現這句話,用意都有不同,而意義卻一次比一次深刻。又如作品並沒有像當時一般的戰爭題材小說一樣對外國侵略者進行直接的譴責,只是在少數幾個地方寫到普魯士軍隊的操練和以後不許再學法文的命令。言語雖少卻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處處透露著戰爭的痕迹,這種沉默的無言的控訴使得對侵略者的揭露和譴責更為深刻有力。反之,他通過對小學師生和村裡老百姓的悲傷和痛苦的具體描寫,無盡地擴大了愛國主題。作者憑著得天獨厚的敏感氣質,通過精心的剪裁,記敘詳略得當,並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加入了真摯感人的愛國熱情,以情動人,使主題開掘得很深,讀者彷彿聽得見都德一顆赤誠的愛國心在怦怦跳動。

作品影響


《最後一課》是阿爾豐斯·都德流傳很廣的一部短篇小說,曾被譯成各種文字,選入許多國家的語文課本,為億萬個不同國籍的青年讀者所傳誦。

作品評價


原復旦大學教授蔣孔陽《讀〈最後一課〉》:《最後一課》的好處,不僅在於它所表現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感情,是深刻的、真摯的、動人的,而且也在於它的藝術結構和描寫,是成功的、生動的。這篇作品的結構,可說是非常簡樸而又緊湊的。作者沒有任何多餘的話,也沒有任何空洞的議論,他只是用第一人稱的手法,通過小弗郎士親身的見聞和感受,來把作品中的情節和人物的性格,像生活本身一樣自然但是極其生動地展開了出來。我們一打開書,我們看到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他把一切看得那麼天真,甚至戰爭都沒有驚動他。像這樣的孩子,應當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忽然他卻面臨了亡國的悲痛!這該是多麼殘酷的事!作者就按照生活本身的鐵的邏輯,以小弗郎士作為結構的中心,強烈地突出了愛國主義這一個主題思想。
浙江師範大學教授韋葦《世界兒童文學史》:作者用諧趣、樸素、恬淡的語言描寫了一所小學師生的最後一堂法文課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情狀和心情,集中典型地表現了法蘭西人民失去祖國的無限沉痛的感情和在異國統治下的精神痛苦。而這悲慘的事件又是通過一個無知頑童還帶稚氣的語言敘述出來的,這最後一課甚至也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劇烈的震動,並由懵懂而覺醒,這就更加強了小說撼人心魄的力量,同時讀來又覺得非常親切。

作者簡介


阿爾豐斯·都德(1840—1897年),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生於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曾在小學里任監學。17歲到巴黎.開始文藝創作。1866年以短篇小說集《磨坊書簡》成名.作者以故鄉普羅旺斯的生活為題材,流露了深深的鄉土之戀。之後,又發衷了自傳性小說《小東西》。1870年普法戰爭時.他應徵入伍. 後來曾以戰爭生活為題材創作了不少愛國主義的短篇。他一生共寫了13部長篇小說、1個劇本和4個短篇小說集。長篇中較著名的除《小東西》外,還有諷刺資產 階級庸人的《達拉斯貢的戴達倫》和揭露資產階級生活的《小弟弗羅蒙與長兄黎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