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正甫的結果 展開

張正甫

唐朝吏部尚書

張正甫(751-834年),字踐方,鄧州南陽(今南陽市宛城區)人。唐朝大臣,官至吏部尚書。

貞元二年(786),狀元及第。從樊澤為襄陽從事,轉監察御史,出為郴州司馬。

唐憲宗元和八年(813),以蘇州刺史遷湖南觀察使,后歷任同州刺史、河南尹、華州刺史、左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事、工部尚書。任河南尹時,曾有朝臣推舉一人為河南科試解元,遭其拒絕。張正甫力主選人公正,任人唯才。歷任殿中侍御史、戶部郎中、河南尹,由尚書右丞為同州刺史。仁而端亮,蒞官清強。入拜左散騎常侍,歷任工、兵二部尚書,兼太子詹事,以吏部尚書致仕。太和八年(834年)卒,年八十三,贈太師。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丙寅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及第二十七人。考官:禮部侍郎鮑防、國子祭酒包佶。登第后,從樊澤為襄陽從事,累轉監察御史。因不附權要於頔,貶為郴州長史。後由邕府征拜殿中侍御史,遷任戶部郎中,改任河南尹。在任上,有朝臣推舉一人為河南科試解元,遭其拒絕。力主選人公正,任人唯才。後由同州刺史入朝,拜左散騎常侍、工部尚書。大和五年(831年)任檢校兵部尚書、太子詹事。大和六年,以吏部尚書之職告老辭官,賦閑在家。太和八年九月卒,年八十三,累贈太師。
張正甫仁而端亮,蒞官清強。居外任,所至稱理。以仁愛待人,拒交不義之徒,為官清正,行事強悍,不為名利所動。

家族成員


家族累世為官。曾祖張大禮,坊州刺史。祖父張紹貞,尚書右丞。父親張泚,蘇州司馬。
兄長張式,大曆七年(772)壬子科狀元。兒子張毅夫亦登進士第,官至戶部侍郎、弘文館學士判院事。孫子張禕登第后入仕,官至吏部尚書,皆為一時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