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明志

漢語成語

淡泊明志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àn bó míng zhì,出自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意思是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多用於褒義。

基本信息


【成語】:淡泊明志
【拼音】:dàn bó míng zhì
【簡拼】:dbmz
【解釋】: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示例】:至於寬閑之野,寂寞之濱,每自寓其天懷之樂,而~,寧靜致遠,未嘗不處處流露。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近義詞】:平平淡淡
【反義詞】:爭權奪利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不追求名利

典故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原文是講論處世和學習須遵循的原則,后因以“淡泊明志”形容清心寡欲,志向高遠。
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三:“至於寬閑之野,寂寞之濱,每自寓其天懷之樂,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未嘗不處處流露。”
淡泊明志
淡泊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