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

實力派國畫家

徠秦朗,實力派國畫家,一九七零年生於桂林,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原桂林美術陶瓷廠工藝美術設計師,現為中國國際書畫院副院長,廣西海外藝術家聯誼會 常務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國畫研究會會員,名人中國書畫院畫家,園圓堂特聘畫師,墨趣齋齋主。

個人履歷


秦朗[實力派國畫家]
秦朗[實力派國畫家]
秦朗先生長期從事工藝美術設計及國畫(人物、山水、花鳥)創作,作品風格獨特,筆墨清秀素雅,蒼潤欲滴。秦朗先生曾在新加坡百盛與馬來西亞賓城華僑商會舉辦個人畫展,畫作還收錄在《中國當代青年實力派畫家名錄》、《中國書畫名人錄》中。在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中,其作品得到眾多中外友人的青睞和收藏,還數次被日本,台灣,香港,歐洲多國及東南亞收藏家購買收藏。

人物專訪


徠連環畫承載的童年
如秦朗先生所言,他從未正式拜師學藝,若是非得追根溯源,那就是他童年時期所看的小人書、連環畫。“小的時候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連環畫,所以就會不自覺地用鉛筆在描摹連環畫上的內容。”而他也笑言:“我課本里到處都是同學和老師的畫像。”正是秦朗先生這份對連環畫近乎偏執的喜歡,埋下了他後來以繪畫為生的微妙伏筆。
舉步維艱的作畫謀生之路
相對於求學,秦朗還是更專註於繪畫,於是短暫的求學生涯結束后,十六歲的秦朗為生計進入廣西桂林工業美術陶瓷廠做技術工。對當時的他而言,在瓷胎上作畫與在課本上作畫並無二致,所以這樣舉足輕重的人生轉軌對他並沒有實質性的衝擊。憑藉過人的天賦和在校期間的努力練習,彼時的秦朗早已掌握了一手過硬的繪畫技術。不久,他在繪畫上的天賦便得到了賞識,半年後,他升為廠里的設計師兼美工,是廠里最年輕的設計師。
然而秦朗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十九歲時我就從廠里出來了,太累了,決定把自己的作品推銷出去。”這一重要決定直接影響了他的人生軌跡,而自此之後,他的繪畫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的時候,秦朗拿著自己的畫作奔波於各個畫廊,希望自己的畫能被老闆看中。許是如他本人所言,其所創作的並非曲高和寡的畫作,而是雅俗共賞的作品,於是,其畫作的銷路被慢慢打開,老闆也願意收他的畫作,也有人點名要秦朗的畫作,因為喜歡。期間,也不乏艱難的時刻,“一開始經歷太坎坷,到處求人買畫,碰上淡季畫賣不出去時,只有餓肚子了”,一臉平靜的秦朗並沒有太過刻意地強調那段時間的慘淡,自始至終保持著一貫的平靜與溫和。當畫作賣不出去的時候,也會求著別人買自己的畫作。實在賣不出畫,就只好吃“媽媽飯”了。
只是,不管有怎樣的境遇,他始終沒有想過改行做別的,或者找份更好賺錢的工作。“再賣不動也要畫,因為我喜歡,其它我也做不動,我不是商人,沒有經商頭腦做別的生意,我只適合畫畫。”因著這一份執著的喜歡,自認為沒有經商頭腦的他一直專職繪畫,堅持獨立創作且不斷鑽營繪畫藝術。
從廠里出來后,秦朗主要是創作山水畫,而1994年的千島湖事件使得其畫作銷路受到了影響。1994-1995年這段時間對他而言十分辛苦,一幅畫都賣不出去,賺不到錢。“吃媽媽飯”的他趁此機會抓緊時間練習人物畫,隨後的十幾年,他在練習人物畫的同時,也在積極拓展自己畫作的銷路。如今,他又開始創作花鳥畫。於是,秦朗先生也這樣總結自己繪畫的歷程:十年山水、十年人物、十年花鳥。由此,國畫的三大題材:山水、人物、花鳥,秦朗先生都能盡情揮灑。
而今,秦朗先生的畫作得到不少中外友人的喜愛,還多次被港台、日本、歐洲以及東南亞其他地方的收藏家購買收藏。

作品代表


秦朗部分作品集
秦朗部分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