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鄴
羅鄴
羅鄴 (825—?),字不詳,餘杭人,有“詩虎”之稱。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羅鄴 luó yè
(825—?),字不詳,餘杭人,有“詩虎”之稱。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父為鹽鐵吏,家貲鉅萬。子二人俱有文學名,羅鄴尤長律詩,才智傑出,筆端超絕,氣概非凡。以七言詩見長。在咸通、乾符年間(860—879),時宗人羅隱、羅虯俱以聲格著稱,遂齊名,號“江東三羅”。其詩寫身世之感,頗有理趣,如《僕射陂晚望》中有“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惟覺到秋忙”之句,頗受宋人稱許。間用俚語入詩,曉暢明白。明代有人將羅鄴置於“三羅”之首,輯有《羅鄴詩集》一卷,《全唐詩》卷六五四收其詩。羅鄴在唐咸通中,屢下第,有《下第》句云:“故鄉依舊空歸去,帝里如同不到來”。江西觀察使崔安潛侍郎廉平時就很仰慕羅鄴詩作,問江西,時羅鄴適漂泊湘、浦間,欲用之,為幕吏所阻。既而俯就督郵,不得志,踉蹌北征,赴職單於牙帳。在光啟末年至大順間(888—891),羅鄴以垂老之身,踉嚙北行,往帳前任職。生活在萬里沙漠中,舉目無親,舉事無成,前途無望,鬱鬱而終。羅鄴去家愈遠,萬里風沙,滿目誰親,鬱鬱而終。光化中(898—901),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羅鄴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早發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創作背景編輯
羅鄴 (825—?),字不詳,餘杭人,有“詩虎”之稱。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後在世。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作品譯文編輯燈光微弱,近乎熄滅,酒醒了,自己背著孤劍準備離開。惆悵的看著漫天飛舞的白雪,聽著農家裡的雞鳴,獨自一人朝著與返鄉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晨霜猶在,草呈白色,光線尚暗,道路還看不分明;時間較早,氣溫低,渾濁的河流也因天寒而早已被凍住了,沒有聲響。這段路程本就非常遙遠,更何況是驅逐我這樣的老頭子客居邊塞呢?
詩歌鑒賞編輯
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表現“早發”之“早”。
詩歌分析:編輯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解析】本題屬於詩詞鑒賞中的“一字領全詩”的 題型,這類題目解答時,要先總述詩中是“如何體 現”的,也就是關鍵方法,然後結合詩句逐一分析 即可。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 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答案】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首 聯“燈殘”表明天尚未明,但詩人已經攜劍登程;頷聯“雞唱”表明天剛黎明時分,“獨”表明由於 時間尚早,學科,網路上還沒有行人;頸聯“白 草”“微有路”寫出晨霜猶在,草呈白色,光線尚 暗,道路還看不分明;時間較早,氣溫低,“濁河”也因天寒而“凍無聲”。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語言中的“鍊字”,這類題目答題時既要指出該字含義、所用手法,還 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詩中的表達效果及作用。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 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答案】“背”是背著,也就是方向相反。詩人獨自 一人朝著與返鄉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鄉的 雁反襯出客居邊塞的詩人孤獨寂寞的飄泊之感和濃 重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