宀,讀音mián。宀在現代漢語已經不用,但是一個重要意符,作為部首時常稱之為“寶蓋”或“寶蓋頭”。

由“宀”構成的字可分為四類:⒈指稱房屋的,如:家、室、宅、宮;⒉與房屋有關的形容詞,如:寬、寒、宏、寂;⒊與房屋有關的動詞,如:寄、寓。⒋與房屋關聯的其他詞:客、實、富、寧、安。

基本釋義


● 宀 mián ㄇㄧㄢˊ
1. 深屋。
2. 覆蓋。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屬皆從宀。
〖交覆罙(深)屋也〗
古者屋四注,東西與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為深屋。自部臱下曰:宀宀,不見也。是則宀宀謂深也。
〖象形〗
象兩下之形,亦象四注之形。武延切,古音當在十二部。

康熙字典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音綿。《說文》交覆深屋也。《田藝衡曰》古者穴居野處,未有宮室,先有宀,而後有穴。宀,當象上阜高凸,其下有可藏身之形,故穴字從此。室家宮寧之制,皆因之。

字源解說


演變圖
演變圖
宀是象形字。形狀像尖頂房屋的側視。甲骨文中表示房頂的筆畫與表示牆的筆畫分離,後來為方便書寫,把 二者連為一體。本意就是房屋,引申為覆蓋。

字意


(1)〈文言義〉〖名〗房屋
(2)〈文言義〉〖動〗覆蓋
(3)〈文言義〉〖名〗指狀如屋頂的篷蓋設施

音韻參考


廣韻

mien [ miɛn˧ ]‖[ men ]
武延切,平仙明 ‖宀聲元2部
目次:下平二仙
註解:深屋。
推導現代漢語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
mián武延仙A開仙A平聲三等開口仙A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
men
(音韻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