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熱側孢霉

嗜熱側孢霉

嗜熱側孢霉拉(丁名:Sporotrichum thermophile)為叢梗孢目、叢梗孢科、嗜熱側孢霉屬嗜熱絲狀真菌。具有分解纖維素的特性,常被人們稱為生理活性物質,能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使作物獲得高額產量和優良品質。

主要信息


名稱:嗜熱側孢霉
屬名:Sporotrichum
種名:thermophile
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
取去皮的馬鈴薯200g,切成小塊,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鐘濾去馬鈴薯塊,將濾液補足至1000毫升,加葡萄糖20g,瓊脂15g,溶化後分裝,15磅滅菌30分鐘。
培養溫度:45℃
嗜熱側孢霉(Sporotrichum thermophile)是一種嗜熱絲狀真菌,具有分解纖維素的特性。固體PDA培養條件下進行形態觀察表明,所採用的嗜熱側孢黴菌株,菌絲叢枝狀、有隔,分生孢子淺褐色,頂生或側生。利用ITS序列進行分子分類發現嗜熱側孢霉與嗜熱革節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ium)及特異腐質霉(Humicola insolens)2種嗜熱菌相距最近。嗜熱側孢霉的生長pH值範圍較寬,在初始pH值4.0-12.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長,以4.0-8.0時生長較好。以還原糖含量變化和蔗渣減少量為指標,以蔗渣為唯一碳源進行液體發酵,在30 g·L^-1蔗渣、11.45 g·L^-1NH4NO3、初始pH值4.0和接種量15%(孢子懸液濃度106個·mL^-1)條件下,蔗渣降解效果好.

特徵特性


在PDA瓊脂培養基上生長,菌落開始白色,后變成灶土色,最後變成咖啡色,菌落叢小而密。

具體用途


產生纖維素酶

生物簡介


嗜熱側孢霉屬於真菌,菌群非常“霸道”,生存能力強,無論是高溫、乾旱,還是陰雨、潮濕都能存活;生存酸度、溫度範圍寬廣,pH5~pH10、5℃~70℃都可生存。它具有極強的分解能力,能和其它微生物菌協同作用,將土壤中的有機體快速徹底分解為易吸收的小分子養分供植物生長。還可將處於休眠狀態期的病菌和蟲卵提早分解,預防多種土傳病蟲害。並能快速產生大量的白色菌絲體,與土壤形成良好的團粒結構,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嗜熱側孢霉(Thermophilic sporotrichum)是典型的嗜熱纖維素分解真菌,在40~50℃下能大量分泌纖維素酶,將秸稈、畜禽糞便、草炭等有機物快速腐解成有機質,鮮玉米秸需12天;干秸稈需20天左右;畜禽糞便需15天左右,在分層堆積過程中堆溫可達55~65℃,最高可達70℃,高溫期在8~10天,不僅消除了臭味,更重要的是高溫能殺死堆肥中的病菌、蟲卵、草籽,還可分解雞糞中的尿激酶,降解農藥和化肥殘留,防止作物藥害中毒,大部分有機污染可被消除,甚至重金屬也能被肥中的腐植酸所鰲合固定,達到凈化環境的目的。
嗜熱側孢霉(Thermophilic sporotrichum)入土后能快速繁殖,既能附生在根表,又能“侵入”根內和作物形成“菌根菌”,我們憑肉眼都能看到灰白色的菌絲,它們不僅可以調節作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生態環境,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種群和數量,而且還能降低作物根部病害的發生頻率,收到以菌治菌的效果。這些“菌根菌”一方面將根系不能到達位置的養分送到根部;另一方面將根系不能直接吸收的養分轉化后供給作物利用;同時微生物在生命活動中或死亡后所排出的東西,不止是有機養分和N、P、K等無機肥分,還包括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細胞分裂素植物生長素,少量的細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長素就可給作物生長發育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常被人們稱為生理活性物質,由於它們的巨大作用,常使作物獲得高額產量和優良品質。

生物學特性


碳源和氮源的生長效應

在以蔗糖為碳源的培養基上嗜熱側孢霉生長最好,其次為麥芽糖,之後是玉米澱粉和可溶性澱粉,甘露醇、乳糖稍差,葡萄糖最差。以上說明,嗜熱側孢霉對二糖的利用率較高,其次為多糖,對單糖的利用率較差;可溶性澱粉和玉米澱粉平板背面以菌餅為中心呈黃綠色,麥芽糖平板背面呈淡棕黃色。

不同氮源的生長效應

嗜熱側孢霉在以酵母膏、蛋白腖和牛肉膏等有機氮源的培養基上生長最好,菌絲濃密,產孢也較好;其次為豆餅粉、NaNO3和尿素,(NH4)2SO4、NH4HCO3較差,菌絲生長較稀;尿素和NH4HCO3平板上菌落中間和邊緣的孢子顏色差別極大。

溫度和pH對生長的影響

嗜熱側孢霉在30~55℃均可生長,5、80℃則停止生長,其適宜生長溫度為40-45℃,在45℃時菌絲生長和產孢情況最好。
嗜熱側孢霉在初始pH值4. 0 - 12. 0的PDA平板上均可生長,但pH值高於9. 0則生長緩慢,在培養基的平板背面有輪紋;初始pH值為4. 0 - 8. 0時生長較好,尤其在5. 0 - 7. 0時生長最好。

生產企業


邢台和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陽生物北京沃田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