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紅斑痣

鮮紅斑痣

鮮紅斑痣為先天性毛細血管畸形,又稱毛細血管擴張痣。先天性血管瘤是一類由新生的血管畸形組成的良性腫瘤,一般分為鮮紅斑痣、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等。常在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出現,女性多見,新生兒發生率為0.1%~2.0%。鮮紅斑痣是無數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的較扁平、光滑、略隆起的斑塊,呈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楚。鮮紅斑痣主要依靠光動力療法治療,同時也需配合藥物治療和日常護理。鮮紅斑痣好發於面、頸和頭皮,影響外貌美觀。經過光動力學治療,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鮮紅斑痣是先天性毛細血管畸形。無數擴張的毛細血管組成的較扁平、略隆起的斑塊,即鮮紅斑痣。
● 發生於前額、鼻樑、枕部,常可自行消退,較大或廣泛者常終身存在。

癥狀


臨床表現

● 較扁平、光滑、略隆起的斑塊。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楚。大小不一,往往成片存在。哭叫、劇烈咳嗽、寒冷或情緒激動都可使顏色加深。

臨床分型

● 中位型鮮紅斑痣:皮損見於枕部、面中部,不高出皮面,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退。
● 側位型鮮紅斑痣:常見於—側面部、一肢或數肢。面部皮損可高出皮膚或其下發生結節,常隨年齡的增長顏色變深,常伴發其他血管畸形。

檢查


● 取部分病變組織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幫助確診。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典型的皮損表現,結合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診斷本病。
● 出生或出生后不久,發現較扁平、光滑、略隆起的,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斑塊。
● 組織病理學檢查見真皮網狀層處大片擴張的毛細血管。

鑒別診斷


● 本病與草莓狀鮮紅斑痣、紅斑樣皮疹、顴部紅斑等疾病表現相似,僅根據癥狀不易區別。
● 如果發現較扁平、光滑、略隆起的,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斑塊,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等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 鮮紅斑痣主要依靠光動力療法治療,同時也需配合藥物治療和日常護理。

光動力療法

● 將光敏劑通過靜脈途徑注入體內,給予穿透表淺、可被血管內皮細胞選擇性吸收的特定波長的光照射,可選擇性保護和治療病變區域。

藥物治療

● 照光后局部皮膚即開始出現水腫反應,一般持續3~5天。口服潑尼松片可以減輕水腫。
● 應多食富含維生素C、E、胡蘿蔔素及纖維素的食物,可以促進光敏劑從體內排出。
● 有時眼角分泌物較多,可滴用0.25%氯黴素滴眼液或塗抹紅黴素眼膏。

日常護理

● 照光后2~4周為結痂期,應注意避免外力觸碰痂面。
● 結痂較厚者,應注意痂下感染。
● 鼻唇溝、嘴角處結痂者應盡量減少引起該處肌肉活動的動作,如大笑、用力咀嚼等,以免撕裂痂面導致感染及癒合不良。
● 兒童患者的家長要看管好自己的孩予,不能和別的小朋友打鬧,以免將痂皮碰掉,導致瘢痕形成。
● 光敏劑輸入體內后即應避免日光或強燈光照射全身皮膚:用血卟啉衍生物者一般需避光1個月左右;用血卟啉單甲醚者需避光3~7天;此後可逐漸增加受光強度,如無光敏反應可恢復正常生活照光。

危害


● 鮮紅斑痣好發於面、頸和頭皮,影響外貌美觀。

預后


● 激光治療。約30%的患者面部皮疹可被完全或幾乎完全清除,超過60%的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 兒童比成人療效好,色淺的皮疹比色深者療效好,面積小的療效好,面中部和四肢的皮疹療效相對較差。
● 光動力學治療效果較好,未見複發。

預防


● 本病屬於先天性疾病,無有效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