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慈恩塔的結果 展開

慈恩塔

福建寧化縣

慈恩塔是寧化古塔,亦稱水南塔,具體始建何年失考,大約是在北宋,古塔文革被拆,現重建。

歷史


慈恩塔
慈恩塔
慈恩古塔是昔日寧化城區八大勝景之首。油菜花盛
開的季節,人們爭相結伴前往郊外倉廟踏青,登高遠眺,只見炊煙與
飛鷹,彩霞同黃花鬥豔,慈恩塔屹立城區中央,凌空高聳,巍峨壯觀。一幅絢麗多彩的春景畫,令人心曠神怡.
寧化建縣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唐宋時期,隨著佛教的進一步傳播,作為佛教標誌的塔建築也廣為應用,不公佛門凈地建塔,都市紅塵也建塔,甚至許多地方用來作州縣標誌,故有"無塔不成州縣"之說。慈恩塔始建功立業於後唐同光年間(923—926),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塔為青磚結構,八角七層,高二十平方米,每層四向開設拱門,外表裝飾古樸典型

發展


慈恩塔是罕見的古塔,是文明古城的標誌,亦是唐宋時期客家先民輾轉南遷,把繁盛的中原文化帶入閩、粵、贛邊區的歷史見證。它雖飽經風霜剝蝕,雷電襲擊,仍古貌蒼蒼,屹然如故。作為名塔它已載入北京歷史博物館古今圖書集成》。新中國成立后,古塔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視和保護,1958年,經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可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間,千年古塔慘遭厄運。1970年,寧化且革命委員會受命以破“四舊”和“備戰防空”之名實施拆毀。
近年來,隨著客家學研究的深入,寧化在石壁上已撩開她神秘的面紗,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認同。到寧化尋根謁祖、觀光旅遊的海內外客家人士絡繹不絕。他們在朝聖祭祖、飽覽祖地自然和人文風光之後,對千年古塔不復存在深感遺憾。為了適應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增添一道現客家傳統文化相適應的旅遊景點,又符合現代人觀光旅遊需要的寶塔,工程實施將依靠民間自發自願集資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