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龍文彬的結果 展開

龍文彬

同治四年進士

龍文彬,字擷菁,號筠圃,今永新縣澧田南城村人。咸豐九年(徠1859),恩科舉於鄉。同治四年(1865),44歲的龍文彬考中進士,授吏部主事。

人物生平


少從劉繹游。同治四年(公元一八六五年)進士,改吏部主事,光緒元年充棱穆宗實錄加四品街。文彬著有《永懷堂詩文鈔》十卷,《明紀事樂府》三百首,《明史會要》八十卷,均《清史列傳》傳於世。龍文彬小時和叔父相依為命,家裡窮得沒有一擔谷的儲備。他中進士前,以教書為生,有點薪水,便全交給叔父,甘於清貧。龍文彬在京為官及後來教館收入豐厚了,但凡有公益的事,他總是慷慨解囊。他說:“我不做守財奴,把很多錢遺給子孫。見義、量力去做,不等待有了余錢再去做”。他還說:“儉以養廉且惜福,勤以補拙且養生。”龍文彬的品格,就是這樣的高潔。龍文彬在京做官15年,眼見曾國藩興團練,李鴻章辦洋務都不能消除滿清政府的腐敗,不能改變國家貧弱的狀況。於是,告老還鄉,仍如進京前那樣,主講本縣的秀水、聯珠、蓮洲等書院及本府的鷺洲書院和臨江府的章山書院。龍文彬一邊教授生員,一邊著書立說。光緒二十二年(1893),龍文彬病逝於家。

個人作品


他的經、史、詩、文都有成就。所著《明會要》80卷,堪稱宏篇巨制。內分帝系、禮樂、輿服、學校、運歷、職官、選舉、民政、兵刑、食貨、祥異、方域、外番等15門,498子目。徵引贍博、詳盡地記載了明代的政治、典章制度掌故。對研究明史,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他還寫了許多詩,刊印了的有《永懷堂詩鈔》2卷和《明記事樂府》。收錄在《永懷堂詩鈔》中的雜詩、詠物抒懷、寫景敘事、清新自然、情真意切。所著《永懷堂文鈔》10卷,分經解、論辯、序、傳、墓誌墓表、碑記、雜著等7類。如《罷中書省論》、《成祖殺梅殷論》、《張居正論》、《劉基論》等,見解都有獨到之處。他的著作還有《周易繹說》,這是一本研究《易經》的書。

人物評價


龍文彬在朝為官,在鄉執教,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無論認識不認識,都稱他是“古所謂有道君子。”讀過他的文章的人,或說“博而核,杜馬之徒也”,或說“淵以粹,歐曾之流也。”名儒劉繹曾有詩讚他:“龍子具史才、善學紫陽筆。古今納懷抱,早兼才學識。”龍文彬的詩流傳到域外,越南的使臣得到,像得到白居易的新作一樣覺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