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AS),1999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1951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為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和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為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和1929年在北京成立的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所併入該所,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同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該所。整合后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中國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學研究機構之一。
•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
195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於南京,侯德封任所長。同年遷往北京。
1960年,分出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1966年,分出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1978年,分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1985年,工程地質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建立。
1990年,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實驗室建立。
1997年,地質環境系統研究中心建立;礦產資源研究中心建立;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邊坡岩土工程力學聯合研究中心建立。
1999年,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成立。
1950年,中國科學院對前中央研究院24個單位接管,其中氣象、地磁、地震等部分合併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趙九章任所長。
1954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遷往北京。
1959年,通過蘭州分所的方案,蒞年建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分所。
1966年,分建成為5個研究所,即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后歸屬七機部),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昆明地球物理分所。
1972年,國家地震局成立,地球物理所被劃歸國家地震局建制,並脫離中國科學院。
1978年,重新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88年,成立WDC-D地球物理數據中心。
1994年,組建現代地球科學研究中心。
1994年,成立中國礦物資源探查研究中心(JICA)。
1999年,與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整合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
2003年,劉東生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4年,將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的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所。
2004年,整合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所,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2005年,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主任為朱日祥院士。
2007年,朱日祥院士為第二任所長。
研究所正門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有職工748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8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4人,入選者1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6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7人,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朱日祥、劉叢強、楊長春、李獻華、楊小平、秦四清、李小凡、孔屏、漢景泰、高俊、張劍鋒、吳福元、符力耘、劉青松、吳海斌、張輝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北京本部)設有特提斯研究中心和地球深部結構與過程、岩石圈演化、油氣資源、固體礦產資源、工程地質與水資源、新生代地質與環境、地磁與空間物理等七個研究室;建有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空間環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及地球與行星物理、頁岩氣與地質工程、礦產資源研究、油氣資源研究、新生代地質與環境等五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綜合樓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設有地球物質成分與物質性質分析系統、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地質年代學測定系統、空間環境探測系統、古環境數據分析系統、數據處理計算系統等六大觀測系統。
設備設施 | |
---|---|
觀測系統名稱 | 設備設施概況 |
地球物質成分與物質性質分析系統 | 擁有Cameca1280型離子探針、固體放射性同位素質譜儀、穩定同位素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X光熒光光譜儀、等離子光譜儀、電子探針、X光衍射儀、掃描電鏡、激光拉曼光譜儀、以及原子吸收、離子色譜、氣相色譜等各類分析測試儀器。可以滿足物質成分和性質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和穩定同位素測量、原位微區微量成分和結構測量等。 |
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 | 擁有較完整地球深部研究儀器序列的地球深部結構觀測系統。其中地震台陣探測實驗室擁有瑞士STS-2型和英國CMG-3T型甚寬頻(120S-50H)、英國CMG-3ESP型寬頻帶(30S-50Hz、60S-50Hz)等型號地震計172台和國產BKD-2型寬頻帶(20S-40Hz)、CDJ-S2A型短周期(2Hz-80Hz)等型號地震計130台;美國REFTEK72A、130A型採集系統172套和國產DAS24-3A、3B型採集系統90套。同時建立了國際標準的數字處理系統和數據共享機制。實驗室裝備有超導磁力儀、居里溫度測試儀、變梯度磁力儀、地磁強度儀、旋轉磁力儀、長岩芯超導磁力儀和低溫磁性質測量系統等,並建有國際一流的零磁空間。 |
地質年代學測定系統 | 擁有熱釋光-光釋光儀、高精度液體閃射記錄儀、熱表面電離同位素質譜儀、多通道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儀和惰性氣體質譜儀等儀器及相應的年代學實驗室。離子探針中心同樣可以開展微區高精度年代學研究。 |
空間環境探測系統 | 由空間環境觀測台鏈,台鏈監控與數據中心等組成。觀測台鏈包括漠河、北京、武漢和三亞空間環境綜合觀測台站,並在南極中山站和北極黃河站開展有關觀測,其觀測內容涉及到磁層、電離層、中高層大氣中磁場、電場、電子密度、風場和溫度場等各種空間環境參量。台鏈擁有質子磁力儀,磁通門磁力儀,電離層數字測高儀,GPS TEC和電離層閃爍監測儀,高頻多普勒探測儀,全天空流星雷達和氣輝成像觀測儀等多種先進的地基空間環境綜合觀測設備,台鏈監控和數據中心對各台站觀測儀器和數據狀態進行監控,為了形成對中國空間環境特性觀測最有效的觀測方式,台鏈從中國大陸最北到最南沿子午線布置,是中國東半球空間環境綜合監測子午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北京站是中國地磁觀測基準台,也是國際實時地磁網Intermagnet成員,武漢站是中國電離層觀測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知名台站。 |
古環境數據分析系統 | 擁有粒度分析儀、磁化率測量儀、有機元素分析儀、液體閃爍記錄儀、熱釋光光釋光儀等,並擁有MAT253穩定同位素質譜儀及元素聯測裝置,建有配套的穩定同位素處理室、化學實驗室等。 |
數據處理計算系統 | 擁有多個較大型的數據處理計算系統,包括分子動力學并行計算系統、地震成像及油氣資源建模計算系統、地幔動力學并行計算系統、石油地震資料處理系統和地震資料處理與解釋系統等。世界數據中心中國地球物理數據中心(WDC)建在該所。 |
研究所開放日
截至2015年3月,研究所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重大項目課題、重點項目及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等國家級重要項目200餘項;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6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登記軟體著作權230餘個。此外,該所研究成果以第一排名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2003年劉東生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1年6月,多名研究人員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候選者建議名單(通用領域)。
1999-2014年地質地球所SCI論文發表情況 | |||
---|---|---|---|
年度 | SCI論文總數(篇) | 國際SCI(篇) | 中國國內SCI(篇) |
2014 | 420 | 313 | 107 |
2013 | 346 | 236 | 110 |
2012 | 336 | 243 | 93 |
2011 | 283 | 196 | 87 |
2010 | 293 | 167 | 126 |
2009 | 258 | 148 | 110 |
2008 | 244 | 145 | 99 |
2007 | 209 | 126 | 83 |
2006 | 214 | 123 | 91 |
2005 | 184 | 110 | 74 |
2004 | 187 | 105 | 82 |
2003 | 182 | 90 | 92 |
2002 | 139 | 65 | 74 |
2001 | 168 | 74 | 94 |
2000* | 122* | 41* | 81* |
1999* | 83* | 26* | 57* |
備註:1999/2000數據是將“地質所”、“地球物理所”、“地質與地球物理所”三種標註合併而成。 |
1999-2014年該所獲得的國家級獎勵 | ||||
---|---|---|---|---|
年度 | 獲獎類別與等級 | 成果名稱 | 該所主要完成人 | 單位排名 |
2003年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 | 劉東生 | —— |
2014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晚新生代風化成壤作用與東亞環境變化 | 郭正堂 吳海斌 | —— |
2014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二十萬年來軌道至年際尺度東亞季風氣候變率與驅動機制 | 譚 明(排名第三) | —— |
2013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華北克拉通早期陸殼形成與演化 | 翟明國(排名第一) 郭敬輝(排名第二) 彭 澎(排名第三) | —— |
2012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中亞增生造山作用及其環境效應 | 肖文交(排名第一) 孫繼敏(排名第二) 高 俊(排名第三) | —— |
2011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中國東部燕山期花崗岩成因與地球動力學 | 吳福元(排名第一) 李獻華(排名第二) 楊進輝(排名第三) | —— |
2009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大別山-蘇魯大陸深俯衝及其對華北克拉通的影響 | 葉 凱(排名第一) 張宏福(排名第二) 王清晨(排名第三) 楊建軍(排名第四) 劉景波(排名第五) | —— |
2009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工程地質結構研究及重大工程防災應用 | 伍法權(排名第一) 楊志法(排名第二) 秦四清(排名第三) 胡瑞林(排名第四) 李 曉(排名第五) 馬鳳山(排名第六) 張路青(排名第七) 劉大安(排名第八) 尚彥軍(排名第九) 祝介旺(排名第十) | 第一 |
2006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岩石剩磁機理與古地磁場 | 朱日祥(排名第一) 張毅剛(排名第二) 潘永信(排名第三) 鄧成龍(排名第四) | —— |
2001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 | 鍾大賚(排名第一) 從柏林(排名第二) 張 旗(排名第五) | —— |
2000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獎 | 中國乾旱半乾旱區十五萬年來環境演變的動態過程及發展趨勢 | 劉東生(排名第一) 劉嘉麒(排名第三) | —— |
2013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鄂爾多斯盆地中部延長組下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論與關鍵技術 | 羅曉容(排名第三) | 第三 |
2012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金川鎳礦高應力特大型礦床連續開採綜合技術 | 馬鳳山(排名第八) | 第六 |
2011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特等獎 |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 | 王二七(排名第三十一) | 第二十三 |
2011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中國東部成熟探區新增17億噸探明儲量油氣成藏新認識與勘探新技術 | —— | 第六 |
2008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三峽庫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與監測關鍵技術 | 李 曉(排名第三) 胡瑞林(排名第五) | 第三 |
2006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黃河流域水資源演變規律與二元演化模型 | —— | 第四 |
2003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 | 招遠金礦集中區地質與找礦 | 劉秉光(排名第六) | —— |
2000-2015年地質地球所第一署名單位發表的 NATURE、SCIENCE與PNAS論文統計表 | |||||
---|---|---|---|---|---|
刊物名稱 | 序號 | 發表年份 | 第一作者 | 職稱 | 論文類型 |
NATURE | 1 | 2012 | 郝青振 | 副研究員 | Letters |
2 | 2008 | 劉傳周 | 博士后 | Articles | |
3 | 2005 | 黃曉葛 | 副研究員 | Letters | |
4 | 2005 | 呂厚遠 | 研究員 | Brief Communications | |
5 | 2004 | 朱日祥 | 研究員 | Letters | |
6 | 2002 | 郭正堂 | 研究員 | Letters | |
7 | 2001 | 朱日祥 | 研究員 | Letters | |
8 | 2000 | 葉 凱 | 研究員 | Letters | |
NATURE Geoscience | 1 | 2012 | 王二七 | 研究員 | Letters |
2 | 2010 | 白登海 | 研究員 | Letters | |
SCIENCE | 1 | 2006 | 孫繼敏 | 研究員 | Brevia |
2 | 2002 | 翟明國 | 研究員 | Technical Comments | |
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 | 2015 | 張金海 | 副研究員 | Article |
2 | 楊小平 | 研究員 | Article | ||
3 | 2013 | 徐德克 | 博士后 | Article | |
4 | 2012 | 張毅剛 | 研究員 | Article | |
5 | 2009 | 呂厚遠 | 研究員 | Article | |
6 | 2005 | 林楊挺 | 研究員 | Article |
第四紀研究
《岩石學報》: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主要報道有關岩石學基礎理論的岩石學領域各學科包括岩漿岩石學、變質岩石學、沉積岩石學、岩石大地構造學、岩石同位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岩石成礦學、造岩礦物學等方面的重要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同時也刊載綜述性文章、問題討論、學術動態以及書評等。
沉積學報
《地質科學》於1958年7月創刊,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該刊力求綜合、及時快捷地反映地質學領域內具有較高水平的新理論、新成果、新發現、新方法、新進展,特別關注構造地質學、岩石礦物礦床、石油地質、地球化學、地質年代學、構造物理、地層與古生物等方面的最新理論、野外和實驗成果,支持多學科交叉研究成果,鼓勵公開質疑精神。
《地球物理學進展》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地球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地球物理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成果,探討地球物理學的發展戰略,評價地球物理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刊登有創新性或意義重大的研究論文、專論、綜述、快報和其他文章;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版之地球物理類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分析資料庫(CSTPC)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
《工程地質學報》是中國工程地質學科綜合性的高級學術期刊。1993年批准創刊發行。主要介紹當前規劃、設計和在建國家重點工程的工程地質和地質環境實例及其論證;討論理論進展和方法創新;討論在土木、水電、鐵路、公路及礦山建設、城鄉規劃、地質環境和災害治理,以及能源和工業採掘等方面的新技術和經驗。
地球物理學報
研究所是國家最早確定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和博士后流動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截至2015年3月,該所具有培養“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和“海洋地質學”二級學科的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培養資格和學位初審權。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3個博士后流動站。
研究生教育
根據2015年8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近年來,該所研究生多次獲得國家級、院級各項獎勵,包括4人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10人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獎、1人獲得李四光優秀博士生獎、3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19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15人獲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每年平均有13名研究生獲得博士生國家獎學金、4名研究生獲得碩士生國家獎學金。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所大門口鐫刻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英文名稱的巨型花崗岩石碑, 2004年采自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附近著名的“房山花崗閃長岩體”,運抵后經加工、雕刻而成。石碑長9.88米,寬1.28米,高2.28米,重約80噸。
“房山花崗閃長岩體”屬中生代早白堊世燕山晚期侵入岩,鋯石U-Pb同位素年齡為130.7±1.4Ma,主要造岩礦物有斜長石、條紋微斜長石和石英,次要礦物有綠色普通角閃石和黑雲母,副礦物有磁鐵礦、磷灰石、榍石、鋯石等。該岩體以早期岩石學開創性研究聞名於中國固體地球科學界,有關它首篇岩石學研究論文是中國著名岩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該所研究員何作霖先生的科研成果,發表在1937年中國地質學會專報上。
研究所矗立巨型花崗岩石碑,第一,顯示研究所的門牌標識;第二,昭示研究所的科研對象是大地和石頭;第三,是該所老一輩科學家追求真理、開拓創新、勇攀高峰的實物見證和精神象徵;第四,代表研究所厚重的歷史,積澱的文化,牢固的根基,寓意研究所根深葉茂。
石碑
姓名 | 職務 |
朱日祥 | 所長 |
歐龍新 | 黨委書記、副所長 |
鍾 華 | 黨委副書記、副所長 |
楊長春 | 副所長 |
吳福元 | 副所長 |
底青雲 | 副所長 |
歷任所長 | |
---|---|
姓名 | 任期 |
趙九章 | 1950-1968 |
陳宗基 | 1977-1989 |
劉光鼎 | 1989-1993 |
徐文耀 | 1993-1998 |
侯德封 | 1951-1980 |
張文佑 | 1980-1984 |
孫樞 | 1984-1987 |
王思敬 | 1987-1995 |
劉嘉麒 | 1995-1999 |
丁仲禮 | 1999-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