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兄弟連的結果 展開

兄弟連

2001年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戰爭劇

《兄弟連》,是由HBO、夢工廠等聯合出品,大衛·弗蘭科爾、米凱爾·薩洛門、湯姆·漢克斯等聯合執導,埃里克·博克、E·馬克斯·弗萊、湯姆·漢克斯、馬修·賽特等眾多好萊塢明星主演的歷史戰爭片。

該劇改編自Stephen Ambrose的暢銷書《Band of Brothers》,描述了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真實故事。在二戰中,E連的陣亡人數是該連編製人數的1.5倍。

該劇於2001年9月9日在美國首播。2001年10月27日在中國台灣播出。

本片在2002年美國主要影視獎項上,共各獲得15次提名、7次獲獎,其中在第54屆艾美獎上獲得13次提名,獲得包括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等在內6項大獎;在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獲得2次提名,獲得電視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獎。 

劇情簡介


兄弟連海報
兄弟連海報
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同時也到了戰況最為慘烈的時節。德國納粹節節敗退,同盟國決定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而法國北部的諾曼底則成為新局開端的要衝所在。1944年6月6日,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奉命空降這個槍火密集的海灘。E連有一群熱血賁張、愛國向上的青年組成,嚴酷的訓練讓他們成為美軍中的精英和骨幹。在溫斯特中尉的指揮下,戰士們克服了各種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登陸之戰。在此之後,高密集度的戰鬥拉開了序幕,直到他們攻克了希特勒的最後一座堡壘——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營。兄弟連,正是一支屬於平凡戰士的頌歌和安魂曲。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戴米恩·劉易斯Maj. Richard D. Winters
朗·里維斯頓Lewis Nixo
施恩·泰勒Eugene G. Roe
唐尼·沃爾伯格C. Carwood Lipton
馬修·賽特Capt. Ronald Speirs
艾恩·貝利Pvt. David Kenyon Webster
湯姆·哈迪Pfc. John Janovec
Michael SavvaEasy Company Officer
彼特·奧梅拉1st Lt. Norman Dike
吉米·巴姆博2nd Lt. Jack Foley
馬修·法博Stephen Milton;
克里·約翰遜Major Louis Kent
安德魯·霍華德Capt. Clarence Hester
湯姆·漢克斯British officer
Mark HubermanPvt. Lester'Leo' Hashey
Douglas SpainPvt. Antonio Garcia
Doug AllenSgt. Alton More
Matt HickeyPvt. Patrick O'Keefe
Simon SchatzbergerPvt. Joseph Lesniewski
Rocky MarshallCpl. Earl'One Lung' McLung
David Nicolle2nd Lt. Thomas Peacock
Doug CockleFather John Maloney
Nigel HoylePvt. Leo Boyle
Alex SabgaCpl. Francis'Frank' Mellet
Iain RobertsonPvt. George Smith
Ian VirgoSoldier
Marcos D'CruzeJoseph P. Domingus
Jack Gustav;Kieran O'Donnell;German soldier
Paul HornsbyGerman soldier
Jonathan Edwards YoungLt. John W. Kelley
Chris FinchGerman Soldier
Paul SacksEasy Company jeep driver
James Alley Jr.James Alley Jr.
Brandon FirlaLt. Brewer
James EmbreeEasy Company sergeant
Dean MitchellAmerican Soldier
Bruce LawrenceMedic
Mark OosterveenCamp prisoner
Norman Campbell ReesGerman prisoner
John AdamsPvt. Andrews
Joanna GonetChoir Girl#12
Phil HaydenCorporal
羅根·馬歇爾-格林Captured German
Ben Loyd-HolmesPvt Macintosh
西蒙·佩吉William S. Evans
im WildgoosePrisoner
德克斯特·弗萊徹John W. Martin
羅斯·麥克科爾Joseph D. Liebgott
尼爾·麥克唐納Lynn D. (Buck) Compton
傑克·沃特斯Dutch Farmer in Barn
科林·漢克斯Lt. Henry Jones
傑森·奧瑪拉Thomas Meehan
詹姆斯·麥卡沃伊James W. Miller
邁克爾·法斯賓德Burton P.(Pat)Christenson
多米尼克·庫珀Allington
大衛·休默Herbert M. Sobel
吉米·法倫Lt. George C. Rice
Sonu Louis
Yves O'Hara
傑克·沃特斯
斯特芬·瓦特爾斯John McGrath
威廉·塔普利
安德魯·斯科特John D. Hall
盧克·羅伯茨
戈蘭·科斯提
演員表參考

職員表


製作人加里·高茲曼、湯姆·漢克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phen Ambrose、Erik Bork、Terri Depaolo
監製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
導演大衛·弗蘭科爾、邁克爾·塞洛蒙、菲爾·奧爾登·羅賓森、理查德·隆克萊恩、湯姆·漢克斯、大衛·納托、大衛·勒蘭、托尼·杜
副導演(助理)Tamana Bleasdale、Nathan Holmes、Ben Howarth、Christopher Newman、艾力克斯·奧克雷、Sue Wood
編劇格雷厄姆·約斯特、約翰·奧羅夫、Stephen AmbroseBruce C. McKennaErik Jendresen、Erik Jendresen
攝影Joel Ransom、Remi Adefarasin
配樂邁克爾·凱曼
剪輯Oral Norrie Ottey、Frances Parker、John Richards
選角導演Meg Liberman、Camille H. Patton、Gary Davy、Suzanne Smith、Angela Terry
藝術指導Anthony Pratt
美術設計Kevin Phipps、Don Dossett、Alan Tomkins、Desmond Crowe、Jonathan McKinstry
服裝設計Anna B. Sheppard
布景師Malcolm Stone
職員表參考

角色介紹


  • 理查德·迪克·溫特斯少校

    理查德·迪克·溫特斯少校

    演員戴米恩·路易斯

    配音陸揆

    真實歷史人物。Major. Richard Dick Winters,出生於美國賓州。到了路易斯·尼克松的父母,並成為其家族企業——尼克松化肥產品公司的人事經理,1948年結婚,婚後育有二子,朝鮮戰爭期間被徵召回軍,在本土的一個軍事基地訓練軍官及突擊隊員,但他並未參加朝鮮戰爭。他後來在賓西法尼亞州買下一座農場,過著平靜而又安逸的生活。作者在對他的訪談過程中,溫特斯一直保持低調,作者稱其為溫和的男人。美國二戰傳奇部隊101空降師E連的靈魂人物、受人尊敬的長者。獲得“傑出表現十字勳章”、“銅星勳章”、“紫心勳章”、“總統單位嘉獎勛表”等榮譽。2011年1月2日逝世,享年92歲。

  • "山羊"康普頓

    "山羊"康普頓

    演員尼爾·麥克唐納

    Lynn D. "Buck" Compton,"山羊"康普頓出生於1921年12月31日的洛杉磯,年輕時主修物理學,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期間,加入該校籃球和橄欖球隊,曾參加過1943年在加州帕沙第納舉行的玫瑰杯橄欖球賽。康普頓1943年21歲時加入美國後備軍官訓練隊之後參加了前線戰爭。另外,他還是一位知名的棒球投手,在二戰時,他曾在奪取第一門105加農炮時從左路用手雷摧毀了敵人,當時他與敵人的距離相當於本壘到一壘的距離。 二戰之後,康普頓加入了洛杉磯警察局、進修讀完了Loyola法學院,並在一系列案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繼續發光發熱,1990年光榮退休。康普頓的回憶錄《使命:“兄弟連”前、中、后的生活》由Marcus Brotherton撰寫,於2008年發行。

  • 路易斯·尼克松上尉

    路易斯·尼克松上尉

    演員朗·里文斯頓

    Captain.Lewis Nixon,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E連優秀的軍官,來自紐約,是溫特斯的好友。出身富有家庭,在少年時代就曾到過世界許多地方旅行。尼克松畢業於耶魯大學,後進入軍官預備學校。擔任過2營和506團的參謀人員,睿智而精明能幹,但有嗜酒愛好並曾因此被降職。在荷蘭的戰鬥中被子彈擊中頭部,幸運地毫髮無損。他於1945年3月24日作為101師的觀察員參與了17空降師在德國的空降行動,所乘飛機被擊中,卻得以跳傘再次逃生,他也成為506團僅有的兩名參加過三次戰鬥空降的官兵之一。戰後這位嗜酒如命,在整個大戰中一槍未放的參謀軍官,在戰後不是很得意,離了幾次婚,1956年娶了格麗絲后,從此一帆風順,繼承了父業過上了富有的生活,並與愛妻週遊世界歡度餘生,1995年去世。

  • 羅納德·斯皮爾斯上尉

    羅納德·斯皮爾斯上尉

    演員馬修·賽特

    Captain.Ronald Spiers,出生於美國斯普林菲德。戰後留在了陸軍,並在朝鮮戰爭中指揮一個步槍連。1958年回到德國,擔任柏林斯班多監獄的美方總管,該監獄關押著大批納粹戰犯。退役時為中校軍銜。

  • 卡伍德·里普頓少尉

    卡伍德·里普頓少尉

    演員唐尼·沃伯格

    配音孫佳禾

    Lt. C. Carwood Lipton,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利普頓是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長起來的優秀軍士,也是E連有廣泛威望的士兵領袖。他在1920年1月30日出生於西弗吉尼亞的亨廷敦(Huntington),年少喪父,在《生活》雜誌(TheLife)有關空降兵的報道啟發下自願參軍。自E連組建之始一直在E連服務,並於1945年2月16日獲得戰地委任晉陞少尉。兩次在戰鬥中負傷,而且都是被迫擊炮彈片擊中,其中一塊彈片竟在他的頸後部留存了34年。利普頓曾獲銅星勳章(Bronze Star Medal)和紫心勳章(PurpleHeart)等嘉獎。戰後E連中有三位中士後來成為富人,利普頓就是其中的一位。戰後拿到工學學士學位后成為一家玻璃工業公司的主管,其掌管的分廠遍及全球,在北卡羅來那生活愜意。電視劇上映后不久,2001年12月16日去世。

  • 比爾·瓜奈若中士

    比爾·瓜奈若中士

    演員弗蘭克·約翰·休斯

    Sergeant William Wild Bill Guarnere,出生於美國比西法尼亞州費城。這位被戲稱為“淋病”在巴斯通炸掉了一條腿的傢伙。戰後也結婚生子,當過印刷工,推銷員,木匠。1967年當被確定為“百分比喪失勞動力”后,退休在家頤養天年。他有5個孩子,老大也參加傘兵並在越南服役。他是E連各類聚會的積極發起者。2014年3月逝世。 

獲得榮譽


時間名稱獎項得獎人
2002年第54屆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類-迷你劇/電視電影/劇情類節目最佳導演湯姆·漢克斯、邁克爾·塞洛蒙、菲爾·奧爾登·羅賓森、大衛·弗蘭科爾、大衛·勒蘭、理查德·隆克瑞恩戴維·納特、托尼·杜
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湯姆·漢克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phen Ambrose、Erik Bork、加里·高茲曼、Erik Jendresen、Mary Richards、托尼·杜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迷你劇/電視電影/特別節目最佳音效剪輯Ross Adams、Peter Burgis、Andie Derrick、Robert Gavin、Andy Kennedy、Dashiell Rae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電影/特別節目Meg Liberman、Gary Davy、Camille H. Patton、Angela Terry、Suzanne Smith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電影/特別節目單攝像機畫面剪輯Frances Parker
其他和技術類獎項-優秀短劇/電影單攝像機混音-
2002年第59屆金球獎電視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全體劇組
獲獎記錄參考

幕後製作


製作背景

兄弟連劇照
兄弟連劇照
2002年12月11日,“二戰”時的一位美國老兵萊斯特·哈什伊悄然辭世——他曾是美國101空軍部隊506團“英雄連”——E連里最年輕的士兵。直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刻,萊斯特都不曾忘懷作為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先鋒中的一員的難忘經歷,還有和E連的戰友並肩作戰用血淚凝結的珍貴回憶。在荷蘭,萊斯特把關於E連的一切告訴了美國著名的二戰史專家斯蒂芬·安布洛斯(Stephen Ambrose),於是便寫了一本叫做《Band of Brothers》的書。1998年,在《拯救大兵瑞恩》宣傳期間,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親手向湯姆·漢克斯贈送了這本小說。讀完之後,深受感動的湯姆·漢克斯又把書轉贈給了斯蒂文·斯皮爾伯格,二人遂決定將其拍成電視劇,並共同擔任該電視劇的監製。
自從1998年湯姆·漢克斯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合作《拯救大兵瑞恩》之後,兩人便構思了這部以第二次大戰為內容的電視影集。在英國經過八個月密集的拍攝,其中動用了五百個有台詞的演員、一萬個臨時演員,由八個導演共同完成,其中湯姆·漢克斯執導了第五集,在第八集中他兒子科林·漢克斯成功的塑造了瓊斯少尉一角。

劇集改編

101空降師,“嘯鷹/呼嘯之鷹”,是美國的王牌部隊。也是“有光榮優秀革命傳統的部隊”。二戰的時候仍然是種族隔離制度,所以隊里沒有黑人。這支部隊最富傳奇色彩的經歷就是在比利時Bastogne守衛的幾天,打贏了一場幾乎沒有勝率的戰役。同時,傘兵本身也是一個極富視覺衝擊力的題材:上百架飛機起航,茫茫夜空中俯瞰海面上萬艦齊發,荷蘭晴朗的天空下的神兵天降——只有這個兵種才有眼福。
E連里的骨幹是士官們,從列兵升上來的士官,還有倍受愛戴的Winters連長。自然,以前的連長Sobel上尉可以說是居功至偉,雖然他很令人討厭。《Band of Brothers》的原著是一本訪談性質的多人回憶錄。散文式的敘述從細節鋪陳出一個宏大的場面,人物則是從多角度的互相描述的言語中塑造的,整個結構無疑就是《水滸傳》的結構。而改編起來則頗費勁,因為稍有不慎則會使整個結構鬆散。但《Band of Brothers》的編導無疑是很成功的,除了第1、9集之外,各有一個敘述的中心人物,保證了故事的連貫和相對集中。又是《水滸傳》的結構。不知道是有意借鑒還是不謀而合,但這的確為多主要人物故事提供了一種成功的方法。

國內引進

兄弟連劇照
兄弟連劇照
2003年,中央電視台引進《兄弟連》,被稱為央視版《兄弟連》,共14集,每集50分鐘左右,並已於2003年10月在央視電視劇頻道的《海外劇場》中播出。
美國原版《兄弟連》是10集,但每集時長不一,有的是50分鐘、有的長達70分鐘。央視8套播出的《海外劇場》每天只有固定的50分鐘。於是央視將全片平均了全片時長,每集時長規範控制在50分鐘內,這樣,央視版的《兄弟連》,就由原版的10集變成了14集。

作品評價


《兄弟連》並非的一味的是為勝利者的意淫,不同於國內的抗日神或雷劇,誇大、誇張的來表現戰士們的驍勇善戰,它真實的客觀審視了戰爭對於士兵、於百姓的情況,更加有生命的為我們呈現了一段“兄弟情誼大過天”的佳話。《兄弟連》每集都在用拍攝電影的要求和金錢是拍攝,國內的我們不僅需要這種金錢的充足更需要拍攝時這種嚴謹的態度,我們還需要正確的學習認清歷史和看待戰爭的角度。《兄弟連》在每集之前,都會有老兵得訪談,給人予一種真實得感覺,當記憶與劇集驚人得重現時,對於當時的老兵來說是一種記憶、一種熱血、一種情誼在心頭。
片中,E連戰士間的友情從未被激情四溢的言語表白過,卻明白無誤地隨著故事的展開而滲透在他們言行的點點滴滴中。剛進訓練營時,由於教官索伯爾的壓迫,激發他們團結一致形成對抗。年輕的小兵恐懼登高,拒絕參加登山訓練被索伯爾罰獨自登山。艱難地走到半路時,他發現隊友漸漸圍攏在自己身邊。而當索伯爾擠壓深受士兵愛戴的溫特斯時,他們竟冒著軍法處置的危險,進行了集體抗議。烽火硝煙中間,生死與共的友情才真正經歷了人間最嚴厲殘酷的考驗。在上戰場前,中士葛奈瑞對同伴說:“在戰場上,你什麼都不能相信,除了你自己和離你最近的戰友。”
對於E連的官兵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彼此間在戰場上結下的深厚兄弟情誼。在第三集中,溫特斯對一排長哈里說:“剛跟辛格上校談過話,他非常感謝E連能守住防線,還說泰勒將軍非常高興。”得到的卻是哈里的冷嘲熱諷:“是吧,那就是我來法國的原因,為了讓泰勒將軍高興。”其實,士兵們最希望得到的是戰友之間的肯定、關懷和幫助,而不是上司的例行嘉獎,戰場上兄弟般的情誼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士兵最高的獎賞。
該劇取名為《兄弟連》而不是《傘兵E連》、《××猛虎連》……也突出了在戰爭中戰友的情誼必然凝聚成一種克敵制勝的力量的這一鮮明的主題。“兄弟情誼高於一切”。《兄弟連》的魅力不僅在於直視戰爭的本質,更在於直面戰爭中士兵們之間互助共攜、同仇敵愾、平等融洽的兄弟情誼等命題,通過多種側面,表現了一場戰爭施加于軍人的種種迴響。觀看《兄弟連》,感受在戰火中生死與共的兄弟情誼,感悟在戰火中升華的兄弟情誼,感慨美國藝術家獨特的愛國情懷和主旋律意識,不僅給我們中國軍事題材影視作品提供有益的啟迪,也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人際交往、事業追求大有啟示(新浪新聞評)。
《Band of Brothers》的作者斯蒂芬·安布洛斯在書中說到,寫這部書就是想要從細節反映戰爭的大局。《兄弟連》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斯蒂芬·安布洛斯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採訪。《Band of Brothers》寄予了作者對戰爭底層的士兵們的同情、敬慕與讚賞,也把觀眾的思想感情賦予了角色,從而隨同角色一起去體味逐層展開的戰場畫卷中的種種兄弟情誼,一方面使觀眾被吸引著與角色一同回歸到歷史的深處,另一方面,也讓觀眾在觀看中獲得一份感動(新浪新聞評)。
溫特斯在第五集“十字路口”中一馬當先,打死了一個發愣的德軍哨兵,但是那個士兵發愣的面孔長久地留在記憶中,甚至在前往巴黎度假的時候,他在車上還是恍惚間從一個青年人的面容中,依稀看到了那個被打死的德軍的錯愕的臉。在這裡,電視劇比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軍人的矛盾心理狀態,他一方面打死了一個對手,同時,當他從人的角度來看的話,他殺死了一個與他同樣的人。電視劇比較真實地體現出一個士兵的雙重身份的尷尬,作為一個兵的殘忍與作為一個人的苦悶。影片對溫特斯的心理狀態作出了比較細膩地展現。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溫特斯是藝術家們表現他的主題而構思出來的豐滿的形象而已,他其實是一個藝術家需要的角色,卻不是真正的職業軍人所需要的典範。
兄弟連人物關係圖
兄弟連人物關係圖
德國將軍投降時那一段演講真的是經典之作。導演太聰明,讓Liebgott一邊翻譯,連字幕都不用打。但這段台詞確實經典至極,用德語的效果也極好,豐富的破擦子音呈現出雄壯的效果。這段絕對可以打滿分。而最後一段,棒球場上一群陽光大兵的場面,又顯出導演和編劇的精湛功力:Winterst幾句話就交代完了《Band of Brothers》原著上的最後一章“戰後生活”,這原在意料之中,但Winters就太辛苦了,鏡頭調度是他講到一個人時正好是這個人的一組升格鏡頭,由此他必須控制好語速——可以想見這段話他讀了多少遍。而最後卡得分毫不差,辛苦辛苦。高昂的聲音展示出對戰後和平生活的渴望和重新開始生活的希望,而鏡頭裡,奧地利的藍天白雲,陽光小伙,一聲脆響,棒球直衝雲霄。但願戰爭就這樣,飛得遠遠的,不要再來。(新浪網評)
雖然是電視連續劇,內容是連貫的,但它每一集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要角色。通過對這一角色的強化描寫,得以在表現出戰事進展的同時始終抓住人物的心理與狀態,用人物支撐起劇中戰爭場面的復原。該劇節奏非常快捷,人物對話風趣幽默。在拍攝技巧上,對靜止的大場面,多用搖移的長鏡頭縱覽全景;而表現激烈戰鬥場面的時候,則用手提攝影機跟拍,打破構圖,晃蕩不寧,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紀實風格。最出色之處就是它自始至終都用悲天憫人的情懷與審視的目光描述戰爭,集中到一點就是劇中一排長哈里所說:戰爭就像煉獄。(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