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盲
音盲
音盲(amusic)是指無法分別一首好聽的曲子和難聽的旋律之間的差別的人群。
和完全音高感相對應的另一個極端是音盲。與完全音高感相同的是,音盲也具有家族聚集性傾向。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會發生音盲,不過音盲者在7歲之前大多沒有經過什麼音樂的熏陶。有證據顯示,音盲者的聽覺器官感受力與正常人相比較要稍微遲鈍一些,但是這種差異並不明顯,至多只能解釋其“缺乏辨音能力”的部分原因。而且,也沒有證據表明音盲者的大腦結構與非音盲者的大腦結構存在任何差異。一些專家甚至認為根本不存在“音盲”一說,只不過是個體之間對音樂的通曉程度和把握上的差別。
認為自己是音盲的人比實際上的確是音盲的人要多得多。兒童音樂教育專家稱,在低齡兒童中就可以確診音盲,在明確這一點后。那些兒童因得以避免參加各種音樂活動而覺得很自在。不過專家們同時強調,即使不是所有的音盲兒童,至少他們中的大部分可以學會唱准一個音調,就像正常兒童唱得一樣好。
音盲者無法分別一首好聽的曲子和難聽的旋律之間的差別。
今天的音樂會太難聽了,連音盲者都受不了了。這可能是一句氣話,實際上,患有音盲的人無論聽什麼音樂都不會從中得到樂趣與享受,這是因為它們的大腦無法將聲音組織成易於理解的旋律。如今,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一問題出現在人類大腦中有意識的環節。換句話說,在一個難聽的音符響起時,音盲者的大腦能夠對此作出響應,但音盲者自己卻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大約有2%到4%的美國人患音盲。這種疾病的患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愛走調的人——很難區分一首優美的曲子和一支難聽的旋律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音盲具有很強的遺傳性,然而生物學家對他們的大腦到底出了什麼差錯卻知之甚少。測定劣質音符的常規過程如今已經有了更好方法:一種名為腦電圖儀的設備能夠用來測量大腦的活動,它能夠記錄兩種信號,即失匹配負波(MMN)和P300。
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市美國國家耳聾與其他交流疾病研究所的神經科學家ALLen Braun和同事於是便尋思,在音盲者收聽一個拙劣的旋律時,類似的信號是否會出現在他們的大腦中。
探究
研究人員讓7名音盲者和10名正常人收聽一些很熟悉的旋律,例如《瑪麗有一隻小羊羔》和《星條旗永不落》等,與此同時,一台腦電圖儀記錄了這些志願者的大腦活動情況。研究人員發現,與預期的結果一樣,這些受試者對那些演奏欠佳的樂曲並沒有表現出典型的MMN響應。研究人員在6月11日的《科學公共圖書館一》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然而讓他們感到吃驚的是,研究人員對於錯誤的音符也沒有檢測到P300響應。Braun認為,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儘管音盲者並沒有意識到,但大腦能夠發現音調之間的差異。
加以說明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的神經科學家Isabelle Peretz對此表示同意。她在進行一項類似的但尚未發表的研究后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Peretz認為,這項研究給出的底線是,音盲者至少能夠在下意識的情況下區分那首演奏得很糟糕的難聽的《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