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城鎮

贊城鎮

酇城鎮位於輝縣市南部,距市區15千米。轄大讚城、何張莫、宋 張莫、陳張莫、馬張莫、張莫小營、陶村、李連屯、北靳、王莊、南靳、南小營、師庄、小占城、三位營、溝西庄、王官營、和庄、南凡、東凡、西凡、蔡旗營、周圪檔、大良冢、小馬庄、北小營、馮官營、北馬營28個行政村。

輝(縣)吳(村)公路穿境。

行政區劃


贊城鎮中學
贊城鎮中學
酇城鎮位於輝縣市南部,距市區15千米。轄大讚城、何張莫、宋 張莫、陳張莫、馬張莫、張莫小營、陶村、李連屯、北靳、王莊、南靳、南小營、師庄、小占城、三位營、溝西庄、王官營、和庄、南凡、東凡、西凡、蔡旗營、周圪檔、大良冢、小馬庄、北小營、馮官營、北馬營28個行政村。輝(縣)吳(村)公路穿境。

各村代碼


410782111:~201大讚城村 ~202何張莫村 ~203宋張莫村 ~204陳張莫村 ~205馬張莫村 ~206張莫小營村 ~207陶村 ~208李連屯村 ~209北靳村 ~210王莊村 ~211南靳村 ~212南小營村 ~213師庄村 ~214小贊城村 ~215三位營村 ~216溝西庄村 ~217王官營村 ~218和庄村 ~219南凡村 ~220東凡村 ~221西凡村 ~222蔡旗營村 ~223周圪檔村 ~224大良冢村 ~225小馬庄村 ~226北小營村 ~227馮官營村 ~228北馬營村

歷史沿革


1955年建贊城中心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大讚城、和庄、何張莫、宋張莫、陳張莫、馬張莫、張莫小營、王官營、李連屯、南樊村、西樊村、東樊村、蔡旗營、北馬營、小馬庄、周圪壋、大梁冢、北小營、馮官營、溝西庄、三衛營、師庄、小贊城、北靳村、南靳村、南小營、陶村、王靳村28個行政村。

基礎建設


酇城鄉鎮企業發展和招商引資工作在黨委、政府的關懷和酇城鎮群眾的共同推動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共引來項目57個、引來資金近億元,投資達4000萬元的新商貿一條街正在建設,現有鎮辦企業9家,村辦企業76家,聯合體、個體工業企業42家,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的古庵工業園區,多個原紙系列被評為省優質產品。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鎮黨委、政府特別重視科教文衛、醫療、保險等各種社會事業的同步發展,建成了高標準教學樓、傳染病預防中心、更新改造了鎮電視台設備、完善了醫療設施,所有這些不僅提高了酇城的知名度,也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酇城鎮歷屆黨委政府把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動社會進步,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硬化了城鎮街道,修建了大型綜合農貿市場酇園,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大會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商客,常年在此經營的國營、集體、個體工商戶近千家,是名浮其實的區域中心城鎮。城鎮品位和經營規模、知名度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人口數據


總人口 52591
男 27590
女 25001
家庭戶戶數 12880
家庭戶總人口(總) 52467
家庭戶男 27491
家庭戶女 24976
0-14歲(總) 12364
0-14歲男 6824
0-14歲女 5540
15-64歲(總) 36183
15-64歲男 18856
15-64歲女 17327
65歲及以上(總) 4044
65歲及以上男 1910
65歲及以上女 213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1596

區域農業


贊城鎮辣椒種植
贊城鎮辣椒種植
酇城是永城辣椒的主產地,產品銷往中國各地甚至遠銷至東南亞各國,永城辣椒種 植歷史悠久,以永城酇城辣椒為辣椒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辣椒油、辣椒磚等製品暢銷京、滬、穗等城市,並遠銷於香港、澳門、日本、美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10多個國家地區。酇城鎮強農重工、各業並舉,調整種植結構,使酇城鎮糧油產量連年創歷史新高,辣椒色澤鮮紅,形狀尖長,肉厚而多油質,辣味純正可口,被譽為辣椒中的珍,每年種植面積都在萬畝以上,年產量達40-50萬公斤。
永城酇城的傳統主栽品種有:大羊角椒、小羊角椒、大線椒、小線椒、銅皮椒、大菜椒和改良椒等。具有椒長個大,肥胖紫紅,肉厚油多,香辣味美,可口開胃等特點。在國際市場上被稱為“永椒”。據科學測定,它除含辣椒素外,還含有龍葵甙、脂肪油、維生素C及揮髮油。特別是維生素C在蔬菜中占居首位。不但對維持人體生理平衡有重要作用,又有抑制癌病的功效。除鮮食、腌制外,還可加工成辣椒醬、辣椒油供人們佐食。所以,它是一種很好的辛辣蔬菜和調味佳品。
酇城槽魚更是遠近聞名的地方特產,蔬菜、林果產品大量供應市場,可以說瓜果常年有,蔬菜四季鮮。

經濟發展


酇城鄉鎮經濟
酇城鄉鎮經濟
酇城物化天寶、人傑地靈、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政策優惠、基礎設施完 備、投資環境優越是有志有識之士創業發展、大展宏圖之地。酇城鄉共有項目57個、引來資金近億元,投資達4000萬元的新商貿一條街正在建設,現有鎮辦企業9家,村辦企業76家,聯合體、個體工業企業42家,產品有鋁製品、皮革、原紙、氈紙、白酒、燈珠、打火機、水泥製品、麵粉加工等21個門類,200多個品種,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的古庵工業園區,多個原紙系列被評為省優質產品。
酇城是一個經濟發展起步早、工農並舉、產業結構較為合理的豫東重鎮。由於政府重視,多年來的工作已處見成效,酇城鎮33個行政村中,各村都有自己獨特的產業,例如:夏庄、候寨的高效農業師範園初具規模。五里、宋庄的單膜、雙膜西瓜發展近二千畝,卞莊的留蘭香種植面積超過二千五百畝,蔬菜、棉花、藥材等逐漸成為主導產業。2003年,酇城鎮壓生豬存欄一萬多頭,羊三萬多隻,牛三千餘頭。酇西、酇南養雞業已形成規模化、產業化、農業生產總產值實現1.7億的奮鬥目標。
工業發展同周邊鄉鎮相比比較更是奇一枝,先後建成了三鑫紙業有限公司、小宋塑料廠、酇城麵粉廠、藤編廠、冷藏廠等一大批中型骨幹企業,總數量達87家,企業的管理和技術在省內甚至國內都不落後,工業年用電量為周邊六個鄉鎮的總和,古庵工業園區起點高、標準高是外來客戶的理想投資之地。2003年酇城鎮工業總產值突破了1.4億,受到上級主管部門多次褒獎,年後截止目前共簽定各種投資意向達7600萬元,其中實際到位資金達4800萬元,所有企業均在安全高效、規範、環保的要求下生產運營。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隨著政府投入的加大,隨著全體民眾越來越多的參與,酇城鎮的工業和農業將會步入良性循環快速發展的軌道。

旅遊資源


贊城鎮王油坊遺址
贊城鎮王油坊遺址
酇城鎮歷史悠久,文化傳播源源流長,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商代為邑、秦初置 縣,亦為西漢名相蕭何封地,造律址更是名揚天下。明代石橋,漢畫像石墓、姜固堆和王油坊遺址等等都是龍山古文化的重要見證。1963年造律台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考古史上佔有重要一席之地,永城八景酇城居其二“酇台曉晴”、“澮水春聲”是聞名省內外的遊覽勝地。
王油坊遺址位於永城市西南贊城鎮王油坊村北400米處,東臨澮河,周圍地勢平坦,為舊黃泛區淤沒之地。該遺址呈孤形略高於地面。造律台遺址位於贊城鎮政府駐地贊城集南端,現存高台呈南北向,長54米,寬34米,高7米許,文化層厚8~9米,上層是商代堆積,下層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址。1976~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商丘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先後三次對永城市境內的王油坊遺址、造律台遺址、黑錮堆遺址、書案店遺址、趙莊遺址,原商丘市(今梁園區)境內的穀子坑遺址、半塔村遺址和寧陵縣境內的丁錮堆遺址等進行調查和重點發掘。發現有大量的彩陶文化、龍山文化或商文化遺址。
酇城已發掘的遺址中,除出土一些原始社會或奴隸社會的一些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外,還伴隨出現許多的蚌螺殼和動物類化石,如古黃河象、犀牛、馬、牛、鹿等化石。這說明,遠古時期的商丘境內河溝縱橫,湖泊密布,沼澤連片,丘崗連綿,水草茂盛,林木參天,各種野生動物出沒其間。這片富饒的土地,既為古代的氏族部落提供了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也為原始人類提供了發展農業生產的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