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與臨床
基礎醫學與臨床
《基礎醫學與臨床》(Basic & Clinical Medicine)是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北京生理科學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
《生理科學》創刊於1981年,1990年,更名為《基礎醫學與臨床》。
據2018年5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共出版文獻10201篇,總被下載958954次、總被引3379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2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52。據2018年5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載文量為6231,被引量為20231,下載量為209444,2015年影響因子為0.67。
1981年,《生理科學》創刊,為半年刊。
1982年,《生理科學》由半年刊改為月刊。
1983年,《生理科學》由月刊改為雙月刊。
1984年,《生理科學》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1990年,《生理科學》更名為《基礎醫學與臨床》。
2005年,《基礎醫學與臨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4年,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基礎醫學與臨床》主要刊登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研究論文、短篇研究報道、新的實驗技術與方法、基礎與臨床學科發展前沿的短篇綜述、高等醫學教育有關論文、罕見的臨床病例分析等。
《基礎醫學與臨床》主要欄目有專題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短文、技術與方法、協和CPC、臨床園地、臨床講座、新聞點擊等。
據2018年5月《基礎醫學與臨床》官網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第七屆編委會擁有編委85人、榮譽編委18人、港台地區編委3人、海外編委7人、編輯部成員6人。
編委:蔡軍、蔡啟良、常永生、陳旻、陳曉巍、陳周、崔蓮仙、崔昭、范立青、費允雲、傅濤、高金明、管遠志、郭淑芹、郭向陽、郭子建、韓欽、韓如泉、胡以平、黃薇、金瀅、孔煒、李繼承、李梅、李淑娟、李曉光、李雪梅、李智立、李子健、林進、劉力、劉雁勇、盧朝輝、陸曉茜、馬超、馬文麗、毛一雷、茅江峰、倪超、倪冷、潘慧、秦彥文、任景怡、單廣良、申竹芳、石冰冰、時惠平、孫蘭、孫仁宇、譚玉珍、萬希潤、王斌、王德亮、王國春、王恆、王婧、王良錄、王任直、王書傑、文允鎰、吳斌、伍學焱、肖毅、幸兵、徐存拴、徐濤、許彩民、許海燕、許琪、許增祿、楊寶學、楊恬、葉煒、於健春、曾瑄、曾學軍、張浩、張世馥、張偉麗、張新慶、張幼怡、周道斌、周立、周瑞祥、朱麗明
榮譽編委:董爾丹、郭玉璞、紀寶華、劉德培、劉彤華、劉玉清、強伯勤、孫燕、王琳芳、肖培根、薛全福、楊秀玉、於德泉、曾毅、甄永蘇、鄭法雷、朱曉東、庄輝
港台地區編委:黃德明、林茂村、錢忠明
海外編委:陳晨、丁健明、沈文浚、王建英、袁小劍、劉偉、熊偉鵬
編輯部成員:孫仁宇、王欣、曾武威、任莉、薛惠文、王莎麗
據2018年5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共出版文獻10201篇。
據2018年5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載文量為6231。
《基礎醫學與臨床》被萬方數據、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知網、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碟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科技精品資料庫》、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等收錄。
據2018年5月12日中國知網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總被下載958954次、總被引3379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2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52。
據2018年5月1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基礎醫學與臨床》被引量為20231,下載量為209444;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影響因子為0.6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2017名,在基礎醫學(77種)中排名第37名。
《基礎醫學與臨床》被評為Caj-cd規範獲獎期刊。
《基礎醫學與臨床》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期刊。
《基礎醫學與臨床》被評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基礎醫學與臨床
第七屆編輯部主任:朱廣瑾
第七屆主編:章靜波
第七屆副主編:陳傑、方福德、蔣澄宇、李俊發、潘凌亞、彭小忠、孫鋼、張抒揚、張學、朱廣瑾(常務)、曾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