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萎縮
視神經萎縮
視神經萎縮是指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致使視神經全部變細的一種眼部疾病。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常因球后視神經炎、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眶內腫瘤壓迫、外傷、神經毒素等原因所致;繼發性視神經萎縮常繼發於視神經乳頭炎、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及結核性腦膜炎等顱內病變。視神經萎縮表現為視力減退和視神經盤呈灰白色或蒼白等。視神經萎縮目前主要使用藥物改善癥狀。視神經萎縮患者可出現視野缺損、視力減退或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且一旦出現視神經萎縮,要使之痊癒幾乎不可能,僅能使其殘餘的神經纖維恢復或維持其功能。視神經萎縮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后,部分患者可改善癥狀。
● 眼科、神經內科
● 視神經萎縮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常見原因如下。
● 球后視神經炎、視神經乳頭炎、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眶內腫瘤壓迫、外傷、神經毒素等導致。
● 繼發於眼部疾病:如視神經乳頭炎、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缺血性視乳頭病變、青光眼等。
● 繼發於顱內疾病:如結核性腦膜炎、視交叉蛛網膜炎、顱內腫瘤等。
● 視力減退。
● 視神經盤呈灰白色或蒼白。
● 確診視神經萎縮主要依靠眼底檢查、中心視野定量閾值檢查、視覺誘發電位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 眼底檢查
● ● 檢查眼底病變情況。
● 中心視野定量閾值檢查
● ● 檢查視野縮小程度及特點,為確診提供依據。
● 視覺誘發電位檢查
● ● 用於了解從視網膜到視覺皮層,即整個視覺通路功能完整性檢測。通過特定的棋盤格翻轉模式分別刺激左、右眼在視覺皮層記錄誘發電位。
● 影像學檢查
● ● 通過眼部及顱內CT、磁共振成像用於檢查有無顱內或眶內佔位性病變等異常情況。
● 醫生診斷視神經萎縮,主要依據臨床癥狀以及、眼底檢查、中心視野定量閾值檢查、視覺誘發電位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 視力減退。
● 視盤呈灰白色或蒼白。
● 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乳頭顏色為淡黃或蒼白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血管變細等。
● 可見向心性縮小。
● 如雙顳側偏盲應排除顱內視交叉佔位病變,巨大中心或旁中心暗點應排除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
● 可發現P100波峰潛時延遲和(或)振幅明顯下降。
● 視神經病變患者可見顱內或眶內的佔位性病變壓迫視神經。
● 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等患者可見中樞神經系統白質脫髓鞘病灶。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視力減退等類似的癥狀,容易與視神經萎縮混淆,這些疾病有屈光不正伴弱視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以及眼底檢查、中心視野定量閾值檢查、視覺誘發電位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 目前主要使用藥物等治療方式改善癥狀。
● 常用的藥物包括神經營養藥物如維生素B1、B12、ATP及輔酶A等,血管擴張葯及活血化淤葯類如菸酸、地巴唑、維生素E、維腦路通、復方丹參等。
● 其他治療方式,通過高壓氧、體外反搏穴位注射山莨菪鹼(654-2)、顳側皮下注射復方樟柳鹼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 患者可出現視野缺損、視力減退或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且一旦出現視神經萎縮,要使之痊癒幾乎不可能,僅能使其殘餘的神經纖維恢復或維持其功能。
● 視神經萎縮如能及時有效的治療,部分患者可改善癥狀。
● 避免外傷,防止傷及視神經。
● 避免各種神經毒素中毒,如蛇毒、蕈毒(毒蘑菇中毒)、河豚中毒、藥物(6一羥多巴胺)中毒等。
● 積極治療視神經乳頭炎、視神經乳頭水腫、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結核性腦膜炎、顱內腫瘤等原發病,定期做眼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