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
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
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指的是1944年7月18日至8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於實施的進攻戰役,是戰略性白俄羅斯戰役的一部分。
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大的戰略性進攻戰役之一。是蘇聯紅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五次打擊。
1944年上半年,蘇聯紅軍在蘇德戰場南北兩翼實施了一系列進攻戰役,給德軍以殲滅性打擊,解放大片國土,但在中段進展緩慢,形成白俄羅斯突出部。德軍力圖固守該突出部,以阻止蘇聯紅軍向華沙和東普魯士兩個戰略方向發展進攻。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對該突出部發起主攻,以消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主力,收復白俄羅斯。
盧布林
在此與蘇聯紅軍對峙的是“北方”集團軍群所屬第16集團軍各右翼兵團,由坦克第3集團軍,野戰第4、第9、第2集團軍編成的“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官為布施元帥,6月28日起為莫德爾元帥)以及“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各左翼兵團,共計63個師又3個旅,12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9500餘門,坦克和強擊火炮900輛,第6航空隊及第1、第4航空隊各一部共約1350架飛機對地面軍隊實施支援。法西斯德軍佔領了預有準備的縱深梯次配置防禦(250—270公里),依託完備的野戰工事配系和天然地區。“中央”集團軍群的任務是固守有捷徑通往德國邊境的白俄羅斯突出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和各方面軍司令部於1944年春開始計劃和準備白俄羅斯戰役。戰役目的是粉碎“中央”集團軍群,解放白俄羅斯。總參謀部根據軍事政治形勢和各方面軍軍事委員會的建議擬制了戰役計劃(代號為“巴格拉季昂”)。5月22日—23日大本營召開會議對這一計劃進行全面討論之後,定下了在白俄羅斯實施戰略性進攻戰役的最後決心。戰役企圖規定在6個地段同時突破德軍防禦,在維捷布斯克地域和博布魯伊斯克地域合圍和殲滅德軍翼側集團,粉碎奧爾沙集團和莫吉廖夫集團。繼以3個白俄羅斯方面軍向明斯克總方向實施向心突擊,合圍和殲滅“中央”集團軍群基本兵力。爾後,蘇聯紅軍應增強突擊,加寬進攻正面,前出蘇聯西部邊界。戰役企圖還規定,波羅的海沿岸第2、第3方面軍應利用蘇聯紅軍在白俄羅斯的戰果,轉入進攻。為了粉碎白俄羅斯德軍,動用了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司令為巴格拉米揚大將),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上將),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為扎哈羅夫上將),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為羅科索夫斯基大將)及其編成內的新建波蘭第1集團軍(司令為波普拉夫斯基中將),以及第聶伯河區艦隊。4個方面軍計有19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2個坦克集團軍,這些集團軍共轄166個師,12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7個築壘地域,21個步兵旅、獨立坦克旅和獨立機械化旅。共有14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3.1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輛。空軍第3(司令為帕皮溫空軍少將)、第1(司令為格羅莫夫空軍中將)、第4、第6(司令為波雷寧空軍中將)、第16集團軍(司令為魯堅科空軍中將)航空兵共5000餘架作戰飛機分別支援上述方面軍。遠程航空兵(司令為空軍元帥戈洛瓦諾夫)和國土防空軍航空兵也被調來參加戰役。游擊隊密切配合軍隊作戰。大本營代表、蘇聯元帥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負責協調各方面軍的行動。在戰役準備時節,按照總參謀部和各方面軍的計劃採取了廣泛的戰役偽裝措施。例如,在烏克蘭第3方面軍地帶內進行了進攻前集中軍隊的模擬,而同一時間則在白俄羅斯隱蔽變更部署和集中軍隊。德軍統帥部深信,蘇聯紅軍1944年夏季仍將在蘇德戰場南翼實施主要戰役,而在白俄羅斯的行動將是輔助性的。因此,德軍在白俄羅斯沒有掌握足夠的預備隊。各集團軍和集團軍群的預備隊總共只有11個師。整個蘇德戰場的30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中有24個集中在普里皮亞季河以南。根據作戰行動的性質和所遂行任務的內容。
羅科索夫斯基
進攻於7月18日開始。方面軍左翼突擊集團所屬各兵團在猛烈的炮火支援和空軍第6集團軍積極支援下,第一日就突破了德軍防禦。7月20日,各兵團前進70公里后,在寬大正面進抵西布格河,從行進間強渡該河,進入盟國波蘭境內。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科涅夫)於7月13日開始進攻(參見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為進行協同,以其右翼一部兵力向扎莫希奇實施突擊,以此促進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的勝利。7月22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解放了海鳥姆。同日,坦克第2集團軍進入突破口,並於7月24日解放了波蘭的大行政中心盧布林。該集團軍各兵團在繼續迅猛進攻中,於7月25日進抵維斯瓦河登布林地域。7月28日,近衛第8集團軍、波軍第1集團軍(由方面軍第二梯隊進入交戰)和第69集團軍亦進抵維斯瓦河,破壞了“中央”和“北烏克蘭”兩集團軍群之間的協同。坦克第2集團軍將其在維斯瓦河所佔地區移交波軍第1集團軍后,開始沿右岸向華沙發展進攻。第70集團軍強渡西布格河后,從西南面迂迴布列特斯。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於7月20日攻佔重要鐵路樞紐切雷姆哈,並從北面迂迴布列斯特。7月27日,第28集團軍在布列斯特市西北進抵西布格河。德軍布列斯特集團西退之路已被切斷。7月28日,第61集團軍在第70、第28集團軍各一部配合下解放了布列斯特。方面軍的進攻發展順利。7月31日,坦克第2集團軍突至維斯瓦河右岸華沙近郊普拉加。但該集團軍在此遇到德軍5個坦克師和2個步兵師的反突擊。蘇聯紅軍被迫在普拉加接近地轉入防禦。近衛第8集團軍和第69集團軍於7月28日—8月2日期間在華沙以南強渡維斯瓦河,並在其西岸馬格努謝夫地域和普瓦維地域奪佔了登陸場(見馬格努謝夫登陸場、普瓦維登陸場)。至8月2日前,方面軍已前出到蘇拉日以西、切哈諾維茨、謝德爾采以北、卡武申、普拉加以東及向南沿維斯瓦河一線,並繼續進行奪取普拉加和擴大登陸場的戰鬥。
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前身為坦克第2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是於1943年1月至2月在布良斯克方面軍後備第3集團軍的基礎上組建的。最初轄坦克第11和第16軍、步兵第60、第112和第194師、步兵第115旅,滑雪兵第28旅、近衛坦克第11旅以及其他兵團和部隊。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1944)中,與近衛第8集團軍所屬各部隊協同作戰,解放了波蘭的盧布林市(7月24日)和登布林市(7月25日)。由於在戰爭年代所表現出來的勇猛頑強和軍人的英勇精神並出色完成戰鬥任務,10.3萬餘名軍人榮獲勳章和獎章,221人獲得蘇聯英雄稱號,波格丹諾夫將軍兩次榮獲這一稱號。集團軍的幾乎所有兵團和部隊都榮膺勳章,多數獲榮譽稱號。
近衛騎兵第7軍:盧布林—布列斯特戰役中,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行動,因在戰役中作戰獲捷,1944年8月9日榮獲紅旗勳章。
近衛步兵第27師:與近衛第8集團軍其他兵團一起,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爾後,轉隸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各部隊在盧布林-布列斯特進攻戰役中作戰英勇頑強,戰役進程中順利強渡維斯瓦河。
二戰勳章
此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蘇聯紅軍全殲德軍17個師又3個旅,使其50個師損失過半,共殲滅德軍54萬人,擊落德機約2000架。蘇聯紅軍前進550公里—600公里,擴大進攻正面1000多公里,解放了白俄羅斯全部、立陶宛大部、拉脫維亞一部以及波蘭東部。蘇聯紅軍此戰也損失了765815人(陣亡和失蹤178507人,受傷587308人)。
蘇聯紅軍在白俄羅斯戰役中的勝利,證明蘇聯軍事學術已達到高超水平。合圍這種作戰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德軍重兵集團分別被合圍於維捷布斯克、博布魯伊斯克、明斯克附近和維爾紐斯、布列斯特兩地域。明斯克附近的合圍,是在距防禦前沿200—250公里縱深內對敵進行平行追擊和正面追擊過程中達成的。合圍與殲敵被作為一個統一的過程實施。這是蘇聯紅軍以前未曾有過的。坦克集團軍和坦克軍迅猛有力的行動,使在博布魯伊斯克地域和明斯克以東地域合圍德軍集團得以迅速完成。
大量而集中使用炮兵是白俄羅斯戰役的一個特點。在每個方面軍的突破地段上,炮兵的平均密度為每公里正面150—200門火炮和追擊炮。在戰役過程中,擬定和實行了炮兵支援步兵和坦克的新方法,即兩層徐進彈幕射擊。運用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的經驗,包括將集團軍和方面軍的快速集群投入交戰的經驗,是值得借鑒的。4個集團軍快速集群中的2個(近衛坦克第2軍、坦克第11軍)和全部方面軍快速集群,均在突破防禦的戰術地幅之後進入交戰。
蘇聯軍人僅在7、8月間就有40.2萬名官兵被授予勳章和獎章,其中戰功卓著者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白俄羅斯戰役的勝利實施,進一步加深了德軍集團的危機。在蘇德戰場其他地段實施堅決行動的條件已經具備。最高統帥部為在白俄羅斯、立陶宛和波蘭勝利進攻的4個方面軍先後鳴放了36次禮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