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文化街

董子文化街

董子文化街,位於山東省德州新城區中心地帶,佔地150畝,規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總資產(含入街企業)逾30億元,入街企業及經營門店350餘家,其中文化產業經營戶佔比82%,年營業額5—10億元。

簡介


中國·德州董子文化街位於山東省德州經濟開發區中心與 陵縣縣城地帶,南起東方紅路,北至三八路,西部是德州行政中心、體育中心和商務中心,董子文化街就坐落在景色秀美、文化積澱深厚的4A級景區董子園內。入街企業及經營門店350餘家,其中文化產業經營戶佔比82%,年營業額5—10億元。董子文化街國內著名的中國漢嘉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精心設計,由對商業地產具有豐富經驗的山東兆光集團德州置業有限公司傾力建設,是德州乃至周邊省市首屈一指的融商業、旅遊、歷史、文化於一體的精品工程。
該項目是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府“建設文化強省”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區域文化高地”的指示精神,以弘揚德州歷史文化為主旨,以董子讀書台建築群為主景,以儒家文化思想為主題,是董子讀書台景區的重要配套工程。項目藉助沙王河水系,結合水岸兩側自然地形地貌,規劃設計了富有江南秦淮特色的仿古文化商業區,著力展現中國古文化和德州特色地域文化,文化街一期以徽式建築為主體,以灰、白為主色調,黛瓦白牆,明間大窗,凸顯了傳統商業業態和現代商業業態共存,古建築風格與當今設計理念有機融合的傑出設計思想。整條商業區南北方向長約1000米,2-3層的建築用三條街道分為面向東西的五個營業街面,其中西街拔地而起,在一層之上形成了寬約15米、長約200多米的“天街”,這種街區模式在德州及周邊堪稱首創。董子文化街二期建築所體現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是建築設計最為關鍵的因素,其建築設計力圖從地域中尋找依據,提升文化內涵,並以現代的手法表現出來。建築採用灰紅為主色調,飛檐斗拱,屋頂舒展平遠,莊重大方,氣勢宏偉,突出了漢風唐韻的建築風格,與董子讀書台建築群渾然天成,十分協調。水系從二期街區中間穿行而過,河中栽種荷花,每到夏季荷葉茂盛、荷花盛開,別有一番景象。
董子文化街一期建設時,為紀念董子(董仲舒),同時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閑的好去處,投資1000萬元建成了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繁露廣場”,董子文化街的三條街道分別提取儒家文化思想精髓命名為“順天街”、“博文街”、“澄懷街”。整個街區共分為名人字畫區、紅木傢具根雕奇石區、古玩與民俗藝術區、金銀珠寶玉器區、美食茶藝區、商業商務服務區等六個具有不同業態特色的大區。涵蓋了名人字畫、古玩奇石、紅木傢具、黃金首飾、珠寶玉器、德州黑陶、郵票磁卡、文化用品、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剪紙泥塑、工藝美術品、民俗藝術品以及古典茶樓、現代酒吧、特色餐飲、地方名吃、地方特產等文化藝術各個層面,同時招駐文化中介、畫院畫廊、文物鑒賞機構、拍賣公司、廣告設計公司、文藝演出公司等,配套有5000餘平方米的中國德州董子文化街美術館和10個藝術家工作室、貴賓接待室、報告廳、書畫展示大廳和拍賣交易大廳等各項服務設施。德州市美術家協會、收藏家協會、攝影家協會、董子文化研究會、藏書協會、運河文化促進會等紛紛落戶董子文化街,董子文化街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文化高地、收藏基地、旅遊勝地,成為我省、我市藝術家的重要活動場所,同時可以輻射北至京津、南至濟南、西至石家莊,成為德州市民及周邊地區新的旅遊休閑、文化交流、購物娛樂的首選之地。
董子文化街啟動以來,在上級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共舉辦奇石、玉器、字畫等展覽展銷及各種交流會、研討會近200場次,多次積極配合“好客山東賀年會”、“山東省國民休閑匯”等系列活動,特別是“中國德州董子文化旅遊節”、“正月正董子園燈會”等以其規模大、檔次高、吸引遊客多取得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形成品牌活動。2012年和2013年,連續舉辦“春之聲”、“秋之韻”——幸福德州現代生活博覽會和“紀念毛主席誕辰120周年全國紅色收藏精品展”等大型活動,引起轟動。2011年董子文化街入選由齊魯晚報、省旅遊局、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共同評選的“齊魯文化新地標”,2012年省文化廳公布山東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董子文化街入選,2013年“紀念毛主席誕辰120周年全國紅色收藏精品展”開幕式上,董子文化街被命名為全國首家“中國收藏文化示範基地”。

優勢


董子文化街五大優勢
規劃優勢:顯赫身家 獨享尊崇
由於名勝古迹所具有的獨特性、不可複製性以及政府政策保護性等先天利好優勢,就使得董子文化街從誕生那一刻起,就已經載入州城史冊。坐擁六百畝董子讀書颱風景區,由知名設計機構中國漢嘉設計集團擔綱設計,三條長街,五面門市,三百餘套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旺鋪,亦建築、亦景觀、宜投資、宜收藏、宜觀賞、宜經商、宜創作、宜瀏覽……,擁有名勝古迹的街鋪,就等於同時收藏了這個城市的活力和文化歷史,伴隨流金歲月,植根景區里的商鋪也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年旺鋪,金字招牌,升值潛力高不可估。
區位優勢:上善寶地 左右逢源
如果說董子讀書颱風景區是整個德州經濟開發區旖旎風光中一尊王冠的話,那麼,董子文化街就將是其上面最為耀眼絢麗的一顆明珠。董子文化街位於德州經濟開發區中心地帶,與佔地六百畝的董子讀書颱風景區連為一體。德州歷來是商賈雲集之地,被稱為“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京滬,京福高速以及京滬高鐵在德州新城區穿行而過,到北京僅需一小時,董子文化街距德州汽車站15分鐘;距德州火車站15分鐘;距京滬高鐵德州東站18分鐘;距京台高速德州站5分鐘車程,董子文化街周邊5路、17路、17路、18路、28路、38路、112路等多路公交通行,為山東,京津冀乃至全國的藝術家、收藏家、投資者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董子文化街地圖和優勢
定位優勢:尊古創新 與時俱進
首先,他把握了中國漢代大儒——董仲舒歷史人物和歷史文化;其次,建築與景觀配套采 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符號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方式;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街的經營業態以文化為核心,囊括了名人字畫、古玩玉器、紅木傢具、餐飲茶藝等等,有展銷,有創作,功能配套之齊全、水平之高在全省首屈一指。
品牌優勢:名人勝跡 無窮魅力
一代鴻儒——中國漢代哲學大家董仲舒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承前啟後的顯赫地位,它的“抑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天人合一”等諸多思想,奠定了漢朝的盛世局面,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思想文化。以董子命名的文化街依託市委市政府“打造區域經濟文化高地”大政策,在德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直接領導下,由對商業地產具有成熟開發、運營經驗的山東兆光集團德州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可謂得“天時、地利、人和”,必定成為德州文化旅遊產業的制高點,成為州城靚麗的城市名片。古樸的歷史風韻,濃厚的商業底蘊,形成特有的文化產業品牌,必將使董子文化街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具有極大影響力、吸引力和號召力的標誌性街區和極具規模的特色文化產業商街。
政策優勢:政府規劃 全程呵護
董子文化街得“天時、地利、人和”,誕生於國強民富的和諧社會建設時期,是德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落實市委市府“打造區域經濟文化產業高地”決策的一大傑作。省、市領導多次親臨指導。董子文化街的開建,顯示了管委會領導搶抓機遇,力促早日建成德州文化高地的決心,為德州恢復和再現歷史文化名城的美好願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