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辦大集體

廠辦大集體

廠辦大集體是指由國有企業批准或資助興辦的,以安置回城知青和職工子女就業為目的,主要向主辦企業提供配套產品或勞務服務,由主辦企業委派人員或領導參與生產經營並在工商行政機關登記註冊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廠辦大集體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已成為制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基本介紹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廠辦大集體企業的競爭能力弱的問題集中顯現,同時有大量的廠辦大集體企業停產和職工失業。這已經成為制約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的推進廠辦大集體企業的改革,就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明晰集體企業產權,多渠道籌集改革資金,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由來與現狀


廠辦大集體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知識青年大批返城。為了安置知識青年以及國有企業職工子女就業,由國有企業批准並資助,成立了依附於主體企業的附屬廠,這就是廠辦大集體企業。長期以來,廠辦大集體企業依託主體企業生存。進入市場經濟以來,多數主體企業自身經營面臨困境,廠辦大集體的日子也越過越艱難。為減輕主辦國有企業負擔,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創造條件,推進集體企業的改革勢在必行。改革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制度創新、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使廠辦大集體與主辦國有企業徹底分離,成為產權清晰、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以減輕主辦國有企業負擔,為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創造條件。

改革難題


從中央出台改革政策至今,東北地區的廠辦大集體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與預期目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總結試點城市改革面臨的困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產權關係複雜。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廠辦大集體企業的產權關係非常複雜,嚴重影響企業的改革進程。從企業資產來源上說,廠辦大集體企業資產主要來自主辦廠投資、以主辦廠名義取得的貸款、主辦廠提供場地及設備、職工集資等。如,主辦廠為扶持大集體企業的發展,從資金、生產場地、設備等方面為其提供便利,廠辦大集體企業甚至是無償佔有和使用這些資產。同時,大集體企業資產被平調、挪用、侵佔的現象也大量存在。所以,理清企業的資產關係十分困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企業必須明晰和理順產權關係,以體現參與各方的利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而廠辦大集體企業複雜、模糊的產權關係,嚴重不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是導致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職工安置比較困難。廠辦大集體企業的職工安置主要涉及三個問題:一是職工的補償,二是職工的社會保障,三是下崗職工再就業。其中,職工的補償問題比較突出。參照國企改革的有關政策,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要切實理順勞動關係,對職工身份進行置換並給予相應的補償。這就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是職工補償範圍和標準,二是補償資金來源。確定補償範圍,首先需要明確是否包括在崗、離崗、退休人員等。同時,大集體企業職工與主辦國企還存在交叉任職的情況,關係複雜且難於梳理。對補償問題,還存在地區和企業不同導致補償標準難以等同的情況。如何協調好不同地區、企業補償標準不同的問題,同樣存在困難。即使僅僅給予補償,即所謂的“買斷工齡”也是不夠的,還必須解決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這是職工安置的難點之一。另外,廠辦大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要比國企下崗職工再就業更加困難。由於廠辦大集體企業職工年齡偏大,個人技能單一,文化程度也相對較低,一旦下崗,很難快速重新就業。
(三)改制資金缺乏。試點城市改革推進艱難的最大原因是改制資金嚴重缺乏。據初步估算,吉林省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共需改革資金100億元以上,國家給予的經濟補償金約佔改革所需資金的10%~15%,加上企業及各地自籌的資金,改革尚有55億元的資金缺口。改制資金缺口問題在遼寧省和黑龍江省更加嚴重,遼寧省地方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需284.1億元資金,而中央財政最多可補助29.2億元,資金缺口很大;黑龍江的改制資金缺口也有200億元之多。

解決思路


針對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遇到的特殊困難,順利推進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合理界定產權關係,進行徹底的產權改革。廠辦大集體企業的產權問題比較複雜,需要針對不同情況合理界定產權關係。對那些試圖保留集體產權的企業,應突破集體資產只能公有的限制,把現代集體經濟定性為合作經濟,按照一定區域內勞動者所有、聯合經濟組織範圍內勞動群眾集體所有、集體企業職工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不同邊界,來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主體。在操作過程中,大集體企業產權關係的界定應通過各方協商的方式界定資產權屬。在資產的處置上,改革應優先考慮大集體企業的困難,儘可能採取政策傾斜,支持將當初由主辦國有企業投入、目前由廠辦大集體佔有和使用的資產,界定為廠辦大集體所有;對主辦廠調用大集體企業資產的情況,主辦國企應切實負擔起責任,給予大集體足夠的補償。對可重組改制的大集體企業,應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產權主體的多元化。多數廠辦大集體企業尤其是那些規模較小的大集體企業,應主要實行民營化,採取出售、破產拍賣管理層收購等形式進行徹底的產權改革。
(二)多渠道籌集改制資金。在多方籌措改制資金問題上,吉林省作為首批進行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試點的地區,採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如,有計劃地對地處城市黃金地段的集體企業進行搬遷,利用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的平台進行收儲;借鑒國企化解金融債務的經驗,對廠辦大集體企業金融債務進行打包回購;採取向銀行借款的辦法,補充改革成本缺口;盡最大努力提供財政支持等。產權交易市場作為資產流轉的一個渠道,能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和腐敗行為。因此,廠辦大集體企業在資產變現時,應充分利用產權交易市場,以獲得儘可能多的收入,彌補改革資金的不足。對地處黃金地段的大集體企業地產,可充分利用城市擴張所產生的級差地租,採取“退二進三”等措施,以增值收益彌補改製成本缺口。
(三)切實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考慮到廠辦大集體企業的特殊性,對多數面臨關閉破產的改制企業,政府應儘可能多地承擔企業改革成本。對企業內債,政府應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清償,減少企業在補償安置職工問題上的資金缺口;對企業外債,採取停息掛帳、核銷、債轉股等辦法加以解決,促使企業更快完成改革。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職工安置和補償問題,應突破現有政策的限制,儘可能地將更多的職工納入養老保險統籌範圍,以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
(四)改革內部機制,推動企業健康發展。雖然從帳面上看,多數廠辦大集體企業資不抵債,但很多企業的資產仍然有利用價值。通過改革,能有效激活現有的存量資產,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為地方經濟發展增添活力。所以,不論改制后企業採取何種性質的產權組織形式,作為市場主體,都必須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在生產經營上擺脫對主辦廠的過度依賴,積極採用新技術,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產品創新,以提高市場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改制企業還應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形成有效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從而為企業長遠發展構建一個有效的運行機制,並奠定良好的基礎。

改革緣由


廠辦大集體
廠辦大集體
國務院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廠辦大集體改革,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
會議指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國有企業資助興辦的向主辦企業提供配套產品或勞務服務的廠辦大集體企業,對發展經濟和安置回城知識青年、職工子女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廠辦大集體產權不清、機制不活、人員富餘、競爭力弱等問題日益突出,大量企業停產、職工失業。2005年,國務院批准在東北地區選擇部分城市和中央企業進行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已取得初步成效,試點政策逐步完善。
會議決定,從2011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廠辦大集體改革,用3年至5年時間,使廠辦大集體與主辦國有企業徹底分離,成為的獨立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職工得到妥善安置,職工合法權益得到切實維護。會議強調,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化解主要矛盾,解決重點問題;堅持分類指導,通過多種途徑安置職工,處理好勞動關係和社會保險關係;堅持統籌兼顧各方面承受能力,由廠辦大集體、主辦國有企業、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共同分擔改革成本。中央財政將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經濟補償金中央財政補助比例,統籌用於職工安置。會議要求各有關地區、部門和中央企業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確保改革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