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
白屈菜
白屈菜是罌粟科植物白屈菜的全草。白屈菜藥性涼,味道苦。歸胃、肺經。白屈菜的化學成分有生物鹼、黃酮類、揮髮油、有機酸類等,其中生物鹼是發揮作用的主要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規定,乾燥的白屈菜中,白屈菜紅鹼的含量不能少於0.020%。
● 正名:白屈菜
● 英文名:Baiqucai
● 拉丁名:Chelidonii Herba
● 別稱:土黃連、雄黃草、八步緊、地黃連、假黃連、牛金花、斷腸草、山黃連、山西瓜、小野人血草
● 白屈菜具有止咳平喘、解痙止痛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白屈菜具有抗病原微生物、鎮咳、平喘、祛痰、鎮痛、抗炎、殺蟲、抗腫瘤等作用。
● 白屈菜可以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百日咳、胃痛、慢性胃炎、泄瀉、痢疾、濕熱黃疸、水腫、肝硬化、水田皮炎、腫瘤疾病等。
● 白屈菜過敏者,禁止使用。
● 如果您正在服用毛果芸香鹼、碘化鉀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白屈菜有毒,孕婦禁止服用,如果需要外用,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避免服用白屈菜,如果需要,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白屈菜煎汁內服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白屈菜的每日常規用量為9~18克。
● 白屈菜直接搗爛后外敷患處,或者搗爛后取汁外塗,可以治療疥癬、瘡腫等。
● 白屈菜可以配合其他藥物泡酒飲用。
● ● 復方白屈菜酊:有理氣止痛、消炎的功效,可以用於慢性胃炎、胃腸痙攣性疼痛等。
● ● 止痛酊: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慢性胃炎、胃腸道痙攣引起的疼痛。
● 白屈菜有毒,不能過量服用。用藥時一定要遵循醫囑,不可自行增加藥量。
● 老人或兒童使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 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降低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用藥期間,避免服用毛果芸香鹼、碘化鉀等藥物。
● 白屈菜有毒,毒性成分有黃酮醇、白屈菜鹼、強心苷、原阿片鹼、黃連鹼等。如果要長期服用白屈菜,務必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過量服用,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就醫治療:
● ● 意識不清
● ● 胡言亂語
● ● 血壓升高
● ● 煩躁不安
● ● 噁心嘔吐
● ● 腹瀉。
● 白屈菜全國都有種植,主要產於新疆、四川以及華北、東北、長江中下游等地區。
● 白屈菜的根為圓錐形,根部有很多分枝和鬚根。莖中間空,而且乾癟,表面為綠褐色或黃綠色,部分為白粉色。葉片多破碎和皺縮,完整的葉子邊緣有不整齊的缺損。葉子上表面為黃綠色,下表面為綠灰色,兩面都有白色的絨毛。花瓣一般有4片,色黃,為卵圓形。果實為細圓柱形,內有很多黑色的、卵形的小種子。白屈菜氣味清淡,品嘗時有淡淡的苦味。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
● 小兒清熱靈: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神煩驚搐等。
● 小兒白貝止咳糖漿: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療胸脅脹痛、咳痰黃稠、咳痰帶血,以及火熱灼肺、痰阻氣道引起的咳嗽。
● 胃痛平膠囊:具有緩急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療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腸痙攣所致疼痛等。
● 小兒消咳片:具有解表利咽、清肺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燥痰咳嗽、痰熱咳嗽,緩解咳嗽、咳痰、咽喉紅腫疼痛、咽乾等。
● 新型狗皮膏: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等功效,可以治療風濕痛、神經痛、急性扭傷、關節酸痛、肌肉酸痛等。
● 白屈菜是罌粟科植物的全草,洋金花是茄科植物的花,兩者的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白屈菜和洋金花都有止咳、平喘、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咳嗽氣喘、脘腹疼痛等。
● ● 白屈菜善於治療慢性咳喘而痰多、胃部攣痛等,還可以治療泄瀉痢疾、濕熱黃疸、水腫、肝硬化、水田皮炎、腫瘤疾病等。洋金花善於治療咳喘無痰或少痰、脘腹冷痛等,還可以治療風濕痹痛、癲癇、小兒慢驚風等。
● 誤區:白屈菜有毒,不能單獨使用
● ● 白屈菜雖然有毒,但它具有解痙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可以配合其他藥物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單獨煎汁時可以治療慢性胃炎、胃痛、腹瀉等,搗爛直接外敷或者取汁外塗還可治療疥癬等皮膚病。但白屈菜的用量不能過大,否則會中毒,出現噁心、嘔吐、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等癥狀。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