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子和

饒子和

饒子和,1950年9月6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分子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課題組組長。

1977年饒子和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前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7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就讀生物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1982年碩士畢業後繼續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工作;1985年前往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博士畢業后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先後擔任博士后和研究員;1995年在《Nature》上首先發表了艾滋病毒基質蛋白SIV-MA的晶體結構;1996年回到中國,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工作,先後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實驗室主任;1999年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研究所所長;2000年擔任清華大學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4年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2006年5月26日擔任南開大學校長(任期至2011年);2011年擔任天津市第十二屆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2014年當選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委員會主席。

饒子和主要從事與人類感染相關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質與病毒的三維結構研究,以及從事創新藥物治療的開發。

2019年第四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饒子和獲成就獎。

人物經歷


1950年9月6日,饒子和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原籍江蘇省無錫市。
1967年,饒子和畢業於南京市第一中學
1968年12月,饒子和作為知青,進入江蘇省興化縣周庄公社插隊。
1973年8月,饒子和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專業學習。
1977年1月,饒子和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前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工作,擔任研究實習員(至1979年9月)。
1979年9月,饒子和進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就讀生物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2年9月,饒子和碩士畢業後繼續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擔任助理研究員(至1985年6月)。
1985年6月,饒子和前往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
1989年6月,饒子和博士畢業后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9月,饒子和博士后出站之後,繼續留在英國牛津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工作,擔任研究員。
1995年,饒子和在《Nature》上首先發表了艾滋病毒基質蛋白SIV-MA的晶體結構,並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裝配模型。
1996年9月,饒子和回到中國,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工作,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實驗室主任(2000年8月)。
1999年,饒子和擔任清華大學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同年入選第二批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2000年8月,饒子和擔任清華大學蛋白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至2003年3月)。
2001年6月,饒子和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3年3月,饒子和擔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和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至2007年3月)。
2004年,饒子和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
2006年3月,饒子和進入中央黨校地廳級幹部進修班學習(至2006年7月)。5月26日,開始擔任南開大學校長(副部長級)。12月19日,擔任天津市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首任院長。
2007年3月,饒子和擔任南開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常委、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校長(至2011年1月)。
2011年1月,饒子和擔任天津市第十二屆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5月,當選為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Hertford College)Senior Fellow。11月2日,饒子和當選國際純粹與應用生物物理學聯合會(IUPAB)主席,成為該組織自1961年成立以來的首位華人主席。
2014年2月,饒子和當選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委員會主席。
2019年第四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饒子和獲成就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成就
饒子和的研究涉及眾多新發、再發人類疾病病原體,例如流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甲型肝炎病毒(HAV)、手足口病毒(HFMDV)、寨卡病毒(Zika Virus)、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及皰疹病毒(Herpesvirus)。
饒子和在《Nature》上發表了SIV-MA的晶體結構,首次提出HIV及其家族分子的裝配模型;在《Cell》上發表了HFactorⅨEGF-likeDomain與Ca2+結合複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研究結果,揭示了該複合物的生物學機理。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成功地解析出第一個SARS病毒的蛋白質-3CLPRO及其與抑製劑複合物的晶體結構,為抗SARS藥物的發現奠定了重要的結構基礎,論文在PNAS上發表。其研究組已經系統地表達出200餘個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重
2020年4月,饒子和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應用冷凍電鏡(cryo-EM)技術,率先描述出了新冠病毒RdRp與兩種輔助蛋白相結合的複合物結構,並且模擬出瑞德西韋與新冠病毒RdRp結合的方式。這項成果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正式上線發表。
•學術論著
截至2018年4月,饒子和在國際科學期刊上發表同行評審論文335篇,被引用逾12000次。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0.04《高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彙編 弘揚南開精神推動科學發展》薛進文,饒子和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12《蛋白質組學方法》饒子和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2.09《蛋白質組學方法》饒子和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期刊論文
Yuan S, Wang J-L, Zhu D, Wang N, Gao Q, Chen W, Tang H, Wang J-Z, Zhang X*, Liu H*, Rao Z* and Wang X*. Cryo-EM structure of a Herpesvirus capsid at 3.1 Å. Science. 2018 Apr 6;360(6384).
Qiu X, Lei Y, Yang P, Gao Q, Wang N, Cao L, Yuan S, Huang X, Deng Y, Ma W, Ding T, Zhang F, Wu X, Hu J, Liu SL, Qin C, Wang X*, Xu Z*, Rao Z*. Structural basis for neutraliza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by two potent therapeutic antibodies. Nat Microbiol. 2018 Mar;3(3):287-294.
Wang X, Ren J, Gao Q, Hu Z, Sun Y, Li X, Rowlands DJ, Yin W, Wang J*, Stuart DI*, Rao Z* & Fry EE*. The structure of hepatitis A virus and the origins of picornaviruses. Nature. 2015 Jan 1;517(7532):85-8.
Yuan P, Bartlam M, Lou Z, Chen S, Zhou J, He X, Lv Z, Ge R, Li X, Deng T, Fodor E, Rao Z* & Liu Y*. Crystal structure of an avian influenza polymerase PA(N) reveals an endonuclease active site. Nature. 2009 Apr 16;458(7240):909-13
He X, Zhou J, Bartlam M, Zhang R, Ma J, Lou Z, Li X, Li J, Joachimiak A., Zeng Z, Ge R, Rao Z* & Liu YF*.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olymerase PA(C)-PB1(N) complex from an avian influenza H5N1 virus. Nature. 2008 Aug 28;454(7208):1123-6.
•學術交流
饒子和多次應邀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還作為主席成功地組織了第一、二、三屆“清華蛋白質科學國際會議” 。
•承擔項目
截至2012年10月,饒子和作為首席科學家或項目負責人承擔並主持了包括國家“973”、“863”、“重大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重要科研項目。

人才培養

•教育理念
饒子和認為:在某些科研領域,中國的科學家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工作,有的甚至是世界領先的,但這些工作從本質上來說還是follow(跟隨),對於指導科研方向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這‘三新’的創新,中國幾乎還是空白,這也是中國人拿不到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像培養科研中的‘田徑人才’那樣,必須從‘娃娃’抓起,所說的‘娃娃’,指的是本科教育。
饒子和建議:一、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實行正面、負面清單制度。二、建議儘快建立“管、辦、評”分離的高校評估制度,“管”是政府對高校實行宏觀管理;“辦”是校長負責辦學;“評”是調動社會組織承擔起高校評估工作。三、建議國家儘快成立由相關專家組成的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讓學校專註於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改變當前存在的學校“跑部錢進”現象。以上三個方面,歸根結底是尊重教育發展規律,給高校鬆綁,向高校放權。管住政府“閑不住的手”,高校才能大顯身手。給高校鬆綁,落實好辦學自主權,相信中國會辦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學,提高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科教強國的目標才會早日實現。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2019年10月12日​2019年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成就獎
2016年2月第二屆樹蘭醫學獎
2010年6月16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名譽科學博士學位
2009年香港浸會大學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2009年世界高科技論壇“傑出學術領袖獎”
2008年首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
2006年第三世界科學院最高獎—第里雅斯特科學獎(Trieste Science Prize)
2006年陳嘉庚科學獎
2004年8月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0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3年1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9年香港“求是傑出青年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2003年至2007年生物大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6年至2017年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
2014年至2017年國際純粹與應用生物物理學聯合會 (IUPAB) 主席
2015年10月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首屆輪值主席
2018年至2023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
天津市第12屆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天津市第11屆人大代表
第四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獎勵委員會主任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兼分子生物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晶體學會常務理事兼生物大分子專業委員會主任
“Biophys.J.”、“FEBSLET”、“Acta Cryst D”在內的多種學術刊物的審稿人

人物評價


饒子和在結構生物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創性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是與重要病毒和人類重大疾病相關的蛋白質結構、功能以及創新藥物的研究,其科學貢獻主要體現在對HIV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膜蛋白的三維結構與功能的研究,在禽流感病毒聚合酶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率先揭示了流感病毒聚合酶關鍵部分PA亞基與PB1多肽複合體的精細三維結構,為抗流感病毒藥物提供了理想的靶點,並且在SARS、乙型/丙型肝炎、HIV的靶點蛋白和配體分子相互作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為藥物創新和結構生物學研究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天津中醫藥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