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報告制度

零報告制度

“零報告制度”,就是從初次上報報表到本次上報報表之間的時段內,即使沒有出現新情況,也要將報表填上“0”上報的制度。上報報表的時間和時間間隔是上級規定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某時段內的最新情況。

簡介


現在不單在傳染病統計工作上實行“零報告制度”,在一些特殊時期的其他工作也實行“零報告制度”,比如自然災害、交通安全、生產安全、社會安全、政治事件等等……
實行“零報告制度”,“零”的情況也要報告,就意味著有關方面要負起責任。因為故意“錯報”比“不報”的罪過要大。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解釋零報告制度時說,零報告制度不同於不報告。當某一地區沒有出現疫情時,當地的衛生廳局也必須予以上報,上報疫情情況可以為“零”,但決不允許不報告。

起源與案例


SARS零報告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實行零報告制度,始於2003年4月20日。衛生部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解釋零報告制度時說,零報告制度不同於不報告。當某一地區沒有出現疫情時,當地的衛生廳局也必須上報。上報疫情情況可以為“零”,但決不允許不報告。

H1N1零報告

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5月2日晚確認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有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786例,並且表示不排除把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升至6級的可能性。同時,又有多名不同國家的確診患者經過治療已經痊癒。中國衛生部也於5月2日下發通知要求,從5月3日起,對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觸者實施隔離觀察情況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