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女繼承人的結果 展開

女繼承人

威廉·惠勒導演的電影

徠影片述說凱瑟琳·斯洛珀是一位靦腆而相貌平常的女孩子,因她將從父母那繼承一大筆錢,而被野心勃勃的莫里斯·湯森欺騙。最後,明智的她通過試探識穿了這個騙子的鬼把戲,她的心情也終趨平靜。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女繼承人
原片名:The Heiress
更多中文片名:千金小姐
影片類型:愛情 / 劇情
片長:115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級別:Sweden:Btl UK:U Finland:S
製作成本:$2,600,000 (estimated)
攝製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劇情簡介


版本一
影片述說凱瑟琳·斯洛珀是一位靦腆而相貌平常的女孩子,因她將從父母那繼承一大筆錢,而被野心勃勃的莫里斯·湯森欺騙。最後,明智的她通過試探識穿了這個騙子的鬼把戲,她的心情也終趨平靜。
版本二
父母十分有錢的凱瑟琳·斯洛珀是個善良、靦腆的普通姑娘,她同野心勃勃的莫里斯·湯森訂了婚。凱瑟琳的父親識破了莫里斯只為了女兒的錢的詭計,試圖勸阻她,但凱瑟琳為了莫里斯在一起,計劃同他私奔。在莫里斯得知私奔會使凱瑟琳不名一文後,便拋棄了她。不久,父親患肺病死去,凱瑟琳繼承了全部財產。此後的7年間,凱瑟琳懂得了人情世故,也了解了男人們的種種想法。從加尼福尼亞回來的莫里斯企圖重溫舊情,他將他當初拋棄她的行為闡述得極為高尚:他是為了不讓她犧牲她的遺產才那樣做的。聽著莫里斯的花言巧語和騙人的鬼話,凱瑟琳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她的夢想已經破滅,並再次受到了屈辱,此刻,自尊比愛情更為強烈。但當莫里斯再次勸說凱瑟琳同他私奔時,她卻同意了。晚上,莫里斯來到凱瑟琳的住處,卻發現門被關上了。復仇的實現使凱瑟琳的心恢復了平靜,她拿著燈走上了樓梯。

演職員表


演員表

奧利維婭·德哈維蘭 Olivia de Havilland ....Catherine Sloper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 Montgomery Clift ....Morris Townsend
拉爾夫·理查德森 Ralph Richardson ....Dr. Austin Sloper
米利亞姆·霍普金斯 Miriam Hopkins ....Lavinia Penniman
凡妮莎·布朗 Vanessa Brown ....Maria
Betty Linley ....Mrs. Montgomery
Ray Collins ....Jefferson Almond
莫娜·弗里曼 Mona Freeman ....Marian Almond
Selena Royle ....Elizabeth Almond
Paul Lees .....Arthur Townsend
Harry Antrim .....Mr. Abeel
Russ Conway .....Quintus
David Thursby .....Geier
Franklyn Farnum .....Bit Role (uncredited)
Sam Harris .....Party Guest (uncredited)
Donald Kerr .....Fish Peddler (uncredited)

職員表

導演: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編劇:Augustus Goetz .....also play
Ruth Goetz .....also play
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 .....novel Washington Square
製作人 Produced by
Lester Koenig .....associate producer
Robert Wyler .....associate producer
威廉·惠勒 William Wyler .....producer

幕後製作


影片講述了一種理智而講求實際的愛情,現實和庸俗中仍夾雜著淡淡的哀傷和令人心碎的感情。構思精巧,細節準確,文學性很強。扮演凱瑟琳的奧麗薇?德?哈維蘭以機敏的眼神和警覺的表情將人物性格的複雜和變化成功地表達出來。該片獲第22屆奧斯卡(1949)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布景裝置、最佳服裝設計、最佳戲劇片和喜劇片音樂4項大獎。影片根據亨利詹姆斯小說《華盛頓廣場》改編,1997年拍成《華府艷聞》(Washington Square),主角珍妮弗·賈森·利也有上佳表現。

發行上映


製作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美國]
發行公司:
MCA環球家庭娛樂 MCA/Universal Home Video [美國] ..... (199?) (USA) (VHS)
派拉蒙影業公司 Paramount Pictures [美國] ..... (1949) (USA) (theatrical)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美國 USA 1949年10月6日
瑞典 Sweden 1950年2月10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50年5月19日
芬蘭 Finland 1950年9月22日
丹麥 Denmark 1950年10月2日
奧地利 Austria 1950年11月10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51年3月24日

獲獎情況


第22屆奧斯卡金像獎 (1950)
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導演(提名)威廉·惠勒
最佳女主角奧利維婭·德哈維蘭
最佳男配角(提名)拉爾夫·理查德森
最徠佳黑白攝影(提名)Leo Tover
最佳藝術指導-布景(黑白片)Harry Horner / Emile Kuri / John Meehan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Gile Steele / 伊迪絲·海德
Best Music, Scoring of a Dramatic or Comedy PictureAaron Copland

花絮


為了讓奧利維婭·德哈維蘭將人物的身心疲憊演繹得惟妙惟肖,導演威廉·惠勒在她拖拽上樓梯的手提箱中放了不少書。
本片於1996年被列入美國國家圖書館的國家電影目錄。
蒙哥馬利·克利夫特曾為拍攝需要而學習彈奏鋼琴。
是德哈維蘭選定威廉·惠勒為本片導演,因為她認為這位注重細節的導演肯定會喚發出自己的表演潛能,事實上,惠勒不僅用心執導,而且還在竭力維護德哈維蘭,惟恐別人對她不敬或爭搶她的戲份。

精彩對白


Catherine Sloper: He's grown greedier over the years. Before he only wanted my money; now he wants my love as well. Well, he came to the wrong house - and he came twice. I shall see that he does not come a third time.
凱瑟琳:幾年裡,他變得越發貪婪了。過去他只想要我的錢,眼下他還希望得到我的愛。是的,他走錯了地方,而且走錯了兩次,應該不會有第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