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創刊於1964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主辦的激光與光電子類期刊。

辦刊歷史


1964年,《光受激發射情報》創刊,10月改名為《激光情報》。
1969年,改名為《國外激光動態》。
1964-1969年,未被知網收錄。
1970年,為月刊。
1971年,改名為《國外激光》。
1972年,知網收錄14期。
1995年,改名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主要發表激光與光電子領域的最新研究論文以及具有一定深度和前瞻性的綜述論文。
主要欄目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主要欄目有綜合評述、理論與研究、激光核聚變、信息光學、強光光學、高功率激光、光電子器件與技術、光電子應用與產業化。

人員編製

據2018年9月《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編輯部官網顯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第八屆編委會編委有56人,顧問6人。
顧問干福熹庄松林劉頌豪徐至展曹健林雷仕湛
編委於起峰王又良王元生王立軍王取泉葉征宇鞏馬理畢勇
朱日宏向世明劉大禾劉木清劉德安劉德明許 喬李傳起
李寶軍李艷秋李 焱楊 力束小建岑兆豐邱建榮何京良
沈為民張 龍張永康張存林張國權張曉敏張新平陳林森
陳繼民苑立波杭 寅金玉奇孟軍合姜德生祖繼鋒祝世寧
賀洪波顧 瑛柴 路高志山郭太良郭 旗黃桂學龔海梅
潘裕柏魏勛斌程 勇姚建華陳 榮余重秀李學春畢衛紅

資源保障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為依託,截至2018年4月,上海光機所現設14個研究室,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中科院-中物院”聯合實驗室1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4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共出版文獻14661篇。
據2018年9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載文量為3204篇。
據統計,《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7年的稿件量較2016年,來稿量增長率為53%,發文量增長率為26%,且2018年來稿持續增多。

收錄情況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被Scopus、中國光學期刊網、CNKI、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2004、2008、2011、2014)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16日中國知網顯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總被下載1259669次、總被引27385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96、(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90。
據2018年9月1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被引量為10269次,下載量為9372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影響因子為1.1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766名,在無線電電子學與電信技術、物理學、基礎科學(961種)中排第110名。

榮譽表彰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1995年,全國光學期刊一等獎。
1996年,上海市優秀期刊表揚獎。
1997年,中科院情報工作優質服務獎。
2017年,獲第4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第六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圖中文字為該刊的中文名。

辦刊宗旨

旨在及時報道中國國內外激光與光電子學領域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技術應用,促進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溝通科研與產業的聯繫,促進激光與光電子事業的發展。

現任領導


《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第八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范滇元
執行主編程亞
副主編王建宇、張雨東、相里斌、龔尚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