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悲禪寺
南京大悲禪寺
徠南京大悲禪寺位於南京市六合區金牛湖街道,始建於唐咸通年間,為全國僅存的大悲禪寺之一,歷來香火旺盛,祥蓋其間。初名“大悲庵”,沿用過“地藏庵”,現名“大悲禪寺”,於2016年4月開始重建。
寺廟簡介
南京大悲禪寺位於金牛湖街道長山社區,距南京市主城區35公里,距繞城公路長山出口、地鐵沈橋站1公里。大悲禪寺地處山巒之顛,可覽大悲禪寺寺區全景,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之悠久的歷史氣息,更襯托出大悲禪寺濃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徠南京大悲禪寺具有北亞熱帶季風溫濕氣候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氣溫15.1℃,平均降雨1000毫米左右。春秋清新涼爽,夏季植被繁茂,農田縈繞,周邊自然環境豐富;遠眺一望無際,美不勝收,儼然“人在畫中游”的仙境。
南京大悲禪寺景區融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於一體,具有很強的特色,按照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院2003年制訂的《旅遊資源分類系統標準》,對大悲禪寺旅遊資源進行分類,大悲禪寺景區的資源類型具有主類、亞類、和基本類。主類:地文景觀、寺院景觀、佛教文化、佛教法事、建築設施、天然生態。亞類:地質地貌、人造景點、霜雪冰凌、綜合人文旅遊地。基本類:山石林土、旅遊節、民族風光、民族特色。
禪寺歷史
六合,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后經過幾次戰爭,大悲禪寺毀於兵燹。但民眾心愿是毀不掉的,這裡毀,那裡修,隨毀隨修。最近維修一次,有門楣石為證:大悲庵修於民國十七年,白塔崗堡民眾捐資修繕。乾隆《六合縣誌》載:“白塔岡有大悲庵。”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后,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重建;光緒癸未(1883年)又名為地藏庵;民國十七年(1928年)修繕一新。2010年7月,時任國家文化部部長、中國文聯主席的孫家正為大悲禪寺手寫題詞,以示支持。
歷任住持
應信眾所願和宏法所需,在社會各界人士、諸山長老、檀越居士、信教群眾慷慨解囊及幫助下,寺廟的重建已於2016年破土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