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
重慶市轄區
黔江區隸屬於重慶市,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稱,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於一體。
黔江區下轄6個街道、12個鎮、12個鄉,幅員面積2402平方公里。人口為56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為231.87億元。
黔江區獲得過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全國平安鐵路示範區、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黔江區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區縣。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黔江區風景
漢初為涪陵縣地。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在梁州巴郡置涪陵縣。元封五年(前106年),改梁州為益州,屬益州刺史部。東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析涪陵縣置涪陵、永寧、丹興、漢葭四縣。丹興縣治設於今城東街道南海城居委(古稱楠木坪)。
三國沿用丹興縣名。蜀漢延熙十二年(249年),涪陵人徐巨殺都尉反,後主遣大將鄧芝征討,徐巨戰死。事後,徙徐、藺、謝、范等數千家於成都。
西晉,武帝咸寧六年(公元280年),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涪陵郡下設涪陵、漢葭、漢夏、漢平等四縣,丹興廢,其地入涪陵、漢夏二縣。西晉光熙元年(306年),今酉、秀、黔、彭等地"沒於蠻僚",歷宋、齊、梁、魏、周等250餘年。
黔江區在重慶市的位置(紅色處)
隋朝,文帝開皇五年(585年),置石城縣,兼置庸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廢庸州,石城縣隸屬巴東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石城縣改屬黔州,其縣治移無慈城。后改黔州為黔中郡,轄彭水、洪杜、洋水、永寧和石城5縣。太宗貞觀四年(630年),治所遷回楠木坪。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名黔江,屬黔安郡(黔州)。
五代十國時期,黔江屬黔州。後唐長興五年(935年),孟知祥據蜀,黔州地屬之。
南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年),黔州升為紹慶府,黔江縣隸屬於紹慶府。
元代,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明玉珍據川,稱帝10年,黔江縣為其屬地。
明朝,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藍玉征黔,省黔江入彭水縣。洪武十一年(1378年),藍玉再次征黔,駐官兵1216名,置黔江守御千戶所。洪武十四年(1381年),復置黔江縣。黔江守御千戶所隸四川都司所屬的重慶衛,持續275年。
石鐘山
民國成立后,廢府、州、廳,黔江直屬省。四川"防區制"時期,黔江屬劉湘防區。民國24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酉陽專署)。民國34年(1945年)10月,設立川黔湘鄂邊區綏靖公署,綏署駐黔江。
黔江區全景圖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地處東經108°28′-108°56′、北緯29°04′-29°52′之間。東臨湖北省的咸豐縣,西接彭水縣,南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北接湖北利川市。東西寬45千米,南北長90千米,幅員面積為2402平方千米。黔江區西北距重慶主城250千米,東至湖北恩施162千米,南離湖南吉首367千米。
地質
黔江區屬新華夏第三隆起帶南西段鄂西渝東褶皺帶,底基構造為輕微變質的板溪群,有震旦紀至白堊紀的沉積,也有奧陶紀到第四紀的化石遺存。地處斷裂帶,北起中壩以西(小南海),向西南經城區西北大埡口、白家灣、青崗坪、筲箕灘至石家河,全長56公里,總體走向為北東30°-40°。
地貌
黔江區地形地貌受地質拼迭控制,山脈河流走向近似平行,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呈“六嶺五槽”地貌,平壩星落其間。山地佔幅員面積的90%,東南部山脈條狀明顯,切割深;西北部以低山和淺切割中山為主,無明顯條狀帶。山頂標高一般在700-1000米,切割深度一般在400-600米,屬淺、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區占幅員面積的4.04%,1001-1400米的地區佔17.18%,700-1000米的地區佔59.9%,700米以下的地區佔19.49%。灰千梁子主峰為黔江區最高點,海拔1938.5米,中井河與文江河交匯的馬斯口是黔江區最低的地方,海撥319米。山嶺多為北東—南西走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體有17條,是黔江森林的主要分佈區。丘陵面積小,主要分佈在阿蓬江兩岸以及國道319公路沿線,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主產區,主要有正陽丘陵、石會丘陵等6處。平壩海拔低,農業發達,是水稻、小麥、油菜、柑桔等農作物的主要產區,主要有馬喇湖平壩、官莊壩等21處。
山中黔江區
黔江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但輻射、光照不足,災害氣候頻繁。氣候具有隨海拔高度變化的立體規律,是典型的山地氣候。
黔江區多年年均氣溫15.4℃,極端最高氣溫38.6℃,極端最低氣溫5.8℃。月平均氣溫7月最高,為25.9℃。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213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166.6小時。乾旱夏季突出。綿雨集中在5-6月(雙搶)和9-10月(三秋),綿雨對農作物影響較大。
黔江區土地資源受成土母質(岩性)和氣候的影響,包括沙、粘、瘦、薄等種類,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土壤共分7個土類、12個亞類、23個土屬、52個土種。坡度在25度以下的耕地佔耕地總面積50%,礫石、沙土358329畝,佔耕地總面積的48.9%,粘土面積148753畝,佔20.3%,水土流失面積占幅員面積的63.27%。
2012年,黔江區土地總面積239185.1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59716.94公頃,園地面積2289.36公頃,林地面積138571.44公頃,草地面積6744.47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10616.6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464.92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3421.53公頃,其它土地面積15359.84公頃。
黔江區探明有礦產地11處、10個礦種,礦(化)點14處。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主要有銅、鐵、硫、煤、磷、鋁、鋅、汞、石膏、高嶺土、冰解石、瑩石、重晶石、明礬、石灰石、石英石、礦岩等礦藏。其中,鋁土礦(D+E級)儲量為1148。9萬噸;鉛鋅礦儲量為70萬噸;原煤儲量為3288.9萬噸;瑩石儲量40多萬噸,石灰石儲量1億噸以上。全區共有18對煤礦井,全區設計能力為51萬噸/年,全區實際生產能力為19.8萬噸/年。此外,砂岩、方解石、粘土、銻礦等礦產資源也豐富。
植物
黔江區屬渝東南濕潤森林植被區,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特點,植物種類多,垂直分佈明顯。喬木主要有蘇鐵、銀杏、中華杜鵑、鄂西紅豆樹等42科、81屬、146種。草本植物有巴茅、野苕藤等200餘種。其中,中華紋母、拱桐、岩柏、銀杏、紅豆杉、鐵堅杉、黃杉、三尖杉、水杉、柳杉、薄皮馬尾松、厚朴、白花泡桐等是國家珍稀植物。食用植物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其中糧食作物品種226個。經濟作物有煙葉、棉花、油菜、花生、蠶桑、麻等。水果品種共21屬、12科、89種。藥用植物包括中草藥、獸醫藥、農用藥等,有野生、家種中藥材672個品種。
動物
黔江區野生動物有4類、23目、69科、147種。哺乳類有刺蝟、四川短尾鼯等100餘種;鳥類有水葫蘆、小杜鵑等100餘種;爬行類有烏龜、鱉、黑眉錦蛇等;兩棲類有大鯢、大蟾蜍、林蛙等。其中,黑金絲猴、毛冠鹿、紅腹角雉、鴛鴦、大鯢、獼猴、黔江灰金絲猴、穿山甲、大靈貓、林麝、雲豹、紅腹錦雞等屬國家保護動物。
黔江區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6.6萬千瓦,其中阿蓬江為10多萬千瓦,可開發量為近10萬千瓦。全區水資源總量為15.83立方米,人平4066立方米,畝平2.6立方米。以八面山為分水嶺,東南為阿蓬江、諸佛江支流,西北為鬱江支流,均屬長江水系烏江支系。
1997年,黔江區轄聯合、馮家壩、濯水、馬喇、兩河5個鎮;九龍、白合、黑溪、西泡、沙壩、工農、石會、后壩、南海、中塘、柵山、青岡、舟白、縣壩、濯西、水市、犁彎、五里、小庄、鵝池、學堂、楊柳、新安、新華、石家河、蒲花、金溪、新花、黎水、杉嶺、新民、白石、黃溪、金洞、早化、平溪、石鍾、水田、白土、太極、鄰鄂、蓬東、寨子、正陽、滲壩45個鄉。
黔江區新城
2005年,黔江區轄3個街道、15個鎮、12個鄉:城東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兩河鎮、石會鎮、黑溪鎮、黃溪鎮、黎水鎮、金溪鎮、馬喇鎮、濯水鎮、石家鎮、鵝池鎮、正陽鎮、舟白鎮、小南海鎮、馮家鎮、鄰鄂鎮、中塘鄉、蓬東鄉、沙壩鄉、白石鄉、杉嶺鄉、太極鄉、水田鄉、白土鄉、金洞鄉、五里鄉、水市鄉、新華鄉。
2007年6月11日,黔江區將兩河鎮更名為阿蓬江鎮,其管轄區域和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后,黔江區轄3個街道、15個鎮、12個鄉:城東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正陽鎮、舟白鎮、小南海鎮、馮家鎮、鄰鄂鎮、阿蓬江鎮、石會鎮、黑溪鎮、黃溪鎮、黎水鎮、金溪鎮、馬喇鎮、濯水鎮、石家鎮、鵝池鎮、中塘鄉、蓬東鄉、沙壩鄉、白石鄉、杉嶺鄉、太極鄉、水田鄉、白土鄉、金洞鄉、五里鄉、水市鄉、新華鄉。
黔江區地圖
2019年10月17日,黔江區撤銷白石鄉、中塘鄉、沙壩鄉,設立白石鎮、中塘鎮、沙壩鎮。調整后,黔江區轄6個街道、15個鎮、9個鄉。
城東街道
城東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50平方千米。轄文匯、南海城、官壩、石城、下壩、杉木、金橋、高澗8個社區。辦事處駐石城社區育才路。
城南街道
城南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70平方千米。轄沙壩、南溝、黑山、南家、一心、青坪、菱角、香水、牛郎9個社區。辦事處駐南溝路。
城西街道
城西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區政府所在地。面積89.734平方千米。轄西山、水井灣、迎賓、洞塘、塘坊、大庄、冊山7個社區,關雲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新華大道西段路。
正陽街道
正陽街道位於黔江區東南部,面積43.39平方公里。轄積富、團結、朝陽、群力、桐坪5個社區。辦事處駐涼水井。
舟白街道
舟白街道位於黔江城區東北部,面積85.187平方千米。轄路東、平壩、舟白、五台、縣壩、箭壩、石門7個社區,叢山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張家壩。川鄂公路過境。
馮家街道
馮家街道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51平方千米。轄桂花、中壩、橋南、照耀、漁灘、寨子6個社區,柏臘、馬林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馮家壩。國道319線過境。
小南海鎮
小南海鎮位於黔江區北部,面積111.43平方千米。轄大路1個社區,橋樑、雙岩、塘蓮洞、荊竹、雙堡、新建、小南海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場。黔(江)黃(溪)公路過境。
鄰鄂鎮
鄰鄂鎮位於黔江區東部,面積50平方千米。轄沙子場、五馬頂2個社區,艾坪、高坪、松林、鄰鄂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沙子場。
阿蓬江鎮
阿蓬江鎮位於黔江區南部,面積174平方千米。轄兩河、龍田、高磧3個社區,大坪、漠河、分水、麒麟、細水、青杠、黃蓮、石合、彭家、柒坨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兩河口。國道319線過境。
石會鎮
石會鎮位於黔江區西部,面積128平方千米。轄關后、黎明、武陵3個社區,中元、工農、會西、青山、高峰、梅子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兩會壩。國道319線過境。
黑溪鎮
黑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北部,面積94平方千米。轄勝地、白合2個社區,改革、蘇維、光明、互助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勝地壩。黔(江)石(柱)公路過境。
黃溪鎮
黃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北部,面積70平方千米。轄黃橋1個社區,塘河、三羊、茶山、新民、興陽、共林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魚泉口。黃(溪)黎(水)、兩(會壩)黃(溪)公路貫穿境內。
黎水鎮
黎水鎮位於黔江區西北端,面積76平方千米。轄華陽1個社區,黃泥、黎水、竹園、新花、長坪村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黎水壩。黃(溪)黎(水)公路過境。
金溪鎮
金溪鎮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84平方千米。轄金溪1個社區,長春、望嶺、清水、岔河、山坳、桃坪、平溪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筲箕灘。黔(江)彭(水)公路過境。
馬喇鎮
馬喇鎮位於黔江區東南部,面積92平方千米。轄蓮花1個社區,杉樹、龍溪、高爐、小萬、官莊、香樹、印合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馬喇湖。黔(江)早(化)公路過境。
濯水鎮
濯水鎮位於黔江區南部,面積105平方千米。轄濯水、三門、蒲花、白楊、烏楊5個社區,桐木、五福、堰塘、雙龍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濯河壩。鐵路、國道319線過境。
石家鎮
石家鎮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104平方千米。轄石家1個社區,關口、茶溪、交溪、馬腦頂、滲壩、魚田、清塘、長山、火石埡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家河。黔(江)彭(水)公路過境。
鵝池鎮
鵝池鎮位於黔江區西南,面積73.2平方千米。轄鵝池、學堂2個社區,治安、方家、社溪、石柱、南溪、杜家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鵝池。黔(江)彭(水)公路過境。
中塘鄉
中塘鄉位於黔江區東北部,面積80.47平方千米。轄中塘1個社區,興泉、勝利、迎新、雙石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中壩。黔(江)南(海)公路過境。
蓬東鄉
蓬東鄉位於黔江區境東部,面積34.933平方千米。轄蓬勃1個社區,麻田、勃興、尖山、蓬東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火草壩。黔(江)早(化)公路過境。有官渡峽棺葬(岸墓葬)、苗家水葬等奇觀。
沙壩鄉
沙壩鄉位於黔江區西部,面積80平方千米。轄十字1個社區,脈東、木良、石橋、西泡、萬慶、三台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客喜堡。鄉道與國道319線交會。
白石鄉
武陵仙山香山寺
杉嶺鄉
杉嶺鄉位於黔江西北部,面積53.621平方千米。轄杉嶺1個社區,林峰、楓香、興隆、尖山子、苦竹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烏龜堡。黔(江)黃(溪)公路過境。
太極鄉
太極鄉位於黔江區中部偏西南,面積60平方千米。轄太極1個社區,李子、石槽、金團、新陸、鹿子、太河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太極場。黔(江)石(家)公路過境。
水田鄉
水田鄉位於黔江區中部,面積40平方千米。轄水田1個社區,龍橋、石郎、大塘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水田壩。鄉道接黔(江)彭(水)公路。
白土鄉
白土鄉位於黔江區中西部,面積66平方千米。轄白土1個社區,涼洞、安堡、三塘、金塘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白土壩。鄉道與黔(江)彭(水)公路交會。
金洞鄉
金洞鄉位於黔江區東南部,面積92平方千米。轄楊家1個社區,魚泉、金洞、大埡、早化、鳳台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楊家坳。黔(江)早(化)公路過境。
五里鄉
黔江區風景
水市鄉
水市鄉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103平方千米。轄水市1個社區,大山、青龍、新安、茶園、關里、楊柳、茂溪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老場壩。濯(水)石(家)公路過境。
新華鄉
新華鄉位於黔江區西南部,面積52平方千米。轄大田1個社區,艾子、梨子、中安、新華、鍾溪、石鍾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大田。鄉道與黔(江)彭(水)。
黔江區委書記:徐江
2012年,黔江區共有203695戶、545089人,比2011年增加2538戶、3768人。全年出生7455人、死亡3306人,遷入4612人(市內遷入3358人、市外遷入1254人)、遷出4427人(遷往市(內3299人、市外1128人),戶籍總人口比2011年增加3768人,常住人口54508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同比下降0.1‰。全區非農業人口236168人、農業人口308912人,城鎮人口1191170人、農村人口353919人,城鎮化率42.53%。
2012年,黔江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87616人,佔總人口的51.6%;女性為257473人。
2010年,黔江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0.34萬人,佔總人口的23.3%;15-64歲的人口為29.89萬人,佔總人口的67.1%;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27萬人,佔總人口的9.6%。
2016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184元,比上年增長8.9%(按常住人口計算)。
現人口數量為56萬人。
根據重慶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黔江區人口數為487281人。
黔江區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土家族、苗族是兩大主體少數民族此外,還居散著回族、蒙古族、藏族、滿族、維吾爾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哈尼族、哈薩克族、東鄉族、黎族、佤族、撒拉族、高山族、塔吉克族、鄂溫克族、普米族、水族、畲族等24個少數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黔江區常住人口445000,其中,漢族118840人、土家族256246人、苗族69553人、其他少數民族373人,少數民族人口佔總人口的73.3%。2012年,變更少數民族成份229例。
2014年,黔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31億元,比2013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37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05.26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63.68億元,增長12.2%。三次產業佔比調整為9.3:56.5:34.2。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57.9%和38.8%。
2016年,潛江區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序列,完成脫貧摘帽任務。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18.84億元,比上年增長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184元,比上年增長8.9%(按常住人口計算)。
2017年10月,黔江區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區縣。
黔江區農村建設
工業
黔江夜景
建築業
2014年,黔江區商品房施工面積219.64萬平方米,比2013年增長10.8%。商品房竣工面積19.69萬平方米,下降62.3%。商品房銷售面積50.12萬平方米,下降1.5%。商品房銷售額21.35億元,下降1.3%。
國內貿易
黔江區城建
服飾
黔江民族服飾
織錦
土家織錦又名“西蘭卡普”,手工挑織而成,粗獷質樸,構圖飽滿,其傳統圖案有二百餘種,其內容有:獅頭花、荷花鴛鴦、鯉魚跳龍門等。
挑花刺繡
西蘭卡普
飲食
主食有較強的季節性。夏季麥子收穫以後,以麥子為主;秋季玉米收穫以後,以玉米為主(平壩河谷地帶的土家人,在稻穀收穫后,以稻穀為主);深秋紅薯收穫以後,以紅薯為主;此外,主食中也有蕎麥、豆類等其它雜糧。
居住
吊腳樓可分為內吊型(亦即“低吊型”)、外吊型(亦即“高吊型”)、半吊型、全吊型數種。“內吊型”是在室內,將卧室建成吊腳樓,離地1米左右,住者需上三、五步木梯,方能進入卧室。外吊型為建在平房左側或右側的前方,其部分懸虛者為“半吊型”、全部懸虛者為“全吊型”。這類吊腳樓,一般為一層,也有建二層、三層的,四周鋪設走廊,屋檐四角上翹如魚尾狀,也有四角平鋪而下的。
少數民族少女
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是比較自由的。未婚男女,正月在跳擺手舞時,選擇對象,以歌為媒,以歌傳情,對唱山歌,表白愛情,相互愛慕,建立感情后,經人作證,即可成親,不受禮儀限制。
生育
土家人生產以後,用雞報喜。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孩子的父親便提著雞去岳父岳母家報喜。若是男孩,便捉公雞;若是女孩,便捉母雞。
喪葬
土家人先後行過火葬、岩棺葬、懸棺葬、土葬。其土葬的墳墓為石頭砌成的條形墳墓,墓前打碑,左右有聯,大多還在墓前端和左右兩邊打上龍鳳和“野鹿銜花”等傳統圖案。
黔江區有公路、鐵路、航空於一體的武陵山區域立體交通樞紐優勢,是重慶、成都等地進入東南沿海市場的交通線路之一。
公路
黔江區交通
鐵路
黔江區火車站
航空
黔江武陵山機場,現為4C級民用支線機場,跑道長2400米,4個C類停機位,航站樓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配套建設有國內支線機場較先進的通信、導航、氣象等空管關鍵設施設備,可滿足波音B737系列、空客A320及以下各種客機起降和高峰小時300人次的旅客吞吐。機場於2010年4月建成,11月22日正式通航運營,屬於重慶機場集團管理下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開通北京、上海、昆明、重慶、成都、杭州、寧波、貴陽、長沙、溫州、青島、日照等航線,2015年榮獲“中國最佳旅遊支線機場”稱號。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萬人次,2019年完成49.8萬人次。各項生產指標呈現持續快速平穩發展的良好勢頭。
至2014年底,黔江區共有227所各級各類學校。其中,104所普通小學、23所普通中學、94所幼兒園、1所特教學校、2所中職、1所電大、2所高職院校。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在校學生11.68萬人,其中城區學生達8.5萬人,占學生總數的73.4%。
2014年,黔江區申報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獲批。重慶市銀耳營養食品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通過建設期滿驗收。全區成功獲批高新技術產品16個。2014年,全區共完成10個技術合同交易,交易總額達2580萬元。全年成功立項區級科技項目22項。全年全區專利申請351件、獲專利授權116件。
文化
2014年,黔江區圖書館獲評縣以上公共圖書館一級館,文化館獲評國家二級館,15個文化站獲評全國上等級綜合文化站。全年下鄉演出42場,開展農村電影放映1985場,送農技類優秀圖書進村500餘冊,傳遞愛心圖書2000餘冊,圖書漂流冊次達3000餘冊。成功舉辦首屆廣場舞大賽、第九屆龍獅舞大賽、第八屆回鄉大學生才藝展系列春節文化活動。全年成功申報3個市級非遺保護項目,3位市級非遺傳承人。
至2014年底,黔江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5個。其中醫院10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鄉鎮衛生院2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全區共有衛生機構床位數2900張。其中醫院床位2250張、鄉鎮衛生院床位332張。共有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308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812人。
2014年,黔江區共組織開展各類杯賽、錦標賽、聯賽等群眾體育賽事活動74個,累計賽事場次達3300餘場次。2014年重慶市青少年錦標賽全區共奪得金牌48枚、銀牌42枚、銅牌53枚。
黔江雞雜
黔江區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運用土家烹飪方式,雞雜的腥膻味重,熱菜油烹飪紅艷艷的泡辣椒、粉嫩嫩的泡蘿蔔絲,輔以蔥、姜、蒜、花椒等調料烹制而成。口味脆嫩鮮香、麻辣兼備,色鮮味美,醇香可口。
武陵山珍
黔江區武陵山珍
黔江綠豆粉
黔江綠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綠豆粉在黔江的大街小巷、菜市場、市民家中都不鮮見。黔江綠豆粉最為有名的當屬黔江區濯水古鎮的濯水綠豆粉。
濯水古鎮的綠豆粉製作技藝已被納入重慶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酸酢肉
黔江區酸酢肉
油茶湯
油茶湯配料食油、茶葉、粉絲、蛋片等。用油把茶葉炸黃后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漿時再加水稀釋,燒開,投入食鹽,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米豆腐
黔江區米豆腐
蜂蜜蕎粑
蜂蜜蕎粑,採用三塘、向陽等氣候冷涼的高寒山區蕎麥,磨成面,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后煎成餅,即為蕎粑粑。粑粑有苦蕎和甜蕎兩種口味,甜蕎味淡不苦,苦蕎粑粑味道微苦,但清涼可口,更有涼血降火,清涼潤腸的功效。食用時,蘸上瀘西特有的阿廬蜜,又香、又甜,集營養和美味於一體。
珍珠蘭茶
珍珠蘭茶,起於三國而盛於清朝,深得乾隆皇帝垂青,特御制配詩花卉墨匾流傳後世的佳茗。
珍珠蘭茶是以武陵雲霧山區獨特的富硒綠茶和名貴珠蘭花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精製而成。其產品葉嫩綠鮮潤,香清雅馥郁,純正持久、味鮮醇清爽,富含硒,湯色黃綠晶瑩。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黔江區名列其中。
芭拉胡景區(黔江峽谷公園)
黔江芭拉胡自然融合度高,谷寬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大落差500米;峽谷峭壁直立,崖壁大多與地平線成直角,呈現出中國西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武陵仙山
武陵仙山(武陵仙山香山寺)距黔江城區16公里,集佛、道、儒於一體,曾與峨眉山、梵凈山齊名,是渝東南宗教聖地。武陵仙山上古木參天,有珍稀植物如紅豆杉、黃杉、鐵尖杉、水杉白豆杉、馬尾松等,林中有麂子、金錢豹、黃猴、野豬、獐子、錦雞等動物出沒。以武陵仙山為中心的19.2萬畝的廣闊林區已被批准為“黔江國家森林公園”。
合併圖冊
灰千梁子地處武陵山脈西翼,在重慶黔江區東部邊緣,屬喀斯特地貌。有喬木達100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名貴樹種達20多種。灰千梁子為喀斯特地貌,岩溶發育,嶺脊平緩、岩陡交錯,千峰突兀,溝壑縱橫,其北端直距黔江城16公里,咸豐縣城33公里,南端直距酉陽縣城36公里。
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
小南海
小南海
小南海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遺址,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平湖之中有島突兀而立,便是朝陽寺島,島上朝陽寺以供奉南海觀音而得名。
官渡峽
阿蓬江●官渡峽
官渡峽位於黔江區馮家鎮,距黔江城區18公里,因古驛道從這裡船渡過江而得名,峽谷全長15公里。主要景點有“一線天”、“苗家水寨”遺址、“崖墓葬”、白水泉、神女蜂等景點,使官渡峽被譽為“小盆景”。
阿蓬江●神龜峽
神龜峽
五里峽
五里峽是位於黔江區於與利川市交界處的一處大峽谷,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叫法說是一腳踏三縣,及黔江、利川、咸豐三縣。五里峽是烏江的一條支流流經一個峽谷。
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修到了那裡,累了坐下來歇氣,把他治水用的鋤頭順手插入山邊,等他休息好了以後來取鋤頭,只見鋤頭已沒入了山體之中,他也就放棄了上山取鋤頭。從此以後這條河在五里峽這個位置,向上水流很急,向下水流就緩下來了。現今還可以看見那個石頭鋤頭。
合併圖冊
八面山在黔江城的西北,南至火燒岩梅子關,西至鳳池山,北至板凳岩,面積30平方公里。地接南海、石會、現屬城西街道轄,最高處鐘頂山海拔1720米。產天麻、黃蓮等藥材。
仰頭山森林公園
仰頭山森林公園位於黔江城北,山峰形狀恰如一個對天仰卧的人頭。山上層巒疊嶂。
2020年7月,入選中宣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劃歸長征片區(紅二方面軍)。
陳景星(1841~1916),又名陳其楠,字雲五,號笑山,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進士,官至署沂州知州,著有《疊岫樓詩草》。
合併圖冊
2011年12月,在由中國文聯民間藝術家協會、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等單位主辦的中國首屆《鄉土盛典》活動上,黔江區當選為“最具風情民俗文化旅遊目的地”。
黔江區交通建設
2012年5月,黔江區被農業部授予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稱號,示範產品為獼猴桃。
2012年8月,黔江區被水利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授予了“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的稱號。
2012年9月,在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表彰大會上,黔江區被表彰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
2013年7月25日,黔江區榮獲“全國平安鐵路示範區”授牌儀式在綜合樓二樓會議室舉行。
2017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
2018年4月,獲“中國最美休閑度假勝地”。
2019年8月13日,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20年4月6日,入選重慶市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參保單位減免類型名單(第一批)。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第一批)。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同年11月,被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警備區命名為“重慶市第七屆雙擁模範城(縣)”。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名單。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