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是一種妊娠中晚期特有的併發症,由於孕婦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導致體內膽汁淤積。發病率0.1%~15.6%不等,有明顯地域和種族差異,智利、瑞典及我國長江流域等地發病率較高。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女性激素、遺傳、免疫及環境等因素有關。首要的臨床癥狀是皮膚瘙癢,約20%的人會以黃疸為表現,伴有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食慾缺乏等癥狀。可出現右上腹壓痛。本病無特殊治療,有癥狀者以保肝對症治療為主。及時有效的治療,本病是可以治癒的。最大的危害是發生難以預測的胎兒突然死亡,該風險與病情程度有關,且有複發性,分娩后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藥使常會複發。
● 婦科或婦產科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與多種因素有關。
● 雌激素
● ● 高雌激素水平可能與雌激素代謝異常及肝臟對妊娠期生理性增加的雌激素高敏感性有關,如妊娠晚期、多胎妊娠、卵巢過度刺激病史及既往使用口服避孕藥者。
● 遺傳
● ● 發病率與季節有關,冬季高於夏季。
● 環境因素
● ● 發病率也有顯著的地域區別、家族聚集性和複發性。
● 妊娠期30周后,如果無原因出現下述癥狀,可考慮得了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趕緊就診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治療。
● 無皮膚損傷的瘙癢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的首發癥狀,70%以上的患者在妊娠晚期出現,少數在妊娠中期出現。白晝輕,夜間加劇。
● 10%~15%患者可出現輕度黃疸,可變現為皮膚及鞏膜黃染,多在瘙癢2~4周后出現。
● 瘙癢皮膚處可出現條狀抓痕,皮膚組織活檢無異常發現。
● 少數孕婦出現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食慾缺乏、腹痛及輕度脂肪痢。
● 診斷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主要依據實驗室檢查。
● 血清膽汁酸測定
● ● 是診斷本病的最主要實驗證據,也是監測病情及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
● 肝功能測定
● ● 主要是為了觀察肝功能有無損害,是一種常規檢查方法。
● 病毒學檢查
● ● 診斷單純性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應在排除肝炎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基礎上。
● 肝臟超聲
● ● 主要是為了排除有無肝臟及膽囊的基礎疾病,可輔助診斷。
● 醫生診斷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主要依據臨床表現、血清膽汁酸測定。
● 妊娠期出現皮膚瘙癢及黃疸,產後數小時或數日內消失。
● 血清膽汁酸≥10μmol/L和門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輕中度增高。
● 產後胎盤檢查可見到母體、胎兒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黃色和灰色斑塊,鏡下可見到羊膜及絨毛膜塊上膽鹽沉積、滋養葉細胞腫脹、絨毛基質水腫。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應與皮膚病、妊娠特異性皮炎、過敏反應、鑒別。
● 這些疾病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分,需到醫院就診。
● 醫生根據實驗室檢查等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做出診斷。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以保肝對症治療為主。治療目標是緩解瘙癢癥狀,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膽汁酸水平,延長孕周,改善妊娠結局。
● 藥物降膽酸治療能減輕孕婦癥狀、改善膽汁淤積的生化指標和圍產兒預后。常用藥物有熊去氧膽酸、S-腺苷蛋氨酸。適當卧床休息,左側卧位,增減胎盤的血流量,間斷吸氧。
● 爐甘石液、薄荷類、抗組胺藥物對瘙癢有緩解作用。
● 凝血酶原低下者可補充維生素K1,臨產後加止血敏等藥物,產後用催產素預防出血,孕期及分娩期應加強胎兒宮內監護。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伴發明顯的脂肪痢時,脂溶性維生素K的吸收減少,容易導致產後出血。
● 由於膽汁酸毒性作用使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可發生胎兒窘迫、早產、羊水胎糞污染。
● 重者還可發生無法預測的胎兒宮內突然死亡、新生兒顱內出血及新生兒神經系統後遺症等。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治療后的效果與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時機等因素有關。
● 總體來說,早期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預后的意義重大。
● 妊娠期要合理飲食,保持足夠的營養供應。
● 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平穩。
● 禁止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