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口鎮
湖北省洪湖市下轄鎮
位於湖北省洪湖市,市境西北部,距市府37公里。為洪湖市西北部交通樞紐,仙(桃)洪(湖)公路過境,有柏油路通各村。轄土京、觀廳、萬寶、塘咀、蘭橋、坨建、群垥、雙剅、蔡家埫、紅花、雙豐、定洲、群星、麻壕、童嶺、京城、大公、大橋、新台、周灣、鳳凰、陳趙、全勝、土港、田台、農科26個村委會和沿河街、解放街、工農街3個居委會。
洪湖市轄鎮。面積134.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9078人(2010年六普)。轄5個居委會、46個行政村,11個居民小組、346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峰口。
峰口原名直埠,后稱張家場,地處直步湖邊,當長夏河水入直步湖之口,曾設"直步河泊所"駐此。清乾隆年間,東荊河復堤,直步湖漸淤漸高,墾殖為田。但每逢汛期,長夏河洪峰直接分泄垸田。故於張家場打壩封口,封口處遂成四鄉物資集散之地,日趨興旺,“封口”這一稱說便取代張家場之名。后被人們雅化為峰口,意即為封口之壩擋住了洪水之峰,高堅無恙。解放后屬沔陽縣十區,1951年改屬洪湖縣五區,1954年為縣轄鎮。1958年改為峰口公社峰口鎮管理區,1961年為縣轄鎮。1975年併入峰口公社,仍為峰口鎮管理區。1978年復為洪湖縣轄鎮。1987年撤區並鄉,以原峰口區的土京鄉、大公鄉和峰口鎮合併為峰口鎮。原白廟鎮1951年分屬白廟、朱市2鄉,1958年分屬白廟、朱市2公社,1984年復置白廟、朱市2鄉,1987年合併為白廟鄉,1988年撤鄉建鎮。
1996年,峰口鎮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土京、觀廳、萬寶、塘咀、三橋、坨建、群坮、雙剅、藜家淌、紅花、雙豐、定洲、群星、麻壕、童嶺、京城、大公、大橋、新台、周灣、鳳凰、陳趙、全勝、土港、田台、農科26個行政村和沿河街、解放街、工農街3個居委會;白廟鎮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潭洲、恆繼、直嶺、新河、新溝、四墩、塘腦、范湖、白廟、繼美、郭洲、紅嶺、紅腦、向曉、松嶺、伍溝、朱市、東曉、衛溝、西河、二洪21個行政村和白廟居委會。
?年,撤銷白廟鎮,併入峰口鎮。2004年,鎮政府駐峰口,人口86860人,面積134.2平方千米,轄解放、鳳凰、文泉、白廟、朱市5個居委會和土京、觀廳、萬寶、塘咀、蘭橋、坨建、群台、雙路、紅花、繡花、雙豐、定州、群星、麻壕、童嶺、京城、大公、大橋、新台、周灣、鳳凰、陳趙、全勝、土港、田台、朱市、向曉、郭州、紅腦、繼美、伍溝、林溝、東曉、二洪、西河、衛溝、四墩、恆繼、潭洲、新河、新溝、塘腦、范湖、直嶺、白廟、紅嶺46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87016人。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83105:~001121新建街居委會~002121沿河街居委會~003121解放街居委會~004121鳳凰街居委會~005121白廟街居委會~200220土京村~201220觀廳村~202220萬寶村~203220塘咀村~204220蘭橋村~205220坨建村~206220群台村~207220雙路村~208220紅花村~209220繡花村~210220雙豐村~211220定洲村~212220群星村~213220麻壕村~214220童嶺村~215220京城村~216220大公村~217220大橋村~218220新台村~219122周家灣村~220220西河村~221122陳趙台村~222122全勝村~223122土港村~224122田家台村~225220農科所村~226122四墩村~227122白廟村~228220恆繼村~229220潭洲村~230220新河村~231220新溝村~232220直嶺村~233220范湖村~234220塘腦村~235220朱市村~236220向曉村~237220郭洲村~238220紅腦村~239220紅嶺村~240220繼美村~241220伍溝村~242220林溝村~243220東曉村~244220衛溝村~245220二洪村。
峰口鎮面積:134.2平方千米人口:87016人代碼:421083105。全鎮轄5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解放、鳳凰、文泉、白廟、朱市、土京、觀廳、萬寶、塘咀、蘭橋、坨建、群台、雙路、紅花、繡花、雙豐、定州、群星、麻壕、童嶺、京城、大公、大橋、新台、周灣、陳趙、全勝、土港、田台、朱市、向曉、郭州、紅腦、繼美、伍溝、林溝、東曉、二洪、西河、衛溝、四墩、恆繼、潭洲、新河、新溝、塘腦、范湖、直嶺、紅嶺。鎮政府駐峰口。公鄉和峰口鎮合建峰口鎮。2004年,白廟鎮併入峰口鎮。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b/m5bbd480616f6130a0fb44ba81f89d1f8.jpg)
峰口鎮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9/mf96f9dce8956d0897f94c0e5c6874a83.jpg)
峰口鎮
塘咀村是峰口鎮黨委書記胡柏如的駐村聯繫點,經濟基礎較差。2008年,在胡書記的帶領下,該村積極調整傳統種植結構,大力發展水產業和畜牧業,一舉成功,走出了債務的“陰影”。像這樣完成秋征任務的聯繫點佔80%。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1/md198959611dfb81868a44455a7e1fc6a.jpg)
峰口鎮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a/m1aa6afb4201940bbf6e48286f99aa0ea.jpg)
峰口鎮
“民心工程”不僅融洽了幹群關係,而且轉變了幹部工作作風。現在,只說不做的少了,埋頭苦幹的多了;出門坐車、吃喝玩樂的少了,深入一線與農民交朋友的多了。2008年,該鎮僅招待費、交通費等日常開支便節約資金30萬元。
2009年全鎮完成社會生產總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0%;
全社會固定資產3.1億元,同比增長24%;
財政收入3500萬元,同比增長11%;
金融存款餘額8.4億元,同比增長3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億元,同比增長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同比增長12%;
農民人均純收入5006元,同比增長13.4%;
招商引資完成5560萬元,占年計劃139%,城鎮新增就業850人。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e/mdec75695a9fda7093b740ed15d0ad3ab.jpg)
峰口鎮
全鎮有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36所,在校學生4萬餘人,洪湖二中在校師生全荊州第一,私立的洪湖市登峰中學教學設施條件堪稱荊州一流。
醫院: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現被武漢市中南醫院託管)
全鎮有大小醫院4家,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屬二級乙等醫院,擁有醫護人員100餘名,有病床180張,年接診6萬多人次。有能容納千人的文化中心。正在被武漢市中南醫院託管。
有設備齊全、先進的承擔湖北省傳媒信息廣視傳媒信息中心。有專業金融機構3家,年存、貸額8億多元。全鎮擁有各類商業經營戶3000餘戶,年商品零售總額5億多元。目前形成了以建材、服裝、傢具、摩托車、機電、電信、日用百貨、農副產品為主的8大專業市場、4條專業街.
峰口正以她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之勢、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吸納各界仁人志士,投資峰口、建設峰口、發展峰口。
峰口地產豐富,是洪湖重要的優質糧,棉,油,水產,農副產品暢銷全國。鄉鎮企業以紡織、製鞋、釀酒、醫藥為主,產品尤以工藝繡花鞋聞名。農業以水稻、棉花、小麥為主。
位於峰口鎮的一家家蛋品加工企業和蛋品經銷戶為加工蛋品進行鮮蛋質量分級,外銷異地。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1/m31213905bbe30dfb540465e56e422399.jpg)
峰口鎮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1/m210aeb1990117c5a493402f6cd57039b.jpg)
峰口鎮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眾多湖泊為放養鴨子提供了天然的優越條件,而大量放養的鴨子產下的鮮鴨蛋品質受到商家和居民歡迎。除了洪湖周邊地區產的鴨蛋俏銷外,鄂東龍感湖周圍產的鴨蛋也受到市場追捧,遠銷外省。
![峰口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3/m13bbf11b1438295b1ec477062f29a90a.jpg)
峰口鎮
峰口交通便利。陸路20分鐘上漢宜高速,一小時抵達武漢。水路沿東荊河直通長江。省道仙洪公路貫穿峰口鎮,建有峰口客運站,有開往全國大中城市的班車。為洪湖市西北部交通樞紐,仙(桃)洪(湖)公路過境,有柏油路通各村。
高中:
洪湖市第二中學,登峰中學。
初中:
洪湖市白廟中學,峰口鎮一中,鎮二中,朱市中學
小學
白廟小學,延華小學,峰口鎮明德小學。
教育強鎮
峰口鎮中心學校在教育總支辦公大樓召開2008年教育工作會議,參與者有峰口鎮17所中小學(含幼兒園)校長、學區輔導員。
在峰口鎮教職工的努力下,峰口鎮教育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鎮中心學校被市教育局評為“07年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取得歷史性突破;年度工作考核位居全市第三名,榮獲市二等獎,17項單項工作評價有14項居全市第一名。另一方面中心學校校長印振凱同志代表中心學校、教育總支,全面部署了08年教育工作,他重點就“幹部隊伍作風建設、高舉質量效益大旗、建設教育強鎮”等方面作了動員報告。會議表彰了白廟中學、鎮二中、白廟中心小學、鎮二小等年度量化考核先進單位,同時印振凱同志與各校校長簽訂了各類管理責任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