獃滯

獃滯

呆是徠痴,不靈敏,目瞪口呆,滯是不通,遺落,獃痴不靈敏,不流通遺落在某一部位,沒有表情就是獃滯,一般發生在面或其他部位反應的遲鈍病症,也可稱之為獃滯病。“人以為獃滯病,不必治也。”此語出自《雜病要》。又稱痴病、痴獃證。指因氣鬱生疾,積於胸中,久而傷胃,疾於心竅,胃氣衰敗,所致終日默默不言語,不思不食,忽歌忽笑,忽愁忽哭,與之美食則不受,與之糞穢則無辭,有時睡數日不醒,有時坐數日不眠等神誌異常之病症,與郁病有關。最易表現癥狀的部位是面部,大概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抑鬱性精神病。《黃帝內經》雖無獃滯、郁之病名,但有關於五氣之郁的論述。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並有較多關於情志、情緒、情懷、情結致郁的論述,如《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行留而不行,故氣結矣。”《靈樞·本神》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素問·本病論》說:“人憂愁思慮即傷心”“人或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即傷肝也。”《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證並治》記載了屬於郁證的臟躁及梅核氣等多種病證,並觀察到這種病證多發於女性,多發生在自幼生活安逸,沒受過刺激、衝擊、打擊等之人。《諸病源侯論·結氣侯》說:“結氣病者,憂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氣留而不行,故結於內。”郁為七情致病主要原因,結合中醫古經典和現代社會的認識,獃滯(痴)基本要素可歸納為如下幾個字:郁、結、舒、不暢、不通。

病因


● 當今獃滯(痴)發病率在逐年增多,但與其他疾病比較,相對單純。
● 1.情志、情結失調
● 人的情志在正常情況下是七情,不同心理環境,不同情志的過於變化便是七邪,如刺激過大,超過機體自身協調能力,導致情志失調,尤以憂、惱、怒最易致此病,若惱怒傷肝,肝失條達,氣失疏泄,而致肝氣鬱結。氣鬱日久化火,則為火郁,氣滯血瘀則為血郁,謀慮不遂,憂思過度,久郁傷脾,脾失健運,食滯不消而藴濕、生痰、化熱等,則又可成為食滯、食郁、濕郁、痰郁、熱郁。
● 2.體質差異
● 天生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地生萬物,人在其中,父母稟賦不同,體質各有差異,強、壯、衰、弱、鈍、遲等,還有抗、耐、接受能力不同,復而情志、情緒、情結,心結負壓,導致情志,情緒失控,情結、心結更加失調,肝鬱抑脾,飲食漸減,生化匱乏,日久必氣血兩虛,肝脾失調,失養或虛火暗耗營血,陰虛火旺,心病及腎,而致水火不濟、心腎不交。《雜病源流犀燭·諸郁源流》說:“諸郁病也,其源本于思慮過深,更兼臟氣弱,故久郁之病生也。” 

病機轉歸


● 郁證之因主要為七情所傷,情志不遂,情緒亦亂,情結不散,郁怒傷肝,導致肝氣鬱結而為病,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累及心、腎、脾。肝喜條達而主疏泄,長期肝鬱不散化,情懷不暢,情志不遂,情慾不達,情緒繼亂,肝氣失於疏泄,可引起五臟氣血失調,肝氣鬱結,橫逆肋脹,乘土侮火,涉及其他臟器,使生化無源,運營輸送失常,一虛俱虛,心神不寧,表情淡,志不全,亦是而致獃滯(痴)。
● 由於獃滯(痴)始於肝氣條達,疏泄失常,故以氣鬱不暢為先,氣鬱則濕邪不化,濕郁煉為痰,而致疾氣互結,日久累及氣血而致氣鬱血郁,經轉化不同,或熱、或火、或瘀,最終或呆、或痴、或癲、或狂等證。
● 病理性質初期多實,日久失治、誤治、貽治,多為虛或虛實夾雜,此病以氣、血、痰、火、食滯邪實為主,但病延日久則易由實轉虛,或由郁化火而導致陰虛火旺、心腎陰虛之證,或因土傷,氣血生化不足,心神失養,而導致心脾兩虛之證。
● 本病治療得宜,效果一般良好,但必須時常重視情志、情緒、情結、情慾的調理,盡量避免精神刺激,情緒衝動,情結不暢,情慾過高,防其病情反覆波動,遷延難測,其重點臟器是心、肝、腎,以養心、疏肝、補腎為其治療要點。

檢查


● 1.望診:包括患者神、色、形、態的全身望診,頭面部、五官、頸項軀體、皮膚的局部望診,舌質與舌苔變化的望舌,必要時進行排出物和小兒指紋的望診。
● 2.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
● 3.問診:包括問寒熱、問汗、問疼痛、問飲食口味、問睡眠、問二便等,必要時進行小兒和婦女的問診。
● 4.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病人體表某些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了解病情的診察方法。

辨證施治


● 本病乃本虛標實之證,臨床上多為虛實夾雜。虛為髓海失養、心睥不足、肝腎虧虛,實為氣滯、痰濁、瘀血諸邪蒙蔽清竅。虛證者應補虛扶正、充髓養腦為主,實證者應開郁逐痰、活血通竅、平肝瀉火為主。此外,在治療的同時,還應重視精神調攝、智能訓練和看護。
● 1.髓海不足
● 證候:智能減退,記憶力、計算力、定向力、判斷力明顯下降,神情呆鈍,語不達意,頭暈耳鳴,懈惰嗜卧,腰酸腿軟,步履艱難,動作笨拙,齒枯發焦,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
● 證候分析:腎藏精,主骨生髓,腎精虧虛,髓減腦消,腦神失養,則智力減退,呆鈍懈惰;腎督虛勞,則腰酸腿軟,步履艱難。精血不能榮養齒髮,則齒枯發焦。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均為髓海虧虛之象。
● 治法:補腎填精,益髓養神。
● 方葯:七福飲(熟地、當歸、人蔘、白朮、炎甘草、遠志、酸棗仁)加減。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肝腎陰虛癥狀明顯,可予杞菊地黃丸加減。如言行不經、心煩失眠、舌紅少苔等腎陰不足、水不制火癥狀明顯,可用知柏地黃丸加石菖蒲、蓮子心、丹參等清心開竅。
● 2.脾腎虧虛
● 證候:表情獃滯,沉默寡言,記憶減退,失認失算,口齒不清,詞不達意,腰膝酸軟,肌肉萎縮,食少納呆,氣短懶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溫,腹痛喜按,雞鳴泄瀉,舌淡白,舌體胖大,苔白或舌紅苔少或無苔,脈沉細弱,雙尺尤甚。
● 證候分析:脾腎不足,氣血生化無權,腎精藏用不足,髓海失其所養,腦神失其所用,遂見獃滯、沉默、失憶、失語等症。腎精虛損,腎陽溫煦不足,則腰膝酸軟,腹痛喜按,五更泄瀉。脾虛運化無力,則食少納呆,肌肉萎縮,生化氣血不足,則氣短懶言,口涎不禁,四肢不溫。舌淡白,體胖大,苔白或舌紅苔少或無苔,脈沉細弱尺甚,俱乃脾腎虧虛之徵。
● 治法:補腎健脾,益氣生精。
● 方葯:還少丹(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肉蓯蓉、巴戟天、小茴香、黨參、杜仲、懷牛膝、楮實子、茯苓、山藥、大棗、石菖蒲、遠志、五味子)加減。痴獃日久、陰陽兩虛,症見呆鈍懶動、喃喃自語、消瘦痿弱、耳鳴耳聾、二便失禁、晝夜顛倒等,可予左歸丸合右歸丸。
● 3.痰濁蒙竅
● 證候:表情呆鈍,智力衰退,迷路誤事,親疏不辨,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呆若木雞,不思飲食,脘腹脹痛,痞滿不適,口多涎沫,頭重如裹,舌質淡,苔白膩,脈滑。
● 證候分析:飲食不節等致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上蒙清竅,阻滯氣機,腦神不明,則見呆鈍愚笨,七情失常,頭重如裹。痰濕困脾,則見腹脹痞滿,不思飲食。舌質淡,苔白膩,脈滑,皆為痰濁壅盛之象。
● 治法:豁痰開竅,健脾化濁。
● 方葯:滌痰湯(制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枳實、竹茹、制南星、石菖蒲、人蔘、生薑)加減。痰濁化熱,症見口苦咽干、痰黃稠、舌紅苔黃膩,可易制南星為膽南星,加用竹瀝、瓜蔞、梔子等清熱化痰之品。
● 4.瘀阻腦絡
● 證候:表情遲鈍,言語不利,善忘,易驚恐,或思維異常,行為古怪,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雙目晦暗,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 證候分析:外傷或內病,導致瘀血阻滯經絡,腦脈痹阻,腦氣與臟氣不得相接,神失所養,則見遲鈍健忘,乖僻古怪,言語不利。氣血不榮於外,則肌膚甲錯,雙目晦暗。瘀血停滯,津不上承,則口乾而不欲飲。舌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均系瘀血阻滯之徵。
● 治法:活血化瘀,開竅醒腦。
● 方葯:通竅活血湯(桃仁、紅花、赤芍、川芎、麝香、老蔥、生薑、大棗、黃酒)加減。如日久見乏力倦怠、眩暈、氣短等氣虛癥狀者,可改用補陽還五湯加減。病久入絡,可酌加蜈蚣、水蛭、地龍、全蠍、僵蠶等蟲類葯以破血逐瘀,搜風剔絡。
● 5.熱毒內盛
● 證候:迷濛昏睡,不識人物,或神呆遺尿,二便失禁,或大便乾結,或躁擾不寧,譫語妄言,或急躁易怒,心煩焦慮,頭暈失眠,口苦口乾,目赤溲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 證候分析:邪毒內蘊,郁而化熱,熱毒擾亂元神,神機失守,則見迷濛昏睡,不識人物,或神呆遺尿,二便失禁,或躁擾不寧,譫語妄言,頭暈失眠。心肝火熾,氣機逆亂,則急躁易怒,心煩焦慮,口苦目赤。火熱傷津,則口乾,溲黃,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系熱毒內盛之象。
● 治法:清熱瀉火,定志安神。
● 方葯:黃連解毒湯(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加減。如見便秘、腹滿,甚則狂越,可加大黃、生地黃、丹皮。如見神迷躁擾、譫語或口齒不清,舌紅絳,為痰迷熱閉,可加鬱金、石菖蒲,或合用至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