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儲備糧

中央儲備糧

中央儲備糧是指中央政府儲備的用於調節全國糧食供求總量,穩定糧食市場,以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等情況的糧食和食用油。

中央儲備糧是國家調控糧食市場的重要物質手段,是關係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

作用和儲存


中央儲備糧是國家調控糧食市場的重要物質手段,是關係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直屬企業為專門儲存中央儲備糧的企業。
中央儲備糧也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由具備條件的其他企業代儲。
中儲糧總公司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不斷推進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認真執行國家糧食政策,與中央各有關部門及各地糧食部門加強協作,不斷提高中央儲備糧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規模和布局


中央儲備糧的儲存規模、品種和總體布局方案,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國家宏觀調控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提出,報國務院批准。

管理和調用


國家實行中央儲備糧垂直管理體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對中央儲備糧的垂直管理給予支持和協助。
中央儲備糧的管理應當嚴格制度、嚴格管理、嚴格責任,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和儲存安全,確保中央儲備糧儲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並節約成本、費用。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動用中央儲備糧:
(一)全國或者部分地區糧食明顯供不應求或者市場價格異常波動;
(二)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需要動用中央儲備糧;
(三)國務院認為需要動用中央儲備糧的其他情形。
未經國務院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中央儲備糧。
2020年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表示,近年來,糧食庫存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目前稻穀、小麥的庫存量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市場消費需求。不少城市的麵粉、大米,市場供應能力都在30天以上。秦玉雲稱,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現在完全沒有必要囤大米,在家裡大米、麵粉放久了品質和口感會下降,建議消費者適量購買。

輪換和購銷


承儲企業應當在輪換計劃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中央儲備糧的輪換。
中央儲備糧的輪換應當遵循有利於保證中央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保持糧食市場穩定,防止造成市場糧價劇烈波動,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則。
中央儲備糧輪換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及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並徵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的意見制定。
中央儲備糧的收購、銷售、輪換原則上應當通過規範的糧食批發市場公開進行,也可以通過國家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

損失與損耗


國家建立中央儲備糧損失、損耗處理制度,及時處理所發生的損失、損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並徵求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意見制定。

儲存和保管


糧食入倉
從產地到庫區,糧食質量管理要“過五關”,收購、入庫全程信息化。國內糧倉倉型主要有高大平房倉、淺圓倉和立筒倉三種,前兩種主要在內陸地區使用。中儲糧集團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14日,“惠三農”預約售糧APP累計註冊用戶數已達65萬人,累計預約售糧1900萬噸,其中2020年夏糧收購期間預約售糧610萬噸。
科技“鎖鮮”
電子測溫、機械通風、內環流控溫,科技儲糧覆蓋率已達98%以上,質量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在糧倉內部,分佈著300多個測溫點,保管員可通過糧溫的變化判斷糧情是否穩定。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主要是利用冬季冷空氣帶來的低溫進行通風蓄冷,在夏季高溫期間進行倉內環流,從而保證倉溫達到較低水平。一般全年整倉平均糧溫在20攝氏度以下,實現准低溫儲糧。
常儲常新
“購、存、調、銷”,防“穀賤傷農”“米貴傷民”;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中儲糧已經建立比較穩定的輪換機制,即每年都將接近或達到儲存期限的糧食銷出,同時購入符合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通過這種常年購銷輪換,保證糧食常儲常新。一方面啟動最低收購價收購,防止“穀賤傷農”;另一方面,通過拍賣政策性糧食和投放儲備輪換糧,源源不斷向市場投放糧食,防止“米貴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