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春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柏春,,男,,1960年生於吉林省。2009年任中科院自然科學史所所長。“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首席科學家。
張柏春, 男, 1960年生於吉林省。研究方向: 技術史與力學史;知識傳播史與比較史;科技發展戰略。
1983年畢業於內蒙古工學院, 獲工學 (機械工程)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獲理學 (科學技術史)碩士學位。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理學 (科學技術史)博士學位。
1983-1987年在企業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1990年至今, 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工作。1996年以來, 先後在德國柏林工業大學, 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研究所等機構從事科學技術史研究。2005年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2009年任所長。
2000-200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方向項目“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首席科學家, 其主要成果是《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叢書》(47冊)。2001年起擔任“德國馬普學會科學史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夥伴小組”組長, 主持國際合作項目“中國力學知識發展及其與其它文化傳統的互動”研究。2006-2011年主持“中外科技發展比較研究”項目。2007年起,參與中國科學院的《科技革命與中國的現代化:關於中國面向2050年科技發展戰略的思考》、中國科學院學部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未來10年中國學科發展戰略:總論》等報告的研究與起草工作。2010年起,主持中國科學院學部的“學科發展戰略研究”項目。2011年起,主持“科技革命與國家現代化研究”等項目。
指導研究生開展了以下專題研究:殷墟青銅禮器鑄造技術,古代日常技術的傳播,古運河技術,王禎《農器圖譜》研究,傳統弓弩技藝調研,黃河皮筏調查,力學知識的傳播,《璇璣遺述》研究,明清火器技術,晚清電報技術,鐵路技術轉移,克虜伯與晚清火炮,三門峽水利工程,萬噸水壓機的研製,院系調整與蘇聯的影響,北航與蘇聯的援助,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蘇聯運載火箭技術。合作的博士后選題有:中國古代科技名詞研究,中日近代鋼鐵技術發展的比較研究,重大生物學突破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近代早期中英艦船的比較研究,新疆傳統農耕技術調研。
現任學術兼職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國際科學史學術期刊Science in Context編委;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編委;Max Planck Research Library for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學術委員。《自然科學史研究》和《科學與社會》等國內期刊的編委。國際機構與機器學聯盟(IFToMM)機構與機器史委員會執行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2. 王思明、張柏春 主編,技術:歷史與遺產,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3. 張柏春,李成智 主編. 技術的人類學、民俗學與工業考古學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
4. 王守泰,陸景雲,顧毓瑔,雷天覺等口述;惲震自述;張柏春訪問整理. 民國時期機電技術,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5. 張柏春,田淼,馬深孟(Matthias Schemmel),雷恩(Juergen Renn),戴培德(Peter Damerow)等. 傳播與會通——《奇器圖說》研究與校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6. 張柏春,姜振寰,馮立升 主編. 技術發展與文化遺產,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
7. 張柏春,張治中,馮立升,錢小康,李秀輝,雷恩. 中國傳統工藝全集·傳統機械調查研究,大象出版社,2006年
8. Zhang Baichun, Juergen Renn (eds.).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Chinese Mechanical Knowledge and the Jesuit Intervention, Preprint 313 of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2006.
9. 張柏春,李成智 主編. 技術史研究十二講,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
10. 張柏春,姚芳,張久春,蔣龍. 蘇聯技術向中國的轉移. 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4年(俄文譯本於2010年在聖彼得堡出版)
11. 張柏春. 明清測天儀器之歐化—— 十七, 十八世紀傳入中國的天文儀器技術及其歷史地位.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2. 張柏春. 中國近代機械簡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2年
1. 張柏春. 科技革命及其對國家現代化的推動芻議,科學與社會,第2卷(2012年),第1期,第22-31,21頁
2. Baichun Zhang.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lock-making Technology into China in the 17-18th Centuries, in: Teun Koetsier, Marco Cecacarelli. 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Springer
3. Baichun Zhang, Miao Tian. Archimedean Mechanical Knowledge in 17th Century China, in: Stephanos A. Paipetis, Marco Ceccarelli. The Genius of Archimedes-23 Chenturies of Influence on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ringe
4. 韓晉芳, 張柏春. 對萊布尼茨與閔明我問答的分析與註釋,見:張西平主編,萊布尼茨思想中的中國元素,大象出版社,2010年,第120-147頁
5. 王玉民,江曉原,張柏春. 席澤宗,見:汪前進,黃艷紅主編. 中國科學院人物傳,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600-606頁
6. Baichun Zhang. Ancient Chinese Windmills. in: Hong-Sen Yan and M. Ceccarell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2008, Springer
7. Lie Sun, Baichun Zhang, Tsung-Yi Lin, Zhizhong Zhang, An Investig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Vertical-axile-styled Chinese Great Windmill and its Square–pallet chain-pump. in: Hong-Sen Yan and M. Ceccarell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2008, Springer
8. Tsung-Yi Lin, Baichun Zhang, D. Lu, Zhizhong, Zhang, Lie Sun. On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Shaft Type Wind-power Square-pallet Chain-pump. in: Hong-Sen Yan and M. Ceccarell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2008, Springer
9. Miao Tian, Baichun Zhang.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on Levers in Ancient China. in: Hong-Sen Yan and M. Ceccarell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st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2008, Springer
10. 田淼,張柏春. 《大禹治水圖》所反映的技術和力學知識. 見:張柏春,姜振寰,馮立升主編. 技術發展與文化遺產,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8-45頁.
12. Jiuchun Zhang, Baichun Zhang.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IEEE Annals of the History of Computing, January-March
13. 田淼,張柏春. 王徵——歐洲科學技術與文化的傳播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 第6期,2007年
14. 田淼, 張柏春. 梅文鼎《遠西奇器圖說錄最》注之研究,中國科技史雜誌,第27卷(2006年)第4期,第330-339頁
15. 張柏春. 近現代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戰略選擇,中國科學院院刊,第21卷(2006年)第6期
16. 張柏春. 中西科學、技術、藝術的融合——清朝觀象台的天文儀器,藝術與科學,卷二,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70-75頁
17. 張柏春, 田淼. 中國古代機械和器物的圖像表達,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3期,第81-97頁
18. 張柏春,田淼,劉薔. 《遠西奇器圖說錄最》與《新制諸器圖說》版本之流變,中國科技史雜誌,第27卷
19. Baichun Zhang, Jiuchun Zhang, Fang Yao.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the Soviet Union to the P. R. China: 1949-1966, Comparativ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ociety, Vol.
20. Zhang Baichun, Tian Miao. Wang Zheng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Mechanical Knowledge to China,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preprint 313 of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21. 張柏春, 張久春, 姚芳. 中蘇科學技術合作中的技術轉移. 當代中國史研究, 2005年第2期, 第76-87頁
22. Baichun Zhang. An investigation of a watermill in Lijiang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 Machine Press
23. Baichun Zhang. The Astronomical Instrument: Jesuit's Walking Stick in 17th Century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 Machine Press
24. Baichun Zhang, The Introduction of European 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Technology Related into China during the 17th Century. EASTM, Volume
25. 儀德剛, 張柏春. “聚元號”弓箭鋪的變遷及其制弓方法的調查. 中國科技史料, 第24卷 (2003年)第4期.
26. 張柏春. 認識中國的技術傳統——關於中國傳統機械的調查. 自然辯證法通訊, 第24卷 (2002年)第6期
27. Baichun Zha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 (1581-1985). in: Michael Ciaran Duffy. Proceedings of The X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y of Science (Liège, 20-26 July 1997), Volume XVII.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S, Brepols Publishers n.v., Turnhout, Belgium
28. Baichun Zhang. An Inquiry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Terms Jiqi (Machine機器) and Jixie (Machinery機械). In: Michael Lackner, Iwo Amelung and Joachim Kurz. New Terms for the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rill. Leiden, Boston, Koeln
29. Baichun Zhang. Aufenthalte chinesischer Studenten und Wissenschftler in America in der ersten Haelfte des 20. Jahrhunderts. in: Christoph Kaderas, Meng Hong. 120 Jahre chinesische Studierende an deutschen Hochschulen. 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 Bonn
30. 張柏春. 清朝前期觀象台天文儀器的歐洲化. 中國科技史料, 1999年 (第20卷)第4期. 第198-209頁
31. 張柏春. 南懷仁所造天文儀器的技術及其歷史地位. 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9年 (第18卷)第4期. 第345-360頁
32. 張柏春. 中國風力翻車構造原理新探. 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5年 (第14卷)第3期. 第287-296頁
33. 張柏春. 中國傳統水輪及其驅動機械. 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4年 (第13卷)第2期. 第155-163頁;第3期. 第254-263頁
34. 張柏春. 上海新中工程公司仿製汽車發動機技術的初步考察. 中國科技史料, 1991年 (第12卷)第4期. 第31-37頁
35. 張柏春. 中央工業試驗所的機械工程試驗, 設計與製造. 中國科技史料, 1990年 (第11卷)第2期. 第66-72頁
1. 張柏春. 我國科技史研究的拓展與適應——以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轉變為例,自然辯證法通訊,第34卷(2012年),第2期,第103-109頁
2. 張柏春. 機遇、挑戰與發展——1997-2007年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學科建設與課題,中國科技史雜誌,第28卷(2007年),第4期,第305-319頁
3. 張柏春. 50年代的兩個科學技術史學科發展規劃. 中國科技史料, 第23卷 (2002年)第4期. 第351-361頁
4. 張柏春. 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綜合研究項目進展綜述. 中國科技史料, 第23卷 (2002年)第3期. 第273-274頁.
5. 張柏春. 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史研究的若干內容與視角. 自然科學史研究, 第20卷 (2001年)第2期. 第103-105頁.
6. 張柏春. 對中國學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1年 (第23卷)第3期
7. 張柏春. 柏林的科學技術史研究與教學.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0年 (第22卷)第5期. 第90-95, 84頁.
8. 張柏春. 對中國機械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1994年(第11卷)第3期. 第36-38頁
張柏春認為:科學是精英事業不靠“人海戰術”。
他說:“我們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必盲目樂觀。”他指出,雖然中國科學家的論文發表量已排世界第二,而論文引用率卻沒有這樣高的排位。
“近三四百年,中國人對世界科技鮮有重要貢獻。最近幾十多年中國科技發展雖有起伏,但實力已大大增強。”在張柏春看來,《自然》的評判有一定的權威性,但縱觀全局,我國的整體科研實力還遠未坐上世界的“第二把交椅”。
一般而言,科研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而我國科研的原始創新能力還亟待提高,許多關鍵核心技術仍受制於人,國產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還以中低端為主。張柏春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與技術升級更多得益於對國外技術的引進與消化、吸收,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向市場轉化技術方面還不盡如人意。
“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取得諸多科研突破,本土科學家在諾獎方面也實現了‘零的突破’,這都標誌著中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過,從近四百年科技發展及其對現代化的推動來看,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依然任重道遠。”張柏春表示,可喜的是,在關係到競爭力與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方面,我國科學家尤其勇於擔當和敢於攻堅克難。“面對國外的技術封鎖,我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首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向更先進的目標邁進,此次‘2015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便極具代表性。”
當今世界,科技論文的數量“爆炸了”,但論文的含金量,即對知識的創造性貢獻,並沒有爆炸式增長。張柏春舉例說,無論是16至17世紀的伽利略和牛頓,還是20世紀初的愛因斯坦和普朗克,其發表的論文數遠不及當代,但卻成就了兩次科學革命。因此,他認為評價科技論文,質量重於數量。而且很多重大成果不能以論文來衡量。“科學是精英的事業,不依靠‘人海戰術’。”
如今,我國嘗試通過改革體制機制來提升科研“生產力”,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十三五”期間,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壓力加大,任務更加艱巨。“體制機制改革應當基於對科學、技術、產業本質及其關係的深刻認識。”張柏春認為國家可以運用政府的力量和政策的優勢,合理作出體制安排與資源配置,讓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更加高效地產出知識與技術。
此外,他還指出,一個國家要躋身於創新強國,企業研發實力必須提升。世界上大量的發明與創新,特別是面向市場的創新,主要靠企業完成。以美國和歐洲為例,其大飛機和發動機的製造技術就掌握在企業手裡,而中國要想提高創新能力,必須持續培育企業的研發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