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顯見
十番顯見
十番顯見出自《楞嚴經》的註疏,初見於明朝交光真鑒大師的《楞嚴經正脈疏》,是佛陀通過十次比喻來開示我們能看到東西那個見的本質。
如果說“七處征心”是破妄,那麼“十番顯見”就是顯真。
《正脈》交師,總論十科文辭極妙,收攝得宜,因其字句長短,略為增易:初科顯其脫根、脫塵,迥然靈光獨耀;二科顯其離身、離境,凝然本不動搖;三科顯其盡未來際,究竟常住不滅;四科顯其從無始來,雖然顛倒不失;五科顯其無往、無還,挺物表而常住;六科顯其不雜、不亂,超象外以孤標;七科顯其觀大、觀小,轉物自在無礙;八科顯其無是、無非,見真妄情自息,九科顯其諸情不墮,遠越外計、權宗;十科顯其自相亦離,轉入純真無妄。
佛告訴阿難,眼睛不是見性的充分必要條件,說盲人不能看見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睹暗”其實也是一種看見,只不過所看到的是一片黑暗而已;如果真看不到,那麼盲人應該連眼前的黑暗也看不到。佛舉例說,一個盲人所看到的黑暗,與一個視力正常的人在黑暗環境中看到的黑暗完全相同;假如眼睛瞎了的人把眼睛治好了,就能在白天看到周圍的一切,與正常人看到的沒有什麼兩樣,這就說明瞎子的“見性無虧”。
由於阿難與諸大眾仍然沒有開悟,佛就請開悟成阿羅漢的法性長老憍陳如站起來說說他悟道的經過。憍陳那長老說,他當初因為聽到客塵煩惱的道理而開悟證果。眾生自心所現的粗煩惱就好像旅館中的客人,客人不會住下來,吃完飯準備好就會離開,而妙明真心就好像主人,會安住下來,不會離開。從自心所現的微細煩惱又好像夏天的日光射入門縫中,能看見光束中許許多多亂動的灰塵,而妙明真心則好像虛空一樣不會有絲毫動搖。佛又屈拳握掌開合,阿難立即明白了手掌有開合,但見性沒有開合。
這時波斯匿王在大眾中站起來向佛發露了邪疑的斷滅見,求佛開示真實永恆的正理。佛告訴波斯匿王,人的身體雖然年年、月月、日日、時時乃至每個剎那都有變化,你現在發白面皺,形貌身體比童年的時候衰老,但是你現在觀看恆河水的見性,和從前童年時代觀看河水時的見性相比較,並沒有衰老和改變。由此證明見性常住不滅,人死並非燈滅,而會有中陰身的投胎轉世。
阿難又有疑問,既然在遷變不住的色身中,有不遷變的見性,即此不變的見性,就是眾生的真心,顯然真心未失,那佛為何又在前面說凡夫眾生“遺失真性”呢?這時佛把手臂垂下來開示大眾:如果佛的手臂,比喻眾生的妙明真心,佛垂手之倒,比喻眾生的色身;佛豎手之正,比喻佛所證的清凈法身;佛垂手豎手時的手臂不失,比喻眾生雖處生死輪迴的迷夢之中,但妙明真心不減不失;諸佛悟證清凈法身,但妙明真心不增不得。佛說,眾生遺失廣大的妙明真心,而認緣影的妄心為己,猶如棄海認漚,這是第一重迷惑;執著地把這個六識妄心當成是妙明真心,猶如把一個小水泡當做是大海,更是迷中倍迷。這就和佛垂手一樣,手臂本無正倒,而認定有正倒,這是第一重迷感;然後又執著地認為上豎為正,下垂為倒,更是迷中倍迷。眾生就是這樣顛倒迷惑。
佛又對阿難及大眾說,見性所見的明暗、通塞、色空等前塵,都因外境而有,因此各有所還之處。在這個大講堂中,明相隨日輪而來,所以明相還給日輪;暗相還給黑月;通相還給戶牖;塞相還給牆宇;諸緣差異之相還給能起分別的六識;頑虛之相還給虛空;濁相還給灰塵;清相還給霽雨。總結起來,世間萬相,都和這八種相一樣有可還之處。惟獨這個能看見明暗、通塞、色空的見性,不因境有,因此沒有可還之處。可以還的明暗通塞等前塵,當然不是你阿難的真心,這個不能還的見性,不是你阿難的真心又是什麼呢?所以說:“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故而誰?”
為了開示阿難及大眾,佛讓阿難遍覽一切水居、陸棲、空行等所有眾生的正報和依報。然後說,這一切的情境,雖然在頭腦中有昏暗或者明晰等種種形象的差別,但沒有一種形像不是六識對前塵境界所作分別而得的留滯障礙的影像。外界種種物象千差萬別,能見諸物的見性本來沒有任何差別,這個無差別的見性,就是阿難的真心。佛還從反面證明了見性不是物象。
佛又告訴阿難,一切世間中,不論大小內外所顯現的上下、方圓等事相,或者明、暗等業用,都源於現前塵境在六識中的留礙,與見性本身無關,所以不能說見性有隨境舒展,縮小、夾斷等種種相。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迷己為物,失掉了妙明本心,所以為物所轉。
佛多番開示,意在告訴阿難:見性隨緣不變,所以不能夠在萬象之中找出這個見性;見性不變隨緣,所以沒有物象不依見性而顯。
佛對阿難說,我在前面,多番運用權巧方便,引喻舉例,種種開示,無非是想說明真妄兩種根本,令你們舍妄歸真,得成佛道。可是你還是沒有開悟,反而懷疑我說的等同於外道所說的“自然理論”。如果說見性是自然的,就應該在明、暗、空、塞等前塵中指出見性來,這已被證明是不可能的。阿難轉而認為見性是從因緣而生。所以佛又解釋,見性並非因明、暗、空、塞而生,亦非以明、暗、空、塞為助緣而有。見性不變而能隨緣,所以不同外道所執的自然,見性雖隨緣而體不變,故能超越萬象,不同於佛昔日權說的因緣。因此,佛的結論是:“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阿難聽到佛說見性非因緣、非自然的正理又起了疑問,並以佛以前經常對比丘宣說見性要具有空、明、心、眼等四種緣才會生起的說法為證。佛就告訴阿難,不應該說見明才稱為看見,見暗就不是看見了。應該知道,見性是能見的心,而不是所見的境,這就說明了見性非因緣而生。佛說,以能見之性,見於所見之境,能見的見性不是所見之境。妙精明心的真見猶離於見精的自相,見精也有所不能及。這是因為有妄見時,真見全隱,等到棄生滅,守真常,常光現前就是真見現前時,則妄見已空,所以說見精有所不及。所以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