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陽不振

中陽不振

中陽不振,病證名。指中焦脾胃陽氣虛弱,消化機能不振的病理。

簡介


● 英文名稱:Devitalized Middle Yang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傷暑熱不解,脘悶嘔惡便瀉,舌白罩灰,此胃陽不足,濕濁阻遏。……此言中陽不振,暑穢內結,上嘔下瀉,胸脘痞悶,例宜生薑、半夏、厚朴辛溫通陽,通草、六一淡滲泄濁。(《六因條辨·傷暑條辨》)

名詞解釋


● 中焦陽氣虛弱,脾胃運化功能減退。

百科解讀


● 中陽不振,指的是中焦脾胃陽氣虛弱,消化功能不足的病機。主要證候有胃納獃滯、食少不化、嘔吐泄瀉、四肢清冷、倦怠、面色萎黃、頭暈、唇淡,舌胖嫩,苔厚濁,脈虛大等。治宜補中益氣,醒脾暖胃。

脾的生理功能

● 脾的主要生理機能是主運化與主統血。
● 生命過程的維持及其所需要精氣血津液等營養物質的產生,均依賴於脾胃運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 脾主運化,指脾氣將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並將其吸收、轉輸到全身臟腑的生理機能。
● 脾氣上升指脾氣具有向上運動以維持水谷精微的上輸和內臟位置相對穩定的生理特性。

中陽不振

● 中陽不振,中焦脾胃陽氣虛弱,運化失職,消化功能不良,輸精、散精無力,氣血化生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故見食欲不振,脘腹脹滿,泄瀉,神疲乏力,少氣懶言等症。
● 常用方有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理中丸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新世紀第四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