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必應

漢語成語

徠有求必應,漢語成語,讀音是yǒu qiú bì yìng,意思是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出自《夜譚隨錄·崔秀才》。

出處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應。”

典故


只要有人提出要求,就一定答應。《兒女英雄傳》二一回:“這些人,一來為著姑娘平日待他們厚恩,況又銀錢揮霍,誰家短個三吊二吊的,有求必應。”《鏡花緣》三八回:“凡有鄰邦,無論遠近,莫不和好。而且有求必應,最肯排難解紛。”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弄到後來,書畫雖還是有求必應,差缺卻有點來不及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二回
我向他請教,他總是有求必應。

解釋


只要有人請求幫助,就一定答應。
一定:
1.一經制定;一經確定。
2.固定不變;註定。
3.規定的,確定的。
4徠.必然;確實無疑。
5.表示堅決。多用於第一人稱。
6.某種程度的;適當的。
7.特定。
8.猶統一。
幫助:
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給以物質上、精神上的支援:互相幫助ㄧ幫助災民。
只要:
1.連詞。表示必要或充足條件。
2.直要;一味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