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

漢語詞語

不服,bù fú,漢語辭彙,是在訴訟或起訴過程中就法官的裁決或法官主管的某件事[向陪審團]在口頭或以書面聲明不接受。或針對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持有相左的意見。出自《尚書·盤庚上》。

基本解釋


不服bù fú
1.[look down on]瞧不起
他很不服他的同事。
2.[disobey]:拒絕服從,不服指導
3.[refuse to accept as final]:認為裁決不公,拒絕承認,不服裁判
4.[do not give in to]:拒絕承認,不服罪,不服老
5.[disagree]:不同意,持不同意見,對大家的批評不服。
6.[be unaccustomed to]:不適應,水土不服
7.[exception]在訴訟或起訴過程中就法官的裁決或法官主管的某件事[向陪審團]在口頭或以書面聲明不接受。

引證解釋


1、不從事,不經營。
《書·盤庚上》:“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蔡沉集傳:“不事田畝,安有黍稷之可望乎?”
2、不佩帶。
《楚辭·離騷》:“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謂屈原獨佩蘭蕙,而不佩帶薋菉葹等惡草。
3、不臣服;不順服。
《書·立政》:“至於海表,罔有不服。”
《周禮·夏官·大司馬》:“負固不服,則侵之。”賈公彥疏:“謂倚恃險固,不服事大國。”
《史記·高祖本紀》:“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4、不甘心;不承認。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
《後漢書·梁節王劉暢傳》:“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舉奏暢不道,考訊,辭不服。”
《儒林外史》第九回:“還在東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畫腳的不服。”
老舍駱駝祥子》十四:“七點多鐘了,劉四爺有點發困,可是不服老,還不肯去睡。”
5、不信服;不相信。
史記·淮陰侯列傳》:“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陣,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
宋 王銍《默記》卷下:“眾有不服者,請其由。”
巴金《關於(二)》:“我當時年少氣盛,又迷信科學,不相信諸葛亮會罵死王朗,因此不但不服,而且常常回敬幾句。”
6、不習慣。
《楚辭·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與而狐疑。”姜亮夫校註:“服,習也。”
李慶藩《拖拉機開進高家村》:“場長拿起煙捲,就往老品手裡塞。老品長短不要,說:‘不,不,我抽不服這物。’”
句子
refuse to obey; not give in to; recalcitrate; refuse to accept as final; remain unconvinced by:
不服裁判
refuse to accept the referee's ruling;
不服從
disobey;
不服老
refuse to give in to old age;
不服氣
recalcitrant; unwilling to submit;
不服軟
not to go soft; refuse to bend;
不服輸
refuse to concede defeat;
不服罪
not admit one's guilt; plead not guilty;
不服上訴
appeal against; lodge;
不服指導
refuse to obey instructions;
對同志們的批評表示不服
express disagreement with the criticism of one's comrades
希思對判決不服提出上訴,後來勝訴了。
Heath'sappealagainstthesentencewaslatersuccessful
漢森和他的搭檔因為不服從上級安排被解僱了。
Hansenandhispartnerwerefiredforinsubordination.
他們不服判決,決定申訴。
Notsatisfiedwiththeverdict,theydecidedtomakeanappeal.
他站著不服地回瞪了她一會兒,然後就逃走了。
Hestood,foramoment,staringdefiantlybackather,thentooktohis heels。
他們以較大的差距敗北,但支持者們還是給予了熱烈的掌聲,以示對對手的不服和對他們的忠誠。
Theyhadlostbyawidemargin,buttheirsupportersgavethemadefiant,loyalovation.